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藏精要

楊秀鶴居士編選


佛言:

善男子!是經能令菩薩未發心者發菩提心。
無慈仁者,起於慈心。好殺戮者,起大悲心。
生嫉妒者,起隨喜心。有愛著者,起能捨心。
諸慳貪者,起布施心。多憍慢者,起持戒心。
瞋恚盛者,起忍耐心。生懈怠者,起精進心。
諸散亂者,起禪定心。於愚痴者,起智慧心。
未能度彼者,起度彼心。行十惡者,起十善心。
樂有為者,志無為心。有退心者,作不退心。
為有漏者,起無漏心。多煩惱者,在除滅心。《無量義經》

吾愍汝等、天人之類、苦心誨諭、教令修善。
隨器開導、授與經法、承用之者、任意所願、
皆令得道。佛所遊履:國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
國豐民安、兵弋不用、德崇仁與、務修禮讓。《無量壽經》

序篇
編著者 楊秀鶴 
助編 黃孟林 

◎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法華經》

◎佛言:我之出現於世,猶如大雲,能潤一切;為欲令使枯渴眾生,皆離苦惱,得安穩樂。安穩眾生,世間無能及我者;為大眾,說如露之淨法,其法一昧,惟有解脫涅槃。我以一音,演唱斯義,常為大眾,作因緣。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無貪著,無障礙,恆為一切,說平等法。無一人多人之別,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之間,亦終無厭。於貴賤、上下、持戒者、破戒者、有禮容者、及無者、正見者、邪見者、利根及鈍根等,等雨法雨而無倦。一切眾生,聞我法者,應其能力,各進上位。《法華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涅槃經》

◎無怨恨之教,是為佛教;無諍訟之教,是為佛教;無誹謗之教,是為佛教。《寶藏經》

◎無執自他之法,是名佛教;無譏諷之法,是名佛教;善教善導,隨宜之法,是名佛教。《寶筐經》

◎諸佛惟有此事,曰:為利一切世間,淨世間眼,斷一切非道而出現也。《大法炬陀羅尼經》

◎佛言:我之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之念子。我今於此世間作佛,降化五惡,消除五痛,絕滅五燒,以善攻惡,拔生死苦,令獲五德,昇無為安。《無量壽經》

◎多疑者,一切世間出世間事,皆不能成。疑法,不能學得;疑師,不能敬順之;疑自,則非學時;生此三疑,是障道之根本也。起泱定心而學者,不可有此三事。《成實論》

◎佛言:夫為道者,猶如水中之木,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所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亂,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若樂聞法而不厭足者,悟不可思議法。《華嚴經》

◎從他聞時,具十六事:一者以時聽,二者樂聽,三者至心聽,四者恭敬聽,五者不求過聽,六者不為議論聽,七者不為勝聽,八者聽時不輕說者,九者聽時不輕法,十者聽時終不自輕,十一者聽時遠離五蓋,十二者聽時為受持讀誦,十三者聽時為除五欲,十四者聽時為具信心,十五者聽時為調眾生,十六者聽時為斷闇根。《優婆塞戒經》
 
◎聞法者,對說法人,作醫王想,作拔苦想,作說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說法者對聽眾,作勝解增長想,作癒病想。若說者與聽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紹隆佛位,常生佛前。《大集經》
 
◎有人渴欲水,覓之至大澤 既至,對視而不飲。傍人語之曰:汝渴於水而求水,辛苦至此,今覓得水,不飲之何故?答曰:若飲得盡則飲之,然此水極多,而不能盡,是故我不飲也。眾人聞之,大嗤。人見佛教,為不能盡解之,遂不聞之,不思之,不修之,亦如是也。《百喻經》

◎於三學中,不能善學,但以多聞因緣,輕視他人者,是人則為障礙善法。《佛藏經》

◎但以多聞,不能入如來法。如為人設美饌,自餓不能食;畫與人藥,自疾不能疾;數他寶,自無半文分;亦如生於王宮,而受凍餒;聾者奏琶樂,悅他而不自聞;盲人繢象,示他而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

◎若聞佛語,即能自解。如丈夫能服苦藥,小兒則和以蜜。《十住毗婆娑論》

◎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縱寡聞,亦先入道。《智度論》

◎寧當少聞,能解義昧,不願多聞,不了於義;願作心之師,不以心作師。《涅槃經》

◎雖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楞嚴經》

◎持法者,不必多誦習,若少有所聞,具足法身行,是謂持法人,以法自將養。雖多誦習義,放逸不從正,如牧數他牛,非沙門正道。《出曜經》

◎佛言:夫行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雖極疲勞,不敢顧左右;離出淤泥,乃得蘇息。人之情慾,甚於淤泥,故以直心念道,庶免於眾苦。《四十二章經》

◎聽法功德,出生死中,最為第一。《正法念處經》

◎佛正法大乘,不住一切法,是故名為佛。《華嚴經》

◎自從如來得道已來,四十餘年,常為眾生演說諸法四相之義;苦義,空義,無常,無我,無大無小,無生無滅,一相無相,法性法相,本來空寂,不來不去,不出不沒。《無量義經》

第一篇 歸依

第一章 信仰

◎投歸依伏,故曰歸依。歸依之相,如子歸父;依服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大乘義經》

◎依佛如師,故曰歸依佛。《 同上》

◎憑法為藥,故曰歸依法。《同上》

◎依僧為友,故曰歸依僧。《同上》

◎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爾,入佛法中,取無漏寶財。《華嚴經》

◎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逢三寶,亦無所得。《心地觀經》

◎佛法如大海,以信為能入。《智度論》

◎入佛法海,以信為本;渡生死河,以戒為船筏。《 心地觀經》

◎如國王,於邊城造樓檀,築地堅固,使不能毀壞,內則國家安穩,外則制怨敵。佛子,堅固信仰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他之沙門,梵士,惡魔,及惡世間,是謂得信之城樓,為佛子除惡不善,修諸善法。《中阿含經》

◎有信而無解者,增長無明;有解而無信者,增長邪見;信與解圓通,方為行之本。《涅槃經》

◎信常住之理,名曰信心。《華嚴經》

◎為到涅槃,信聖法,要聞得智慧,不放逸而通達;如是,由此世入最上界而無憂。《巴利文 增一阿含經》

◎信心為聽法之因,聽法為信心之因。《涅槃經》

◎就善友,得聞深妙法,得諸聖尊所愛重,如來殊勝智慧遍虛空,所說之法,惟佛能悟;是故,須博聞正法,信我教之真實。得人界之身甚難,遇如來教亦難。是故,聞法者應精進。《無量壽如來會》

◎聞正法有因,謂近善友也;近善友有因,謂信心也,起信心有三因,謂聽法與思惟義。《涅槃經》

◎說信心有四種: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也。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波羅蜜。四者信僧能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起信論》

◎信復有二種:一者從聞生,二者從恩生。是人從聞生而不從思生者,名為信不具足。復有二種:一者信有道,二者信得道,是人之信心,唯信有道而不信有諸得道人者,名為信不具足。《涅槃經》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回向者,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生,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無量壽經》

◎信是佛子,是故智者,應常親近於信。《寶積經》

◎若求菩提,利眾生,彼等為眾生之最勝者也,此無比類,況有上耶!是故,得聞此諸法,智者常生樂法心,當得無邊大福聚,速得證無上道。《出生菩提心經》

◎或說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信心為因,是菩提因,雖復有無量,若說信心,即已攝盡。《涅槃經》

