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談讀經
△ 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 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初學之人,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 師,但佛說法「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證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
△ 佛法是一條生疏的路子,豈能淺嘗而止,必須要熏習再熏習,重複再重複,方能見功效。所以多聽經多看經是有必要的,不補佛法熏習即補煩惱熏習。
△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有一條不懂,則全部不懂。求智慧應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後得智自然現前。心地清淨,湛然不動,是根本智。讀經時把 心定下來不要打妄想,一個字一個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 智;若心不專一,一面讀經一面又想別的事情,就沒有效驗了。
△ 學 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但是不能專 向一位 老師學一 輩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動, 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 古人讀經用無分別心讀之,今人則以文學眼光讀之,或用考據方法研究其翻譯之來源,欣賞其文字之優美,或分別其名相,如此則是佛學而不是學佛。讀經必須以至 誠心讀誦,至誠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讀經如此,讀古人註解亦如此,甚而推及 世間書籍,以此種態度閱讀,亦能以慧眼觀察,別有悟處。以至誠心看經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別心,一字跟著一字讀下去,不生分別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開悟。 智慧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福德亦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清淨心現前,福慧自然具足。
△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 學佛應將佛所說義趣徹底明瞭,使心中了了,然後修行,遇一切境界時乃能歷事練心。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將其所領悟之義趣存養心中,使經義與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觀照,便是薰習,不一定要打坐參禪。
財從佈施來——淨空法師談佈施波羅蜜
佛告訴我們,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都是屬於果報;要想得到這個果報,一定要先修因。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有人發財了!財從那裡來?絕對不是他很聰明,或他的方法很多,就能賺錢。因為比他聰明的人很多,比他方法靈活的人更多,為什麼那些人不發財而他發了財?佛跟我們講:財富之得來,是前生種的因。種的什麼因呢?財佈施!所以六度裡面,佈施列在第一。
『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聰明智慧;『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因此,想得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一定要修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種因。世間人今生得這種果報的,大多數是前生修得的,少數人是這一生修得的。這一生如果修得很積極,這一生就得果報,不要等來生,這就是果報。果報一定要靠修因,這是永遠不變的定律。
(1)財佈施
(1)財佈施
『佈施』在整個大乘佛法裡,是菩薩修行最重要的一條。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六度。這六條再要歸納,就是佈施一條。所以佛首先教我們修佈施波羅蜜。
『佈施』,一般人很難理解它真正的含意。往往聽說佈施,就趕著捐一點錢到寺廟裡去。這是錯解!這樣的理解,佈施太狹隘了!那裡是菩薩修的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念念為別人,不為自己,就是佈施、就是供養。
所 以人人天天都在修佈施波羅蜜,天天都在行菩薩道,只是不懂得,不知道而已。譬如 說早晨起來,你把家人盥洗的東西都準備得好好的,早餐、茶都燒好了,你是在佈施、供養你一家人啊!你在行菩薩道,修佈施波羅蜜,在修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 你看你心裡多快樂。能這樣領悟就不會說:『哎呀!家人都把我當老媽、下女、傭人,要我天天去侍候他們。』這樣天天發牢騷,所有的佈施功德都沒有了。你看, 念頭一轉,牢騷、痛苦就變成佈施波羅蜜,立刻就得到佛法快樂和智慧的實益。
在 美國有些制度,叫人不得不佈施。譬如醫藥保險,人人都要買。為什麼呢?怕自己生 病的時候,醫藥費付不起,所以先買保險,由保險公司替你付醫藥費。在每個月繳醫藥保險費的時候,如果是為了自己生病而做準備,如此,將來一定會生病;不生 病,這些錢沒有辦法開銷啊。如果念頭一轉:我是在修佈施、修供養;幫助那些有病的人,供養那些有病的人。這樣佈施出去,你一生永遠不生病。為什麼呢?你修 的是不生病的因啊!
