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弘一律師對地藏菩薩的禮讚

演培講述
佛曆二五一七年夏曆七月廿八日於佛教居士林

每年中國夏曆七月到來,我國佛教徒不少發 心讀誦地藏本願經及稱念地藏菩薩聖號。特別是傳為地藏大士示現道場的九華山,到了夏曆七月,中國各地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的齊向該山奔馳而來,甚至還有三 步一拜或一步一拜的,其盛況真的不是筆墨所能形容!從這,可以想見地藏菩薩的感人之深,或者說是地藏菩薩的悲願之切!

宇宙萬事萬物的生起,佛教說是由於因緣, 這是誰都知道的。就是人與人間的關係,亦看因緣的如何為定,甚至菩薩的度生,同樣是看因緣的相不相契,以決定他是否接受菩薩的教化。每個發菩提心的菩薩, 雖都以度生為己任,但若與某些眾生沒有緣,仍然不會受你感化的。不但菩薩如此,就是諸佛亦然。這在大乘經中,我佛常說到的。

大乘經中所說到的菩薩,有名有號的固然多 得不可勝數,無名無號的更是多得數如恆沙。但與娑婆世界閻浮眾生特別有緣的,不能不說是觀音菩薩與地藏菩薩,所以我國僧俗佛子所稱念的菩薩聖號,亦以此二 大士為最。不論走到那裏,不論什麼時候,我們都可聽到稱念二大士聖號的聲音,可以得到證明。顴音的有緣姑且不論,現在談談地藏的有大因緣。

地藏經卷中如來讚歎品說:「當知地藏菩薩 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卷下地神護法品說:「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又見聞利益品說:「是地 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若說於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佛在經中三次說到地藏菩薩於閻浮眾生有緣,所以稱念其聖號的特別多。

觀音菩薩聖號得到普遍稱念,淨土行者的大 力宣揚,實是一個主要的因素。當知地藏聖號的為人宣稱,大德高僧的有力推崇,同樣是個重大推動力。假定不是大德高僧一直強調菩薩的慈悲願力,一般佛子還是 不知稱念的。菩薩得到大德高僧的推崇,主要當然還是由於有大因緣而來,如與眾生沒有大的因緣,縱然受到高度的推崇,亦還是沒有用的。

近代大德最為推崇地藏大士的,當以弘一律 師為第一人。律師於一九二七年撰聯讚地藏菩薩並記云;「多劫荷慈恩,今居永寧,得侍十年香火;盡形修懺法,願生極樂,早成無上菩提。辛酉三月,余來永寧, 居慶福寺,親得瞻仰禮敬承事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並修占察懺儀。明歲,庚午,首涉十載,自幸餘生,獲逢聖教,豈無慶躍!碎身莫酬,攬筆成詞,輒中讚願,惟 冀見聞隨喜,同證菩提。」這是律師於五十歲時記錄下來的句語。

於民國肇建後十年,律師於讚禮地藏菩薩懺 願儀跋中說;「改元後十年歲次辛酉四月二十一日,為亡母王太淑人六旬冥慶,敬寫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一卷。以此功德,回向亡母,早消業障,往生西方。」為了 紀念慈母的六十冥壽,為表對於慈母的無盡孝思,特發心寫此懺儀回向。可見律師追念慈母的孝心,與地藏大士為母發廣大願的孝心精神相吻合的。

最突出的,是聽地藏經所受到的感動。如亦 幻法師說:「是年(一九三○)十月十五日,天臺靜權法師來金仙寺宣講地藏經,彌陀要解。弘一法師參加聽法,兩個月沒有缺過一座。權法師從經義演繹到孝思在 中國倫理學上之重要的時候,一師恆當著大眾哽咽涕泣如雨,全體聽眾無不愕然驚懼。座上講師亦弄得目瞪口呆,不敢講下去……因他確實感動極了。」如果律師沒 有誠摯的孝意,怎麼會有這樣的至情流露?由此亦可看出律師的感動之深。

正因地藏經給律師所受的感動深切,所以很 願此經得以普遍的流通。律師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解釋序中說:「余以本願章疏,惟有科注一部。淵文奧理,未契初機。乃勸宅梵撰白話解,而為鈐鍵。」現在流 行很廣而又眾多的地藏經白話解,就是由律師之請所撰成的。雖說胡宅梵居士亦曾以是經為功課,熟讀深思,但若不是律師的勸請,可能沒有這部白話解的出現。一 般人們欲想深解此經義趣,是亦就不可能;欲想共沐地藏宏恩,是亦同樣萬難。

在每年地藏菩薩的聖誕,律師往往有所表 示:如一九二○年手書十善業道經,跋說:「庚申七月二十九日,地藏菩薩聖誕,演音敬寫十善業道經,回向法界眾生,願同修十善業道,以此淨因,決定往生極 樂。」一九二五年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聖誕,律師在泉州淨峰寺,午後為眾講九華山示跡大意。一九二六年七月,又曾手書地藏經見聞利益品行世。一九三二年 律師在廈門萬壽岩著地藏菩薩聖德大觀一卷,敘說:「自惟剃染以來,至心歸依地藏菩薩十有五載,受恩最厚,久欲輯錄教跡,流傳於世,讚揚聖德,而報深思,今 其時矣。」

又律師在廈門時,遇到盧世侯居士,是位地 藏菩薩的崇奉者。時正發心刺血繪地藏菩薩聖像,律師見到非常歡喜,當即勸他畫地藏菩薩九華垂跡圖。居士奉律師的慈命,不但很樂意的接受,而且特地到九華山 觀禮聖跡。當每幅垂跡圖畫成時,律師皆隨喜的為之題讚,因而此垂跡圖,博得各方面的尊重,因這是名書家名畫家所共合成,更顯出地藏大士的聖德。