◎菩提心,則為大道,能使得入一切智城故。菩提心,則為淨眼,悉能睹見邪正故。菩提心,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菩提心,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故。菩提心,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華嚴經》

◎大信心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來。《涅槃經》

◎菩提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華嚴經》

◎佛知脫一切眾生死之繩之道,親對神人,明示知與法,使人或見或聞,皆得安心。佛寶為道人,善人,決定人,無漏人,而窮達身命,有大智慧之大人也。《巴利文 增一阿含經》

◎比丘依佛法而生信,信如來為世尊、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師、調御丈夫、天人師。得無病安泰,不寒不熱,中庸之忍耐與勉強。得不偽不迷,如實於師主前,顯義,住精進,捨不善法,起善法,依善法而決定勉強牢固。成有智慧人,得無上智。《同上》

◎我雖一瞬間,不離深智慮而明晰說法之佛側。說無愛著及無苦惱法之佛陀,於他無所比類。我不別晝夜,以心眼見之,我自信乍歸而過夜,須臾不離之。我信與悅,心與念,使我歸依佛教。如是智慧高大之人,不論之何方所,我亦於其處歸依,設我身老力盡,不能到彼處,而我心決定,常行其處,是我心與彼符合故也。《巴利文  中阿含經》

◎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憎,俱出靈鷲山。《法華經》

◎世尊!若此法唯世尊成就,比丘不得成就;或比丘得成就,比丘尼不得成就;或比巨尼得成就,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及諸欲者不得成就;則其法不完全。然是法,世尊得成就,比丘比丘尼亦成就,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及諸欲者,  悉得成就,故信是法完全也。《巴利文 中阿含經》

◎佛言:若有菩薩,以勝意樂,於我所,起父想,彼人當得入如來數,如我無異。《寶積經》

◎為欲到涅槃,信奉諸聖法,聞求得智慧,精進能通達。《巴利文 雜阿含經》

◎一切行以信為首,眾德根本也。《梵網經》

◎一切諸功德,以信為使命,於諸寶之中,信財最第一。《大莊嚴經》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心清淨無垢濁,滅除驕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受眾行。信能惠施心無竑。信能歡喜入佛法。信能增長智功德。信能必到如來地。信使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於境界無所著。遠離諸難得無難。信能超出眾魔道。示現無上解脫道。信不破壞功德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上智。信能示現一切佛。《華嚴經》

◎若有諸眾生,未發菩提心,得一聞佛名,決定成菩提。《華嚴經》

◎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即見佛。《十住毗婆娑論》

◎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彼一念功德,深廣無涯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華嚴經》

◎一切眾生心,悉分別可知,一切剎微塵,尚可算其數;十方虛空界,一毛猶可量,菩薩初發心,究竟不可測。《華嚴經》

◎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虛空界,不能容受者。《寶積經》

◎若聞一句未普聞之法,生大歡喜,勝得滿三千大千世界中珍寶。《華嚴經》

◎佛語彌勒,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無量壽經》

◎佛言,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同上》

◎如彼最上大福聚,不及道心十六分;若為求福如須彌,如恆河沙諸佛剎,皆悉造寺造諸塔,不及道心十六分。《出生菩提心經》

◎譬如閻浮檀金,除如意寶,勝一切寶。菩提心之閻浮檀金,亦復如是,除一切智,勝諸功德。《華嚴經》

◎譬如迦楞毗伽鳥,在殼中時,有大勢力,餘鳥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殼,發菩提心,功德勢力,聲聞緣覺,所不能及。《同上》

◎譬如波利質多樹華,一日薰衣,瞻蔔華,婆師華,雖薰千歲,不能所及。菩提心華,亦復如是,一日所薰功德,香徹十方佛所;聲聞緣覺,以無漏智,熏諸功德百千劫,亦不能所及。《同上》

◎由我等之感情,怒,患及疑心發生者,不可求續;惟從離欲,慈愛,安穩心發生者,及從信奉佛陀真理之誠所生者,永劫不滅。《巴利文小阿含經》

◎聞此法信心,歡喜無疑者,速成無上道,與諸如來等。《華嚴經》

◎淨心水器,莫不影顯,常現在前,但破器濁心之眾生,不見如來法身之影像。《同上》

◎若能信解離憍慢,發心即得見如來;若有諂曲不淨心,億劫尋求難值遇。《同上》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如是樂聽教。《無量壽經》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言:人未得涅槃之道,如何知樂涅槃?那先言,人生未曾截手足,能知其痛之劇,由見他之截手足者呻吟;前諸聖者,既得涅槃之道,語其樂,以此故,信其樂也。《那先比丘經》

◎離疑得正智,救世無上主,世尊說假名,信行住菩提。《華嚴經》

第二章 念佛

◎佛告迦葉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專心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晝,若夜,若坐,若臥,諸佛世尊,常閱此人,如現目前。《涅槃經》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爾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觀無量壽經》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之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常在道揚,生諸佛家。《同上》

◎若能至心繫念,內在端坐正受,觀佛色身,當知是人,心如佛心,與佛無異。雖在煩惱中,不為諸惡覆蔽,於未來世,雨大法雨。《觀佛經》

◎若人持佛名,不生怯弱之心,有智慧而不諂曲,常在諸佛前。《十二佛名經》

◎若有人,日日稱說如來名號,是諸眾生,能離黑闇,漸次得燒諸煩惱。如是稱念南無佛,語業不空,如是語業,名執大炬能照破煩惱。《寶積經》

◎依敬憶佛,必出生死至涅槃,乃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至一稱南無佛陀大慈悲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生死際窮,善根無盡,於天人中,恆受富樂,得最後般涅槃。《般若經》

◎淨飯大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頭旃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惟臭而無香,若有噉其花果者,發狂而死。後時旃檀根芽漸漸生長,纔成樹,香氣昌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希百心。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必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或大慈悲。如彼香樹之改伊蘭林。《觀佛三昧經》

◎彌蘭王問羅漢那先比丘曰: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死之時,若能念佛,死後生天者,此語我不信。復一殺生,死即入泥犁中者 我不信之。那先比丘曰:有人持小石,置在水上 其石浮也沒也。王曰其石沒矣。那先言,如持百枚大石,置在船上,其船沒也否也。王曰,不沒 那先目,船中百枚大石,因船固不得沒,人雖有大惡,若一時念佛,以是,不入泥犁,便生天上 何不信也?其小石沉沒者,如人作惡,不知有佛 死後便入泥犁,何不信也。王曰,善哉!善哉!《那先比丘經》

◎譬如有人,得不可壞之藥,一切怨敵,不得其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不可壞之法藥,一切煩惱,諸魔,怨敵等,所不能壞。譬如有人,得住水寶珠,為其身瓔珞,深入水中,不能沒溺;得菩提心之住水寶珠,入生死海,而不沉沒。譬如金剛,於百千劫,處諸水中,亦不爛壞異變;菩提心亦復如是,於無量劫,處生死中,諸煩惱業,不能斷滅,亦無損減。《華嚴經》