你 佈施、照顧老人,將來你就得善果!即使老了,也會有許多年輕人關懷你、照顧你、 侍候你!種什麼因一定結什麼果報。再說一個人服務在公司行號裡,每天努力工作,如果是為了要多拿一點錢,或是為了地位要慢慢升高,那就不是佈施了。如果能 存這樣的心:我今天努力的工作,是佈施這個公司、是供養社會大眾,加薪與陞遷非我所求,那是在行菩薩道。以菩薩的施捨心在做工作,永遠不疲不厭,會愈做愈 快樂。這就是俗話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假使事情是自己不願做又不得不去做,就會疲倦、會討厭。反之,歡喜、高興做的事情,會愈做愈有精神。
我 今天到世界各地方跟大家介紹佛法,是我歡喜做的!這是法佈施啊!你們不懂的,我 來教給你們,告訴你們,是希望大家都能減少煩惱、痛苦,都能得到佛法的喜樂和智慧,來充實提升生命和生活美滿!我在一九八四年,第三次到洛杉磯,一下飛 機,講堂已經佈置好了,馬上就去講演。一天講九個小時,還要我站著講,底下的人坐著聽;坐著聽的人累了,我講的人不累,愈講愈有精神,愈講聲音愈大。為什 麼呢?因為觀念、心境不一樣。假如我講經,計算一個小時要拿多少鐘點費,再看看聽的人不起勁,那就會疲倦、厭倦了。我不是為了這個來的,我是以無比歡喜的 心把無上、甚深、微妙的佛法介紹給大家。這個歡喜就是法喜啊!是最好的營養。
今 天大家講求這個營養那個營養,那是假的啊。看看佛門裡面的『禪悅為食』。禪是什 麼?心地清淨;悅是心地歡喜,這才是最滋養的(最豐富的滋養),所以健康不在飲食!得歡喜心、得法喜,就會健康、長壽、年輕、不衰老。憂能使人老、使人 病,每天愁眉苦臉的,容易生病,衰老也會非常之快。歡喜是健康的因素,它是從佈施波羅蜜得來的。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諸位在此地,汽車都買了保險。為什麼呢?發生車禍的時候有人賠償。如果你念頭一轉:我這是修佈施,是幫助那些出車禍的人。如此你這個車永遠不會出車禍,永遠有佛菩薩加持你。諸位看看,念頭一轉,就是菩薩;念頭不轉,就是凡夫!菩薩跟凡夫有什麼差別呢?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迷者——樣樣為自己;覺者——樣樣為眾生。樣樣為眾生,自己得的好處真正不可思議,沒法子想像!樣樣都為自己,得到的好處一點點,而且得到了就沒有了。你說,誰是聰明?誰是傻瓜?所以說要念念為一切眾生,不要為自己。
今 生,你有財富、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錢,能用在社會上,能用在大眾上,這 是大智慧,是真正會用錢的。假使處處為自己著想,那是很笨的,修來的一點點福報,沒幾天就享完了。如果能念頭一轉,將福報佈施給眾生,福報就更增盛,直至 無有窮盡。佈施的內涵無量無邊。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修學。只要念頭一轉,就是行菩薩道;轉不過來,就是六道凡夫。以上財佈 施,只是略舉幾個例子說明,諸位自己要多多去體會,多多去思惟,就會做得圓滿。
財佈施,在佛法裡面又把它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就是身體。在 醫學界裡,有許多捐贈眼角膜或捐贈內臟者,這是內財的一種。再者,我們以體力去幫助別人,也是內財佈施。如果我們給人家工作不求報酬,就是義務的工作(義 工),這也是屬於內財佈施。由此可知,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佈施,就是沒有那種佈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薩道。假如我們有一顆佈施的心,那麼每天時時刻刻,統 統是修六度,統統是修菩薩法。所以菩薩法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在那裡?就是在那一念心;一念覺——為一切眾生,就是佛菩薩;一念迷——為自己,就是凡夫。
所以佛家善惡的標準: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為別人的都是善。這個初學的人聽了很難懂!人,為什麼不為自己呢?諸位要知道,凡夫所以不能成佛,是由兩種執著障礙。第一種是我執,第二種是法執。我執要是破掉了,就證阿羅漢果;法執破盡了,就成佛。那些念念為自己的人,我執天天在增長,即使修一切善法,也只是增長執著而已。因為執著不能破除,所以佛說這是惡。你不想出三界,那就另當別論,想出三界,一定要破我、法二執。我執就是煩惱障,煩惱的根源;法執是所知障的根源。
(2)法佈施
第二種是『法佈施』。法佈施是智慧、聰明、才藝的修因。因 此,它包括的範圍也非常廣泛。它通常被分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佛法與世法。凡是別人想知道的、想學習的,只要我會、我能,就熱心的去教導他,這都是 法佈施。所以法佈施不一定是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無量法施當中的一種。譬如說,甲燒得一手好菜,乙不會,但很想學,甲就盡心盡力的教導乙,這也是法佈施。 又如某人不會做工程,我會做,我指導他、教他,也叫法佈施。對小朋友講解小學課程,也是法佈施。乃至於各行各業無盡的知識、技術,沒有條件、不計酬勞的傳 授,都屬於法佈施。要是有代價、收學費的,那就不是佈施了。
第二種是『法佈施』。法佈施是智慧、聰明、才藝的修因。因 此,它包括的範圍也非常廣泛。它通常被分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佛法與世法。凡是別人想知道的、想學習的,只要我會、我能,就熱心的去教導他,這都是 法佈施。所以法佈施不一定是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無量法施當中的一種。譬如說,甲燒得一手好菜,乙不會,但很想學,甲就盡心盡力的教導乙,這也是法佈施。 又如某人不會做工程,我會做,我指導他、教他,也叫法佈施。對小朋友講解小學課程,也是法佈施。乃至於各行各業無盡的知識、技術,沒有條件、不計酬勞的傳 授,都屬於法佈施。要是有代價、收學費的,那就不是佈施了。
