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剛經》題解
聖嚴法師

《金剛經》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裡所指的金剛,是指能破一切,卻不受任何東西影響,這就是空,也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無相」。這部經闡釋般若智慧,而般若智慧強大的力量就像金剛一樣,所以這部經亦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 剛經》全經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金剛經》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發無上菩提心,成無上菩提果,如 何發?如何成?必得先將心降伏;如何降伏?必須「心無所住」。住的意思是執著,心裡有罣礙、很在乎,如果心頭不牽不掛,就叫「不住」。

想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的確很不容易。以下舉經文中的三段,來進一步說明。

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前 一句是須菩提尊者所問的,意思是:我們的心都有煩惱、執著,請問世尊,究竟有什麼辦法能夠降伏這個有住的心,使它不會隨時受環境影響而起煩惱呢?後面那句 是釋迦牟尼佛回答他:菩薩在行布施、做好事的時候,心不能起執著,如此便能降伏煩惱心,就可以達到「心無所住」的目的。

煩惱和執著,都是 我們和外在的人或眾生、環境接觸以後才產生的,想要不起煩惱,就不能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當成真實不變的;但若僅止於此,認為反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是假 的、不實在的、無常的,就不和外界環境有任何接觸,這會變得很消極,這樣也不對,這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

真正的菩薩行者,會與他人保持接觸,但是不會把這些關係牢牢地牽掛在心上,這才是真工夫。

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一段是《金剛經》精要中的精要。整段話的意思是:有大功德的菩薩們,應該要有智慧心、清淨心,做了布施功德之後,心裡不要想到有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如能不執著,便能生智慧心,也就是無住的心。

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外境時會產生種種反應,面對這些反應,心中不受影響,不留下任何痕跡,這就是「無住」。

因 此,如果心如虛空,任何事情經過以後,心裡不留痕跡,心中不罣礙,沒有煩惱,就是「無住」。禪宗強調智慧,《金剛經》講的便是般若智慧,所以「無住」並不 等於是無知無覺,而是不執著、無罣礙、自由自在。無住的心不但能夠照常運作,而且它的功能和反應遠比一般心中有執著、有煩惱的人,還要更清楚、更活潑。

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這 一段是前面兩段的重複說明,再一次告訴我們:想成佛、發菩提心的人,應該先知道什麼叫作「住」。「住」就是我們的煩惱心、執著心,了解這個煩惱心之後,經 典便告訴我們如何降伏它。因此下面接著告訴我們:「當生如是心......。」心還是要有,但是要生什麼樣的心呢?生智慧心,以智慧心行財布施、法布施、 無畏布施,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從生死的此岸,到達不生不死的彼岸,這就叫作「滅度」。

「滅」就是滅苦,「度」是超度的意思,使得一切眾生的苦滅了,得到超度;超度一切眾生之後,心中不會念念不忘是否超度了任何一個眾生,這就是「無住」,也叫作「不住」。

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的,更當「如說修行」,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金剛經》雖是佛法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修行經驗的層次釐清,也不難發現其切入現實生活的著力點了。

(文章摘錄整理自聖嚴法師著作《金剛經講記》、《福慧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zakimirage 的頭像
    ozakimirage

    南無阿彌陀佛

    ozakimir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