◎譬如善見藥王,滅一切病,菩提心,滅一切眾生,諸煩惱病。《同上》

◎譬如牛馬羊乳,含在一器,以師子乳,投彼器中,餘乳消盡,直過無礙。如來以師子菩提心乳,著於無量劫所積詰業煩惱乳中,皆悉消盡。《同上》

◎佛告阿難,捕魚師,為得魚故,置釣飼於大池水,使魚吞食,魚吞已,雖在池中,不久可出。阿難!一切眾生,於諸佛所,得生敬信,種諸善根,修行布施,乃至發心,得一念信,雖為餘惡不善業所覆障,墮在地獄餓鬼畜生,諸佛世尊,以佛眼觀此眾生發心殊勝故,從地獄拔之而出,既拔出已,置涅槃岸。《大悲經》

◎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間,捨諸亂意,繫心實理,想念一佛,念念相續,而不懈怠,於一念中,即能見十方佛,獲大辯才。《文殊般若經》

第三章 懺悔

◎作極惡之行,悔過轉微薄,日悔不懈怠,罪根永可拔。《增一阿含經》

◎本我所造,後我自受,為惡自更,如綱鑽珠。《法句經》

◎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四十二章經》

◎犯過而非惡,能追悔為善,是明照世間,如日之無曇。《法句經》

◎前心作惡,如雲覆日;後心起善,如炬消暗。《未曾有經》

◎有惡知非,改過得善,罪日消滅,後會得道。《四十二章經》

◎如百年垢衣,於一日瀚,可使洗淨。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善順思惟,於一日一時,盡能消滅。《大集經》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業報差別經》

◎譬如有金色花千斤,不如真金一兩;作罪雖多;不如少德。對佛作僭者,同於盲人以不自視,想人亦不見己作惡事。故於佛前,大眾懺悔,罪本無自性故,從善緣必滅。《涅槃經》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觀普賢經》

◎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并大海。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壽,懺悔能入常樂宮,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得佛大圓鏡,懺悔能令至寶所。《心地觀經》

◎欲懺悔者,廣請招諸佛誦經,至心徹到發願,願求破壞身心一切諸業,於念念中,諸罪得消滅。《觀普賢經》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華嚴經》

◎以四弘願,建立菩提。《華嚴經》

◎無相法,著一切法,皆是妄想。《華嚴經》

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一章 修善破惡

◎言行忠信,表裏相應。《無量壽經》

◎種種譬喻,廣說言教。《法華經》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正觀五上》

◎莫輕少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涅槃經》

◎端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年。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為自然,皆積眾善,無毛髮之惡也。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土,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為善者多,為惡者少,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也。《無量壽經》

◎耆婆言,臣聞佛說,修一善心,破百種惡,大王!如少金剛,能壞須彌;亦如少火,能燒一切;如少毒藥,能害眾生;少善亦然,雖名少善,其實是大,何以故?破大惡故。《涅槃經》

◎佛告波斯匿王,大王!含有親信之人,從四方來告者,四大山由四方崩來,將害人民,如何為劃策?王言:世尊!若有斯事,無何避處,惟當專心持戒為施。佛讚言,善哉!大王!我說四山,即眾生之生老病死也,常來切人,安可不修戒與施乎。王言,世尊七!持戒與布施,得何等果?佛告大王,生人與神,多受快樂。《涅槃經》

◎知煩惱過,不隨煩惱,能忍惡苦,不生恐怖心,具此四法者,不作惡。樂修善法,分別善惡,親正法,憐愍眾生,知宿命,具此五者,不動。若聞人譏忍心,若聞讚愧心,行道莫自慢。見人之離,使和合;揚人善、隱咎,莫說人之恥。於煩惱,生怨想;於善法,生親想;雖供養父母師長,為此不作惡事。《優婆塞戒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於一切處,寧喪身命,遠離各種邪欲之行;遠離妄語兩舌,遠離綺語,瞋恚,邪見,常成就潔白勝行。《菩薩正法經》

◎有一切行為之功果者,唯從捨世欲根生。《巴利文  增一阿含經》

◎福業如果熟,不可以神祀得,唯人乘持戒車,得生天上,須知一切事,由行前得,不依祭祀而得。《雜寶藏經》

第二章 自利

第一節 制心

◎佛言,人常為目所欺,為目所欺,為鼻所欺,為口所欺,為身所欺。《阿含正行經》

◎若念專分別眼目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昧觸法六境者,終不墮惡道。眼觀色,若好若醜,見好則喜,見惡則不喜;耳聞聲,若好若醜,聞好則喜,聞不好則不喜,鼻舌身意亦如是。猶如六種獸,所以不同,若有人取繩纏縛之,取狗、野狐、彌猴、魚、蚢蛇、飛鳥,皆悉縛之,共繫一處,放之,爾時六種獸,各有性行:狗之意中,欲趣赴村中;野狐之意中,欲趣赴塚間;鯉魚之意中,欲趣水中;獼猴之意中,欲向山林間;毒蛇之意中,欲入穴中;飛鳥之意中,欲飛在空;爾時六種獸,各有性行,俱不同。設復有人,取此六種獸,繫著一處,使不得東西南北,是時六種獸,雖復動轉,亦不離故處。人之六情亦如是,各有所主,其事不同,所觀別異,若好若醜。爾時比巨,繫此六情,著於一處。是故諸比丘,當念專精,意不錯亂。爾時,弊魔波旬,不得其便;諸善功德,皆悉成就。《增一阿含經》

◎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十二年間,貪想不除,心馳意散,但念六欲,即思念得目色、耳聲、鼻香、口昧、身觸、意法,身動意遊,曾無寧息。時佛知彼道人司度,往至其所,共宿樹下,須臾,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一水狗,飢而求食,與龜相逢,便欲噉龜,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腳藏甲中,不能得噉;水狗少遠,復出頭足,行步如故,水狗不能奈何,龜逐得脫。於是道人問佛,此龜有護命鎧,水狗不能得其便。佛答曰:「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姿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苦惱百千,此無非皆意之所造,宜自勉勵,求滅度之安。」於是,佛即說偈曰:「藏六如龜,防意如城,與慧魔戰,勝則無患。」《法句經》

◎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盜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遺教經》

◎佛言,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含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含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惟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蠻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可不慎哉!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含縱之,皆亦不久見貝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爾等當好制心。《遺教經》

◎佛告沙門,慎勿信爾意,意終不可信。《四十二章經》

◎此身動作,皆由心起,故應先調心,莫苦於身,身如木石無知,何故隨心苦體。《佛本行經》

◎遊心之士,非無後悔,縱心之禍,重若須彌。《忍辱經》

◎作自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罵意經》

◎寧自破骨破胸,終不隨心作惡。唯力士不為多力,能自端心者,勝於力士。佛與心諍已來,其劫無數,不敢隨心,勤力精進,自成佛也。《涅槃經》

◎宜自決斷,端身正行,益作諸善,修己潔體,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裏相應,善能自度,轉相拯濟,精明求願,累積善本。《無量壽經》

◎汝端目,汝端目,汝端鼻,汝端口,汝端身,汝端意。《正行經》

◎佛言,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遺教經》

◎譬若軍征,百萬之眾,恃諸名將以卻敵。道人伏心制意,修法奉道,順行戒禁,身意清白,布恩施德,除棄忿怒、憍奢、諍訟、專精行道,若名將之帥眾。《四自浸經》

◎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畫,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無量壽經》