或許有人會問:現在學校老師每個月拿薪水,他們教小孩,這算不算法佈施呢?這就在於教師的一念心。如果教師是為了教育下一代,不是為名為利,那就是佈施。如果是為薪水,或是為了升等,想從講 師升副 教授、升教授,那就不是法佈施了。真正修法佈施的人,是非常熱心,不疲不厭的。不是修法佈施的人,名利得不到,就消沉、灰心了,教導也就不夠熱心,動力是有限的。所以菩薩總是以無盡的悲心去利益一切眾生,絕對沒有條件的,特別是在佛法。
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一切佈施中,法佈施為最。此處法佈施是指佛法佈施。因 為世間的法佈施不究竟,唯獨佛法佈施能夠幫助一切眾生,進而獲得無量的智慧,無盡的德能、才藝,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種佈施才是最圓滿、最 殊勝的,唯獨大乘菩薩法裡面才具足,所以一切諸佛如來無不讚歎。看看我們佛教界,佈施經典是最重要的一項;其次是講經說法的錄音帶、錄影帶;再就是接受各 方邀請,把佛法介紹給大眾,推廣到社會,這統統是法佈施。可是現在我們把經本翻開,後面往往印著「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或是『版權所有,不准翻印』,這 就不是法佈施了。
這是什麼?是商人在賣書啊!法施的功德利益統統都沒有了,那只是世間商人開書店做 買賣而已!錄音帶也是『版權所有,不准拷貝』。甚至於少數請講經的,也要先談好供養——講多少小時,給多少供養——這也變成買賣了,這都不是佈施。所以菩 薩行一定只為利益眾生,絕對不為自己。假如某個地方沒有供養,但是大眾真正渴望佛法,佛菩薩就自己出路費滿眾生的願,絕對不勉強不為難任何一個人,只要大家真正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
(3)無畏施
(3)無畏施
第三種叫『無畏佈施』。在眾生身心不安、恐懼、害怕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消除他的恐懼,這一類的佈施叫做無畏佈施。其 範圍也是非常的廣泛。譬如國家受到外國的侵略、戰爭;在這人心慌亂的時候,從軍到前方去抵抗敵人、保護後方,使後方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這是屬於無畏佈施。 又如:有人晚上走路會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強盜,而路又很長,我能送他回去,陪他一程,他不害怕了、心安了,這也叫無畏佈施。其他的例子就不必多舉。由 此可知,只要叫眾生身心安穩,離開一切恐懼,統統叫無畏佈施。無畏佈施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
說到這個地方,我特別提醒同修們,吃素食是屬於無畏佈施,一切眾生看到你都不會害怕。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會傷害他;真正做得圓滿,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再加上法佈施得聰明智慧,財佈施得財富,這是人生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我們想要這三種果報都得到,就要認真去修三種佈施。
在 中國歷史上,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最大、最圓滿的,就是乾隆皇帝。他 『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兼俱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他做了六十年的皇帝,還做了四年的太上皇。他自己說:『古希天子。』自古以來希有的。那是真的,一 點都不假,也不是他誇口。這是他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清淨圓滿的財施、法施、無畏施,才得這麼大的福報!
佛在大乘經上,常常教導我們,菩薩一定要修佈施波羅蜜。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意思。怎樣把佈施做到究竟圓滿呢?這是菩薩重要的一個課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從早到晚處世、待人、接物,只要轉一個念頭,時時處處無不是在修佈施。但是這個不圓滿、不究竟。究竟圓滿的佈施,是放下、是捨、是幫助他人。我們應當怎樣放下呢?放下就要能『捨』。捨後面有一個字——得——。小舍就小得,大捨就大得,不捨就不得。
佛在大乘經上,常常教導我們,菩薩一定要修佈施波羅蜜。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意思。怎樣把佈施做到究竟圓滿呢?這是菩薩重要的一個課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從早到晚處世、待人、接物,只要轉一個念頭,時時處處無不是在修佈施。但是這個不圓滿、不究竟。究竟圓滿的佈施,是放下、是捨、是幫助他人。我們應當怎樣放下呢?放下就要能『捨』。捨後面有一個字——得——。小舍就小得,大捨就大得,不捨就不得。
佛 告訴我們究竟圓滿的捨是什麼呢?各位,你有沒有煩惱?有!那為什麼不把煩惱佈施 (捨)掉呢?你有沒有憂慮?你有沒有牽掛?你有沒有生死?有沒有輪迴?把這些東西全部都佈施掉了,那你就得大圓滿、得大自在了。這才是究竟的佈施,也就是 佈施波羅蜜。我們要從身外之物,練習慢慢的捨,捨到一切都能捨,最後連煩惱、生死都捨掉了,那才能夠恢復自性的清淨光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