對此,一九三三年閏五月,律師為盧世侯所 繪地藏菩薩九華垂跡圖題讚附記中說:「壬申仲冬,余來禾島,始識世侯居士,時方集錄地藏菩薩聖德大觀。居士割指瀝血,為繪聖像,捧持入山。余感其誠曰: 『請續畫九華垂跡。』爾後世侯往青陽觀禮聖跡,復遊錢塘富春,逮於四月,藻繪已訖,余為忭喜,略輟讚詞,併輯一帙,冀以光顯往跡,式酬聖德焉耳。」到了一 九三九年,諸弟子為印金剛經及九華垂跡圖,以為律師六十壽,以顯律師崇重大士。

同年律師在永春普濟寺,曾著有「修淨業宜 誦地藏經為助行」。一九四○年地藏誕日,律師在永春講「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於此有前言說:「余來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時,王夢惺居士來 信,為言擬偕林子堅居土等將來普濟寺,請余講經……及秋七月,余以掩關習禪,乃不果往……今日適逢地藏王菩薩聖誕,故乘此勝緣,為講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要旨,以資紀念。」律師對地藏聖德的宣揚,可說不遺餘力的盡形壽而為。

一般稱念地藏聖號的,只知有地藏本願經, 但據弘一律師與李圓淨書,謂除地藏本願經、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被世稱為地藏三經外,金剛三昧經的最後一品,亦是地藏菩薩所說。其他載有地藏菩薩 聖號的經典很多。雖多數皆稱地藏菩薩,但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則稱為地藏王菩薩。信中律師誠摯的說:「朽人受菩薩慈恩甚深,故據所知,拉雜寫出,以奉慧覽。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中,屢有關於地藏菩薩之著作,亦乞仁者披閱之。」

律師雖以重興南山律宗為志,但亦以西方彌 陀淨土為歸。為什麼要勸修淨宗的道侶兼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有沒有他的所本?律師為此特舉例說:「地藏十輪經云:『當生淨佛國,導師之所居;乘於無上乘, 速得最勝智。』又說:『當生淨佛土,遠離諸過惡;住彼證菩提,今離諸瞋忿。』又說:『如是菩薩福德智慧速疾圓滿,不久安住清淨佛國,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又說:『速往淨佛國,證得大菩提。』」諸如此類的文句,經中很多。

律師復舉占察善惡業報經說:「地藏菩薩 言:『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是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故蕅益大師依占察經 立懺法,謂欲隨意往生淨佛國土者,應受持修行此懺悔法。懺法中發願文云:「捨生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彌陀,歷侍諸佛,親蒙授記,迴入塵勞;普會群迷,同歸 秘藏。」此為兼誦地藏經,作為往生淨土的助行之最大證明,是以不是律師隨便主張。

這末講來,我們在這七月,讀誦地藏本願 經,稱念地藏的聖號,不要誤以為恐墮地獄,而得地藏大士的救濟,當知地藏不是專度地獄眾生的,而是效法釋尊大無畏精神,來此穢惡的娑婆世界,普度一切的罪 苦眾生。如地藏十輪經卷一說:「我今學世尊,發如是大願,當於此穢土,得無上菩提。」所以經中又說:「地藏已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世無佛世界,成熟有 情。」從這可知地藏菩薩的慈悲願力,是要在穢惡世界度諸罪苦眾生的。

講到救度罪苦眾生,雖說是以一切罪苦眾生 為所救濟的對象,但地藏菩薩的慈悲願力,為佛子甚至為世人所了知的,似乎是以救度地獄眾生為其主要的任務。殊不知這個想法,並不完全正確的。眾生因罪業墮 地獄裏去受極大苦,菩薩本其無盡的願力,當要設法把他救出來,但這是不得已的辦法,亦即不忍眾生長期的在地獄中受苦,所以要深入地獄去化度他們,使他們離 地獄苦得人天樂,甚至超昇他們到極樂世界去,享受淨土中的種種快樂。

但這只是地藏菩薩度生的一面,而在地藏菩 薩度生的本願,是要每個眾生不墮地獄,就可化度他們得到解脫。所以真正說來,地藏菩薩雖常在地獄度生,但亦經常的在這人世間,苦口婆心的以種種逼切語,教 化難調難伏的剛強眾生。告訴他們,什麼事情是可做的,什麼事情是不可做的,如何做人才可不墮地獄,是為真正的度地獄眾生。假定不在人間化導世人斷惡修善, 讓世人造惡墮入地獄,才用種種方法去救度他們,雖不失菩薩悲心,但已落於下乘。

在座諸位,不論是長期或唯在七月持誦地藏 經及稱念聖號,首要打破錯誤觀念的,就是不要希望死後墮入地獄,請求地藏菩薩的救度,而應在這現實的人間,依於地藏經的指示,如法如律的做個像樣的人,千 萬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當知佛法所說的因果,絕對是纖毫不爽的,現在做人如果任意的造種種惡,將來的受苦沒有任何人可代替。地藏經地獄名號品說:「業力甚 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岐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如是因果昭然,怎可有所忽 視?

做人,特別是做個佛法行人,當然以不作惡 而行眾善為最理想,但若造諸惡業,特別是毀謗大乘,期必墮惡道無疑。但地藏經閻浮眾生業感品說:「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 解脫三惡道報。」所以對自己的前途,亦不必感到悲觀失望。諸位是誠敬的佛子,亦是禮念地藏大士的,不但可得解脫三惡道報,且必證得無上菩提無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zakimirage 的頭像
    ozakimirage

    南無阿彌陀佛

    ozakimir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