◎譬如一人有四婦,第一婦為夫所重,坐起行步,動作臥息,未普相離,飲食衣服,常先與之,寒暑飢渴,摩順護視,隨其所欲,未曾與諍。第二婦,坐起言談,常在左右,會之則喜,離之則憂。第三婦,有時會合,窮困疲極,適相思念。第四婦,給使作務,有事則往,而未嘗護視,常放過之。時夫臨死,呼第一婦曰:「汝當隨我去?」婦報曰:「我不隨卿。」夫曰:「我甚重愛,常順汝旨,那不相隨。」婦曰:「卿雖重愛我,我不能隨卿。」夫便呼第二婦曰:「汝當隨我去?」婦曰:「卿所重愛之第一婦,尚不隨卿,我豈隨卿去耶?」夫曰:「我初求汝,苦不可言,觸寒逢暑,忍飢耐渴,那不相隨也?」婦曰:「卿自貪欲,強求及我,我不求卿,何得持艱苦相語也?」夫便呼第三婦曰:「汝當隨我去?」婦曰:「我受卿恩施,送卿至城外,終不能遠行到卿所至之處。」夫便呼第四婦曰:「汝當隨我去也?」婦報曰:「我本離父母,來給使於卿,死生苦樂,當隨卿之所到。」此協夫意之三婦,得不能自隨,唯苦醜不協意者得去。佛言,上所譬喻,第一婦者,是人身也。人好愛身,過第一婦,至命終時,身僵地,不肯隨去。第二婦者,是人財也。得之則喜,不得之則憂,及命終時,財寶續存世間,亦不肯隨去。等三婦者,是父母、妻子、兄弟、知識、奴婢也。生時以恩愛轉相思慕,至命盡,涕哭至城外塚間,便棄死人,各自歸還,憂思不能過十日,便共飲食,捐忘死人。第四婦者,是人意也,天下無有自愛而守護意者,皆放心姿意,貪欲瞋恚,不信正道,而臨命終時,唯此意隨去,當墮惡道,是故,當自端心正意。《阿含經》

◎坐眾人中,不羞眾人,為眾人所敬者,心淨端故也。《正行經》

◎心性本淨,諸過為垢;以智慧水,洗除心垢。《文殊師利問經》

◎人鍛鐵去滓而成為器者,器即精。好學道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也。《四十二章經》

◎惡由心生,反以賊心;如鐵生垢,消毀其形。《孛經》

◎如人以漸,安徐精進,洗除心垢,工匠鍊金。惡由心生,還壞自身;如鐵生垢,反蝕其形。《法句經》

◎波羅奈國,有居士,字曰□提,此人有子,名優婆□提,後年長大,家貧燋煎。父與財物,含開肆販賣,時有耶貰軻阿羅漢,往到其邊,為說法,教令繫念,以黑白石子富籌算,善念下白,惡念下黑,優婆□提,奉受其教,善惡之念,輒投石子。初黑偏多,白者渺少;漸漸修習,白黑正等;繫念不止,更無黑石,惟有純白石;善念已盛,還得初果。《賢愚經》

◎人不能伏自意,反欲伏他意;能伏自意者,他人意可伏。《三慧經》

◎觀自身,觀他人身;觀自意,觀他人意;觀自法,觀他人法。《忠心經》

◎夫心者,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遺教經》

◎智者以慧鍊心,尋究諸垢,猶如礦鐵,數入百鍊,則成精金,猶如大海,目夜沸動,則成大寶,人亦如是,晝夜役心不止,便獲果證。《出曜經》

第二節 實語

◎昔有鱉,遭遇枯旱,湖澤乾渴,不能自到有食之池。時有大鶴,往集其邊,鱉從哀求,乞相濟度,鶴啄之,銜飛。過都邑,鱉不默問曰:是何處?何故不止?鶴便欲應之,口開鱉墮地,為人屠食。夫人愚頑,口舌不謹亦如是。《舊雜警喻經》

◎佛言,諸弟子!離無義之語,常自守護所言語,語知時、語順法、語以利益人之外,不為戲笑。《華嚴經》

◎世間諸人,在世時,舌上自然生斤鐵,所謂口說諸毒惡,還害自身。《起世因本經》

◎不得妄證人,含入罪法;不得傳惡言,轉相鬥言語;不得中傷人意;勿不聞言聞,勿不見言見。《阿含正行經》

◎實語者,不假布施、持戒、學問、多聞。但修實語,得無量福。《智度論》

◎寶語童子問佛曰:「實者何也?」佛告彼,實有三:不誑佛,不誑己身,不誑眾生也。又問曰:「實語者何?」答言:「不多語、守護語、不用麤語,是為實語。」《大集經》

◎妄語之言說,惱一切眾生,彼常如黑暗,雖有命,同於死。《正法念處經》

◎弟子!離妄語,常言真實,語諦,夢亦不妄語。《華嚴經》

◎妄語有十罪:一者口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謀議,常不參與;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聲天下;六者人不敬,有事雖教敕,人不承用;七者需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智度論》

◎離妄語,諸世間人,或有眼見,或有耳聞,一切皆信。設復貧窮,無財物,一切世人,供養如王。一切人中,實語人之光明,恰如眾星中之月光明。一切寶中,實語之寶為勝。欲度生死,一切船中,實語之船最為勝,若欲離一切惡行,離妄語最為勝。一切燈中,實語之燈最為勝。一切惡道之善導中,實語之導最為勝。一切世間之受用物中,實語之物最為勝。一切治病諸藥中,實語之藥最為勝。一切奮迅諸勢力中,實語之力最為勝。一切歸中,實語之歸最為勝。一切知識,實語最為勝。若人攝取實語之財,則於世間,曾無惡行,不墮貧窮,得與天比近。《正法念處經》

◎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口甚如猛火,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一切眾生,禍從口出,故口為毀身斧,滅身刃。《報恩經》

◎惡言、罵詈,憍慢蔑人,是行興起,疾怨茲生。遜言辭,尊敬人,棄怨,忍惡,疾怨自滅,夫士之生於世也,斧在口中,斬身所以,由其惡言。《法句經》

◎譽惡被惡譽,是二俱為惡,好以口噲鬥,是後皆不安。《法句經》

◎尚勿麤言,言當畏報,惡往禍來,刀支歸軀,出言以善,如叩鐘聲,身無議論,渡出則安。《法句經》

◎好惡口兩舌,出他人之過,如是不善人,無惡而不造《華子經》

◎佛言離兩舌,無破壞心,使鬥諍離散人人和合,又離惡口,麤獷苦惡言語,如自壞壞他,離之。《華嚴經》

◎甚多言語者,他人畏之,兩舌為其第一。離兩舌人,於現在世,受善果報;知識、親友、兄弟、妻子、奴婢等親和,皆悉堅固,人無能壞。《正法處經》

第三節 忍受

◎菩薩忍受一切惡。向眾生,心平等;不動搖,如大地。《華嚴經》

◎若以諍止諍,畢竟不得止,惟忍能止諍,是法真尊上。《中阿含經》

◎如有暴惡人,非理相加謗,智者以誠言,安忍能除之。《諸法集要經》

◎生聞梵志,來求佛言,佛弟子與他人,有何差別?又有何功德?佛告生聞梵志,我出家弟子及在家弟子,作業若敗,亦無憂惱啼哭,亦不癡狂。我弟子,能被餓渴寒熱風等所逼;以杖捶,以惡聲罵,而能忍之。是他人所不能為也。我弟子有此功德。生聞梵志受教,直歸依三寶成優婆塞。《雜阿含經》

