close
| |
「宗」是講修行,「明宗」就是說明這部經典它教我們的修行綱領。 宗者修也。經義之主體雖顯,非修莫證。讀經聞法,必以如說修行為主。 實 相是本經經義主體。「非修莫證」:如果不修,絕對得不到,「證」就是得到,不修不但實相得不到,真正的好處利益也得不到。所以修行很重要,修是修正,行是 行為。我們的行為有了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的標準是以佛菩薩為榜樣,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到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第一句就 是「如說修行」供養。佛怎麼教我們,我們就怎麼做,這就是「如說修行」。 修學唯以自悟心性為主,不重經教,謂之宗下。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者,謂之教下。此佛家自稱宗教也。 真 正會修的人,真正會用功,功夫得力的人,大概都不出「自悟心性」這句話。怎麼悟法?要從定中去悟。無禪定,就無法悟,禪定是整個佛法修行的總樞紐、總綱 領。我們淨宗是用念佛的方法修禪定。佛法常說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修禪定。得到定,定的作用就是智慧。所以智慧不是從 經教裡面來的,不是讀的多、聽的多、看的多、研究討論很多得到的。那不是真智慧,那依舊是妄想、分別、執著。真正的智慧是從定當中來的,心清淨了,心平等 了,像水一樣,沒波浪、沒污染。水像一面鏡子,外面的統統都能照見,照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要修心。 「宗 下」就是禪宗,不重視經典,完全靠覺悟。與禪宗相對的另外一些宗派,即中國大乘八個宗派,除禪宗之外,七個宗派都稱「教下」。「教下」重視經典,重視經 論,在經論裡體會佛的教訓,遵守佛的教誡,修正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這叫觀照。走這個路子來證實相的叫「教下」。 佛 教所說的宗教,與社會上所說的宗教意義不同。佛教所說的「宗」是禪宗,禪宗以外的宗派都稱為「教」。佛教與一般宗教完全不同,它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與宗 教扯不上關係。但現在佛教也變成宗教了,變質了。用宗教的心態學佛,無法出三界。佛教為什麼不是宗教?我在「認識佛教」一書,說得很清楚,可提供諸位參 考。 智者大師,以「實相之慧,修無相之檀」為本經之宗。 江註「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為本經依體起修之妙宗。 上面二種說法,雖不一樣,意思都相通,佛在本經跟我們講是二邊都不住。 本經修宗,在「無住」二字。全經觀門、行門,盡在其中。 「無住」二字是本經最高指導原則,無住就是不執著,我們常講的不分別、不執著,於一切法都不分別,都不執著。 大智度論云:般若要旨,在離一切法,即一切法。 「離」 不是在相上離。經上叫我們「離相」,不是離外面境界相,是離心裡所執著的相。華嚴經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有障礙是執著心裡面的相,心不清 淨,心被污染了。這種說法假如聽不懂,可用一個譬喻:佛菩薩的心像鏡子一樣,鏡子不著相。照的時候,相在裡面,相並沒有著在裡面,不但不照時沒有相,即使 正在照的時候,鏡子裡面也不著影相。凡夫的心,像照相機底片一樣,照一次落一個相在裡頭,照二次,又落個相在裡面,裡面一塌糊塗,才有障礙。所以佛教我們 「無住」、「離相」,是離心裡面執著的那個相。也就是離分別、離執著,不是教我們把外面境界相都離開了,那是大錯特錯,那就著空了。心裡沒有相,不著有。 外面境界的相沒有離,不著空。不住有,不住空。空、有二邊都不住。 「離」 與「即」是同時的,是一樁事情。如果把它分作二樁事情,那就錯了,不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法」是指日常生活之中,像本經發起:釋迦牟尼佛在穿衣、吃飯 上,就把修學綱領圓圓滿滿的顯示出來,證明佛所言非虛;確確實實是「即一切法」當中,「離一切法」,離即同時;穿衣是一法,雖穿衣而不著穿衣之相,也就是 心裡無分別、不執著。由此可知,金剛般若真的能夠用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實相般若,我們應該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就是觀照,觀照功夫深了,心清淨 了,本性裡面本具的智慧自然就現前了,這就叫證實相般若。話雖說的容易,可是做不簡單。觀照我們可以做,做一分得一分受用,做二分得二分受用。如果要做到 實相般若現前,那是很深的功夫,像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那是觀照功夫很深,所以才「照見五蘊皆空」。我們今天雖有觀照功夫,但功夫不 夠深。得不得受用?得受用,得小受用。像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這樣的受用,我們得不到,那是很深的定功;定功淺深,簡單的說:能夠破見思煩惱,證阿 羅漢果,在整個佛法裡面,算是初步定功成就。再深一層破塵沙煩惱,更深一層才能破無明煩惱。心經上說的「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指破無明煩惱。可見不但「深般 若波羅蜜多」我們做不到,淺的也做不到。由此可知,我們依照這樣修是淺淺的觀照功夫,這種觀照功夫,與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但是要把它用在念佛法門,幫 助我們念佛往生淨土,那的確很有效果,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這是在末法時期,唯一有辦法超越三界的,只有這一條路,這條路只要把世緣放下,不放下不行, 越早放下越好。 真 正放下,西方極樂世界取得了,不去也沒關係,那就是生死自在,隨時都可以去,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不礙事。想住在這個世間,是因有有緣的眾生,可以度 他。如觀察沒有緣了,就可以走了。現在世間人很苦惱,活動空間,無法超過這個地球。取得西方淨土以後,活動空間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諸佛剎土,想去就 去,想來就來,得到這個,才是真實利益。這個身體不要了,得自在身體,像普門品所說,隨類化身。「隨類」不是隨自己心裡想的,自己心裡想的那就是四相具足 的凡夫,不是聖人。是隨眾生念頭,眾生想見菩薩,就現菩薩身。眾生想見佛,就現佛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即 現什麼身而為說法,那個叫得大自在。 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又云:以無我人眾壽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者,實相般若也。離一切相修一切善,觀照般若也。因觀照而證實相。 佛 與眾生差別在那裡?眾生心裡著相。佛心清淨,不著相。「我人眾壽」是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舉四相包括一切諸相,離四相即離一切諸相,因一切諸 相,歸納起來,不外乎此四大類。離四相,實相般若就現前了。「諸佛」是指圓教初住菩薩至究竟佛果而言,總共四十二個位次,也叫「分證佛」。必須「離一切 相」,再「修一切善法」就對了。「善」是利益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不「修一切善法」就著空,住在空裡頭。「修一切善法」沒離相,就著有,住在有裡 面了,都是有住。真正做好「無住」,是心清淨,還要修「一切善法」。也許諸位要問:我心裡一切都不執著,何必「修一切善」?不修善可以啊!可以做小乘阿羅 漢、辟支佛,但不能見性。「修善」是為了明心見性,因真如本性,本來如是,二邊不著。「修善」不著空,「無住」不著有,所以金剛經經文教我們「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無所住」不著有,「而生其心」不著空。我們念佛人「而生其心」,生什麼心?生念阿彌陀佛的心,生求生西方淨土的心。「應無所住」是身心世界 一切都放下,不但身心世界要放下,連所有一切佛法也要放下,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只想往生極樂世界,生這個心,還是金剛經的原理原則。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