◎世尊言,寧以利劍貫腹,截肌,自投火中,慎勿履惡;寧戴須彌,迫毀其命,投於巨海,魚鱉所吞,慎勿為惡。《忍辱經》

◎雖聞多惡名,苦行者應忍之,不應自言苦,亦不應起惱,聞聲恐怖者,此則山林之獸也,是輕躁眾生,不成出家法;仁者當堪忍上中下惡聲,執心堅住者,是則出家法也。由他人言,不能使汝成劫賊;又由他人語,不得使汝成羅漢;如汝自知己,諸天亦復如汝。《比丘避女人惡名經》

◎菩薩百千劫之間所罵詈,亦不生瞋心;又百千劫之間所稱讚,亦不歡喜,此了知人言,音聲之生滅,如夢如響。《智度論》

◎由觀五義,以滅瞋恚;一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二觀一切眾生,常念念滅。三觀唯法而無有眾生,何者有能損所損。四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云何復加以苦。五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云何欲生損害。《攝大乘論》

◎惡人聞善,故來擾亂,汝自禁息,毋瞋責之,彼來紊者,遂自惡之。《四十二章經》

◎沙門賢者,以忍為先。尚如清水,無所不淨,水於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皆洗之,然水之清不毀。亦當持心如帚之掃地,淨所不淨,帚於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皆掃之,然帚不毀。亦當如風火之力光,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吹亦燒,然風火之力光不毀,若人,來欲殺己,己亦不瞋。來欲謗己,己亦不瞋。來欲譖己,己亦不瞋。來欲笑己,己亦不瞋。來欲壞已,令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當慈心正意,罪滅福生。《堅意經》

◎忍有十事:一觀我及我所相;二念種姓;三破除憍慢;四惡來不報;五觀無常相;六修慈悲;七心不放逸;八捨飢渴苦樂等事;九斷除瞋意;十修習智慧。若人能成就如是十事,當知是人能修忍。《寶積經》

◎善順,由舍衛國,為令諸眾生,拜佛聞法,欲攜眾人來佛所,時王疑此比丘,豈非欲略取王位或國土耶?乃命四人丈夫,塞比丘前,種種罵言,且如刀杖。然比丘不瞋恨。時王更以四人丈夫與比丘,勸復前四人之讎,我亦添刀,然比丘猶不應。時王又示金銀等財寶云,汝不以方便盜彼財物耶?我亦欲助!比丘搖頭曰,我雖貧窮,不能存濟,不與者不取。王聞是語,悵然而丟。《寶積經》

◎菩薩常能修忍耐法,謙卑,恭敬,和顏;不害自,不害他;不舉自,不舉他;不讚歎自,不讚歎他。菩薩但作此念,我當常說法,離一切惡,令斷貪、填、癡、憍、亂心、慳、嫉、諂曲,以大忍法令安立。菩薩以成就清淨忍法,假有眾生,出惡聲罵詈鄙穢,又各手執刀杖,捶擊毀害,菩薩作此念,而不恚:我若因苦生恚心,自不調伏,不守護,不明了,不寂靜,不真實;何得起歡喜心,令解脫也。如此觀者,云菩薩無恚恨行也。《華嚴經》

◎無毀辱一切眾生,名忍辱波羅蜜;自身破壞亦不瞋,名親近波羅密;說法令發菩提心,名真實波羅蜜,成就此三種,謂之成就羼提波羅蜜。《般若經》

◎如來滅後,若有人,謗毀佛法僧,汝等不可瞋恨憂惱,應作此念;我等若生瞋恨心,非沙門,非沙門法,不隨順道。《華手經》

◎恚能自制,如止奔車,是為善御,棄冥入明。《法句經》

◎忿怒不見法,忿怒不知道;若能除忿怒,福善常順身。《同上》

◎忍能生自他平和事,謂自身不為瞋恚之過夫所染,即是自和平;既無憤恨,不生他苦,即是他平和也。《攝大乘論》

◎時有摩伽天子,說偈問佛:殺何得安眠,殺何得喜樂,殺何等之人,瞿曇所讚歎?爾時世尊,說偈答曰:若殺瞋恚者,安穩得睡眠,若能殺瞋恚,令人得歡喜,瞋恚毒之本,殺之我所歎,彼殺瞋恚己,長夜無憂患。《雜阿含經》

◎佛告大眾,忍為世間最,忍是安樂道,忍護孤獨身,賢聖之所欣,忍能作親友,忍增美名譬,忍得富貴在,忍能具端正,忍能得威力,忍能照世間,忍能成工巧,忍力調怨敵,忍力伏憂惱,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屬,忍者招勝報,忍者趣善道,忍者得壽長,忍者得三位,忍不害眾生,忍離偷盜,邪婬,妄語,兩舌,綺語,貪欲,瞋恚等,忍成施戒進禪智,是佛法也。《大集經》

◎佛言,若有菩薩住慈忍,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火不能燒,二者刀不能割;三者毒不能中;四者水不能漂,五者為鬼神所護;六者得身相莊嚴;七者閉諸惡道;八者隨其所樂生梵天;九者晝夜常安;十者其身不離喜樂。《月燈三昧經》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名為有力大人。《遺教經》

◎佛言,忍耐多力也,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所尊。《四十二章經》

◎忍之為明,踰於日。龍象之力,雖謂盛猛,比之忍,萬不及一。七寶之燿,凡俗所貴,然招其憂,以致災患;忍之為寶,始終獲安。布施十方,雖有大福,福不如忍;懷忍行慈,世世無怨,中心恬然,終無毒害。世無所怙,惟忍可恃,忍安宅也,災怪不生。忍為神鎧,眾兵不加。忍為大舟,可以渡難。忍為良藥,能救眾命。忍者之志何願不獲。《忍辱經》

◎佛在迦毗羅衛國時,差摩竭問佛言,菩薩行向,疾得無上正真道,具三十二相;臨終時至,心不亂,不墮八難處;於一切法,得無礙也?佛答,菩薩之行,忍耐為本,忍耐有四種:一者受罵詈,默而不報;二者撾捶不恨;三者有瞋恚者,以慈迎之;四者有輕毀者,不念其惡。《菩薩生地經》

◎忍耐即是菩提之正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忍之果也。《優婆塞戒經》

◎能淨忍唇者,顯現佛菩提。《華嚴經》

第四節 勤進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是故,汝等比丘,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熟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遺教經》

◎如二人俱至一方,一乘疾馬,一乘鈍馬,雖乘鈍馬,以前發故,先至。信解之人,早勤精進,先至涅槃。《毗婆娑論》

◎佛弟子,薄具羅言:我自出家以來,八十年中,未曾偃臥,脅不著床,背不倚。《薄具羅經》

◎昔有伎兒,作種種伎樂,至長者家,乞牛,長者不欲與牛故,告伎兒言:汝若能作伎樂,晝夜不息滿一歲者,則與之。伎兒答言:我能作樂,主人能聽否?長者言,我能聽之。伎兒聞之,大喜,一心作樂,三日三夜,毫無休止。長者厭不能聽,即命子弟牽牛來,與之伎兒。比丘行道亦如是,得報不必要經數劫,精進彌篤,得報彌疾矣。《雜譬喻經》

◎菩薩勤而最勝精進,故不為賣欲、瞋恚、愚癡、憍慢、惱害、慳嫉、嫌恨、諂曲、無慚、無愧之所惱亂。菩薩常作此念,我不欲惱諸眾生故精進,悉為分別一切眾生精進,為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精進,為知諸佛實法精進,為知平等法精進,以善方便,為知三世平等精進,為得諸佛法精進,為知諸佛大智慧與善巧方便精進,為知一切佛法,廣為眾生分別精進。菩薩如此精進修行。問若有人,雖無量無數劫間,受大地獄苦,而使眾生究竟涅槃耶,菩薩答言,我悉為世界一一眾生,受地獄苦;我受苦後受樂;我代一切眾生受苦,普使眾生,悉究竟涅槃。然後我成無上菩提,如此曰菩薩無盡行。《華嚴經》

◎菩薩修眾行而不懈,勇猛之勢力,無能制伏者,能滿足一切智門。《華嚴經》

◎有十種精進,菩薩能行之:一者為眾生得解脫,破除與障礙,披精進甲;二者一念精進力;三者離有與空之執著精進;四者利益有情精進;五者為得菩提,加行精進;六者相續精進;七者清淨精進;八者他者不能為精進;九者不隨他之邪教精進:十者無高慢心精進。菩薩勤行精進,不獨為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為利益一切有情也。《除蓋菩薩所問經》

◎羅閱祇國沙門,坐而自誓曰,我若不得道,終不起座,欲睡眠時,我錐長八寸,刺兩髀,痛不能眠,一年而得道。《法句譬如經》

◎汝等比丘,晝則勤修習善法,勿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勿以睡眠因緣,一生空過,令無所得。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令睡眠,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也。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蛇,睡在汝室;當以持戒之鉤,早屏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睡,是無慚人也。《遺教經》

◎放逸之過,為一切過中最最上。《正法念處法》

◎愚者樂放逸,常受諸苦惱,若離放逸者,則得常安樂。一切諸苦惱,放逸為根本,是故欲離苦,應當捨放逸。《同上》

◎佛告毗舍離城黎車子言:放逸非赴涅槃之道。放逸有十三過:一樂為世不善業,二樂說無益言,三樂久睡眠,四樂說世事,五樂親近惡友,六常懈怠懶惰,七常被他人所輕,八雖有聞尋忘,九樂處邊地,十諸根不能調伏,十一食不知足,十二不樂空寂,十三所見不正。若放逸人,雖得近佛及佛弟子,猶遠。《涅槃經》

◎佛言:夫懈怠者,眾行之累也。在家若懈怠,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若懈怠,不能出離生死苦。一切事皆由精進而興起,在家精進,則衣食豐饒,業廣,遠近稱歎;出家精進,則三十七道品成就,截生死流,得至涅槃安樂岸。《菩薩本行經》

◎夫放逸是眾惡之本,不放逸乃是眾善之源也。《涅槃經》

◎佛在祇園精減時,有弟子二十億者,前夜後夜,學習不眠,精勤修道品。自念:於戒律中,我當第一,然諸漏心,未能解脫。我父母家極富,我今欲捨戒歸家,只修布施福業?爾時佛以他心智,如二十億之心,乃使侍者,喚二十億告之:二十億!聞汝居家時,善調彈琴,若弦急時,音可愛樂也,否也?二十億答曰:不也,世尊!佛又問:絃緩時,其音可愛樂也,否也?二十億答曰:不也,世尊!佛又問,緩急得中如何?二十億答曰,世尊!其音實愛樂。佛告之曰:二十億!極大精進時,心亂;若不精進時,心生懈怠;若得其中,必得解脫。《中阿含經》

◎勤首菩薩偈云,如鑽燧取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至滅,懈怠者亦然。《華嚴經》

◎若能精勤,繫念不散,則休息煩惱,不久得成無上菩提。《大集月藏經》

◎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別境界,皆是心之所現者,當離憒鬧,昏滯睡眠,初中後夜勤加修習。《楞伽經》

◎舍利弗二十年中,常勤修習毗婆舍那,行住坐臥,正念觀察,曾無動亂。《念佛三昧經》

◎佛語阿難,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於無上正真之道。《彌勒所問經》

◎六度初三是戒學攝,靜慮是心學攝,般若是慧學攝,惟精進遍於一切。《瑜伽師地論》

◎菩薩於底沙佛時,合十指掌,翹於一足,以一伽陀,七日七夜歎佛功德,便超九劫。《阿毗達磨論》

◎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經》

◎以心繫心,以心住心,心專一故,次第無間,得定心故,心常寂靜。《寶雲經》

◎至心學道,發大勇猛,決趨菩提。《大乘莊嚴經論》

第五節 色欲

◎色欲,世之枷鎖也,凡夫戀著,不能自拔。色欲,世之重患也,凡夫困苦,迄死不免。色欲,世之災禍也,凡夫遭之,無不受厄。佛法行者,既得捨之,又顧念之;猶如出獄又欲入獄,亦如病愈又欲得病。故智者呵之正其狂。《日明菩薩經》

◎弟子!離邪婬,自妻室知足矣!於他女人,不生一念慕情。《華嚴經》

◎自妻不為足,好婬他婦者,是人無有慚愧,受苦而常無樂,現世與未來世,為苦所縛。《尼乾子經》

◎當知邪婬有六變:何謂六,一自身不護,二妻子不護,三家屬不護,四以疑生惡,五怨家得便,六眾苦圍繞。既有斯惡,則事業廢,未致之財不獲,既獲者消;久貯之財耗盡矣。《善生子經》

◎犯人婦女者,被夫或鄰人知,臨時獲殃,刀杖所加,傷身,斷首足;或為王法所捕,著獄被重刑。先被獄火所燒,再生為人,亦亂閨門,遠善法,常懷恐怖而不安。佛說偈言:淫為不淨行,迷惑失正道,傷命而早死,受罪為頑癡,死復墮惡道,此故勿亂淫。佛說邪淫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己夫或妻所被危害,二者夫婦不睦,而常鬥諍,三者諸不善法日增長,善法日減滅,四者身不護而妻子孤寡,五者財產日耗,六者有諸惡事,常為人疑,七者親族知識,所不受善,八者受怨,種業因緣,九者命終入地獄,十者來世為人,女則與他眾女人被一夫所使,男則妻不貞潔。《智度論》

◎優陀延王白佛言:我被女言所詐,欲害世尊,我信女人是大毒。願為除此大毒。佛告王言:王!問女人之罪,先問丈夫之罪。丈夫有四種過,被女人所詐:一者為耽縱逸,不知親近沙門,受清淨戒,以修福業;受我教者,亦不深信,喜諸邪惡女人之歌舞戲笑,終習愚人之法。二者父母為欲利樂子,作所難作,不淨而能忍;又為欲速令成長,於乳哺養育忘疲,依艱難辛苦所得之財,以辨子之用具而不厭。然子為女人,於老雙親違逆而輕之;所有資財費消,甚至使父母無住所,又或逐放出家。三者為邪見,不顧身之壞滅,自欺誑,如此多耽女人為本。四者為正事則財慳??,耽女人則財不惜,然被女所經,所凌,所辱,捶打呵叱,亦喜之。若女人有憂戚,則念如何能使其歡悅。男子已如此時,被女人之言所欺,不知所止。男子若正,何被女人所說耶?王聞之大喜,歸依三寶,為優婆塞。《寶積經》

◎凡夫重色,甘為之僕,終身馳驟,為之辛苦。《日明菩薩經》

◎阿難乞食已,持缽隨水邊行時,見一女擔水,阿難乞水於女,女即與水,後隨阿難而行,見其所止而歸。告母摩鄧言,母!欲使我嫁,勿與他人,我於水邊,見一沙門,彼因向我乞水,我與水,問其名,彼答阿難,我得阿難則嫁,若不得則我不嫁。母乃出訪阿難,知阿難為佛弟子,母還告女言,阿難事佛道,肯為汝夫耶?女啼不食。母知蠱道,請阿難薦飯,女便大喜,其時母告阿難言,我女欲為卿之妻。阿難言,我持戒,不畜妻。母復言,我女若不得卿為夫欲死。阿難言,我師佛也,不許與女人交。母入以此事語女,女對母啼言,願閉門勿使阿難出,日暮自為夫。母乃閉門,以蠱道法縛阿難。哺時至,女大飾身而入,阿難不就床。母於作火,牽阿難衣言,汝若不為我女之夫,我欲擲汝於火中。阿難大苦,念佛,佛心知阿難,救還佛所。女見阿難去,啼哭不止,明日自求阿難,見阿難托缽,隨阿難後,看阿難足,觀阿難面。阿難雖漸避,而女隨不止。阿難白佛言:摩鄧女今日復隨我後。佛使人喚摩鄧女,問之:汝逐阿難何索也?女言:我聞阿難無婦,我亦無夫,故欲為其妻也。佛告女言,阿難無髮,汝今有髮,汝若能剃髮,我使阿難為汝夫。女言,我能剃。佛言,然歸告汝母,剃頭來!女歸具告於母。母言,我自生汝,愛護汝頭髮無限,然何為,欲得沙門為夫也。國中有大富豪,我欲使汝嫁之。女言,我雖死,亦欲作阿難妻。母言,汝辱我種族也。下刀剃髮已,女乃到佛所言,我己剃髮矣。佛言,汝愛阿難何也?女言,我愛阿難之眼,愛阿難之鼻,愛阿難之口,愛阿難之耳,愛阿難之聲,愛阿難之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洟,口中但有唾,口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諸種之臭不淨。有夫婦則有惡露,由惡露而生子,已有子則有死亡,死亡便哭泣。於此身中,有何所益?女即思念身中惡露,心自端正,得阿羅漢。佛知既得道,乃告之曰,汝起,至阿難處!女即慚愧,垂頭跪佛前言,我愚癡故,遂阿難;我今心開,如暗中得燈火,如盲人得見,如老人得杖;今佛與我道,我心開如是也。佛告諸比丘,摩鄧女於過去五百世以前為夫婦,常相敬意;今夫婦相見,如兄如妹。如是佛道,聞者必有用。《摩鄧女經》

◎佛言,雖為利養,男女之色勿販賣,如是非正生活也。《梵網經》

第六節 慚愧

◎世有二妙法,擁護世間,所謂慚與愧也。若無此二法,世間父母、兄弟、妻子、知識、尊長,大小不別,即與畜類同等也。《增一阿含經》

◎以慚愧水洗塵勞,身心俱為清淨器。《心地觀經》

◎慚愧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愧,勿得暫替!若離慚愧,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世若有人,能知慚愧,是易誘進,如策良馬。《孛經》

◎慚愧有二種,一者性,二者因緣。性者,如自所作之非法,怖惡報而慚愧也。因緣者,謂於自所作惡,恐人知而慚愧。性之慚愧,非因緣而得也。又慚愧總有四種:一者不可作者為之而慚愧,二者可作者不為而慚愧,三者心自生疑而慚愧,四者罪覆藏恐人知者而慚愧是也。《善戒經》

◎慚愧,眾善之衣服也。《大雲經》

◎懷慚愧者,罪即除滅,清淨如故。《涅槃經》

第七節 離諸劫盜

◎弟子,離諸劫盜,資生之具知足。他人之物,不與不取!《華嚴經》

◎偷盜有十罪:一者物主常瞋,二者常被人疑,三者無時行姦計,四者惡人朋黨善賢遠離,五者破身善相,六者得罪於官,七者財物被官沒收,八者造貧賤之業因,九者死墮地獄,十者來世為人勤苦,得財亦被人共用,或被賊,火災所奪,或為不愛子費散。《智度論》

◎不盜他人物者大富,不被官人水火,盜賊掠財,無怨家,無惡子,眾人所愛敬,到處無難,永除患畏。《海龍王經》

◎若於道邊見遺物,若金若銀及其他財寶,拾已唱曰,此是誰之物也。若有人言,斯我物也,當問其相,若實則還之。若無人認,每七日問出,持之日日唱之,斯又無認主,以之附托國王,大臣,或州群長,國王大臣州群長等猶不完其主者,當以之護持佛法。《正法念處經》

◎若見衣類之遺,當唱,使人認之。若無主,懸於高處,使人見之。若有人言,此我物也.應問之,汝失於何處也?答若相應,則與之;不然則停之。斯經三月後,塔園中拾者,供於塔用;僧園中得者,供於四方僧用。若如金銀瓔珞價貴者,不露而唱,拾者審諦其數與形,然後舉之,有主,答能相應,則於眾人前還之,不得於屏處還之。《僧祇律》

◎寧可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六度集經》

◎佛言,比丘!多欲苦矣,生死疲勞,由貪欲起;少欲無為,覺知身心自在也。《八大人覺經》

◎生苟無恥,如鳥長喙,雖顏耐唇,名曰穢生。廉恥雖苦,取義清白,避辱不妄,名曰潔生。《法句經》

◎佛言,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求利多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照此患。是故離苦,尚應修習少欲,向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詔曲以求人意,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定。少欲者,則有涅槃。《遺教經》

◎貪人多積集,得不生厭足,無明心顛倒,常念侵損他;現在怨憎多,捨身墮惡道。是故智者,當念知足。《尼乾子經》

◎若人心無厭足,唯多求,罪惡增長。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覺知唯慧是業。《八大人覺經》

◎出家有四種病,是故不得四沙門果。何等四病,謂四惡欲也:一者為衣欲,二者為食欲,三者為臥具欲,四者為世欲,是名四惡欲。是出家之病也。有四良藥,能療是病:謂糞掃衣,能為比丘治衣之惡欲;乞食,能為破食之惡欲;樹下,能為破臥具之惡欲;身心寂靜,能為比丘破世之惡欲。以是四藥,除是四病,是名聖行,則得名少欲知足。少欲者,不求不取也;知足者,得少時,心無悔恨也。《涅槃經》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處也。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之所憐愍,是為知足。《遺教經》

◎夫求富貴時甚苦,既得己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復苦,於三時中,都無有樂。《百緣經》

◎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累念積慮,心為走使,無時或安;有田憂田,有宅憂宅,有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重思,憂念愁怖。又時罹非常水火盜賊之難,焚漂劫奪而消散,為之更增憂,遂忪忪而無解時,慣怒結於心中,煩惱不能離。然身碎命亡,終於捨之,唯獨去耳,無可隨者,尊貴豪富,亦有此憂。《無量壽經》

◎給孤長者問佛言:世尊!世間行欲有幾種?佛言,凡世中行欲有十種:一者非法無道而求財,雖得之,不能安養;亦不能安養父母,妻子,奴婢;又不供養沙門。二者非法無道而求財,得之自安養;又安養父母妻子奴婢;而不供養沙門。三者非法無道而求財,得之自安養,又安養父母妻子奴婢;又供養沙門。四者法又非法而求財,得之不自安養,又不安養父母妻子奴婢,亦不供養沙門。五者法又非法而求財,能自安養,而能安養父母妻子奴婢,而不供養沙門。六者法又非法而求財,能自安養,而能安養父母妻子奴婢,而能供養沙門。七者於法求財,不自安養,又不安養父母妻子奴婢,亦不安養沙門。八者於法求財,能自安養,又安養父母妻子奴婢,而不供養沙門。九者於法求財,能自安養,又安養父母妻子奴婢,亦能供養沙門。十者於法求財,安養自己及父母妻子奴婢,又供養沙門。於財無所染,無所縛,見災患則施財不惜。此等十之行人,為諸行中最勝尊行也。《中阿含經》

◎佛言,求財有六非道,一者博戲而求財貨者,非道也;二者非時而求財貨者,非道也;三者飲酒放逸而求財貨者,非道也;四者親惡友而求財貨者,非道也;五者為喜妓樂求財貨者,非道也;六者懶惰而求財貨者,非道也。《中阿含經》

◎由四種危險,保護汝財產。四種危險者:一者他國王,一者盜賊,三者火難,四者水難。《巴利文增一阿含經》

第八節 酒有多失

◎酒者,不善諸惡之根也,若能除斷之,則遠眾罪。《涅槃經》

◎飲酒,為惱眾生,散件罪因。若人飲酒時,則不善門開。以能害及諸善法;如植眾果,不作牆障。《成實論》

◎若手自酒器與人,以使飲酒者,五百世中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也?《梵網經》

◎佛言,酒有多失,開放逸門,飲如葶藶子,犯罪既積。若用消病苦者,非先所斷。《舍利弗問經》

◎夫飲酒者,有六種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鬥爭,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長阿含經》

◎佛言:於人世間,喜飲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一者人飲酒醉,子不敬父,臣不敬君,君臣父子,無有上下;二者語言多亂誤;三者醉便兩再多口;四者道自他之伏匿隱私;五者醉便罵天尿社,不避忌諱;六者醉便臥道中,復不能歸,或忘所持什物;七者醉便不能自正;八者醉便低仰橫行,或墮溝坑;九者醉便倒頓復起,身體破傷;十者買賣誤謬,妄於觸抵;十一醉便失事,不憂治生;十二所有財物耗減;十三醉便不念妻子飢塞;十四醉便喚罵;不避王法;十五醉便解衣脫褲,裸形而走;十六醉便妄入人家,牽人婦女,語言干亂,其過無狀;十七人過其傍,欲與共鬥;十八蹋地喚呼,驚動四鄰,十九醉便妄殺蟲豸;二十醉便撾舍中什物而破碎之;二十一醉便視家室如罪因,語言衝口而出;二十二朋黨惡人;二十三疏遠賢畫;二十四醉臥覺時,身體如疾病;二十五醉便吐逆,若出惡露,妻子憎其所狀;二十六醉便意欲前蕩,象狼亦所不避;二十七醉便不敬明經賢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門;二十八醉便婬佚,無所畏避;二十九醉便如狂人,人見之皆走;三十醉便如死人,復無所知識;三十一醉或得皰面,或得酒病,正萎黃熱;三十二天龍鬼神,皆以酒為惡;三十三親厚知識日遠之;三十四醉便蹲踞,而視長吏;三十五壽盡之後,當入泰山地獄,常以銷銅入口,焦腹中,過下去;如是求生難得,求死亦難得,千萬歲也;三十六從地獄中出,來生為人,常愚癡,無所知識。今見有人愚癡,無所知識者,皆由故世宿命,喜嗜酒之所致也。如是分明?酒亦可慎!《分別善惡所起經》

◎不得飲酒,不得嗜酒,不得嘗酒。《沙彌尼戒經》

◎自今已去,以我為師者,雖乃至草頭之滴酒,不得入口。

第九節 調和四大

◎佛言比丘,步行有五德:何等為五?一者能走,二者有力,三者除睡,四者飲食易消,而不作病,五者為行者易得定意,已得定意久為。《七處三昧經》

◎諸比丘,常洒掃室內。室內若有臭氣,塗香泥;若猶臭時,室之四隅,懸香!《四分律》

◎世尊告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一者除風,二者病癒,三者除去塵垢,四者身體輕便,五得肥白。《增一阿含經》

◎朝夕漱口,漱口有法,以水著口,三度回轉,是名淨口法。《十誦律》

◎口中臭者,可嚼楊枝。嚼楊枝有五利益:(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風,(四)防熱病,(五)除痰癮。嚼已,以水洗,棄之。《同上》

◎佛告諸弟子曰:諸弟子!頭髮長,爪長,衣裳垢,不知時直,多論者;名比丘五毀辱法。《僧祇律》

◎一切道俗七眾等,用水須漉之而飲用!灑水已,審言之,能得見掌中之細紋,而後用之。《同上》

◎經宿之水,若細觀,恐見生細蟲,故非漉治,勿飲用。《正法念處經》

◎人為食太過時,身重生懈怠,於現世與來世失大利,睡眠自受苦,又惱他人,又迷悶難寐,故應時籌量食物。《尼乾子經》

◎若過分飽食,則氣急身滿,百脈不調。使心壅塞,坐臥無安。又減少食,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增一阿含經》

◎於一切地,猥為大小者,五百身墮拔波地獄。二十小劫之間,含抱大小便處,臭穢之地。《優波祇王經》

◎不得於眾人前,洟唾著地。若欲洟睡,於隱處作,勿使人惡賤。《毗尼母經》

◎造廁,不得設於東,必設於北,而風道開於南與西東。往使者,不得默而入廁,應彈指,然後入。若內有人,逆彈指而應之。《僧祇律》

◎若欲睡於地者,置唾壺於一處,底入以沙,或灰疆石;作於此中。壺中之唾,常數數棄之,勿令生臭穢。以清水洗淨,覆乾而後可再用。《同上》

◎人得病有十因緣:一者久坐不臥,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淫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醫經》

◎人身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者,地水火風也。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俱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生。《五王經》

◎有眾生得病,為無服醫藥,及無看病人而死者,曰橫死。次為王法所殺者,曰橫死。次為耽於遊獵,放逸,淫事,飲酒等無度之所害者,曰橫死。次為水所溺者,曰橫死。次為火所燒者,曰橫死。次入獅子虎豹等惡獸中被害者,曰橫死。次因於飢渴而死者,曰橫死。次被厭禱毒藥等所害者,曰橫死。次投巖而死者,曰橫死。《藥師如來本願經》

◎眾生橫死有九因。一者食不可食物時,二者飲食非量時,三者不知冬夏,至他國不知風俗,食不消時;四者時前食未消重食,且不服藥時;五者大小便來,不為之時;六者不守五戒時,七者親近惡人時,八者入冥山里,或至有爭場所時,九者應避場所所不避時。若避此九因緣,有兩福,一者長壽,二者長壽故聞正教而行之。《九橫經》

◎病人,若九法成就,必當橫死;一者雖知無益之食而食之,二者不知籌量,三者內食未消而食,四者食未消而嶇吐出,五者已消應出而強持,六者食不隨病,七者隨病食而不籌量,八者要心懈怠,九者無智慧,是也。《僧祇律》

第三章 利他

第一節 知恩報恩

◎佛告王舍城內之妙德長者,勇猛長者,善法長者等言,長者!我今說妙義,欲利益未知未來世之恩德者。世間出世間之恩有四種: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心地觀經》

◎知恩者,雖在生死,善根不壞;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稱讚知恩報德者。《大方廣不思議境界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知反復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況大恩!設離此間百千由旬,亦不異近我,我常歎譽。若有眾生,不知反復者,大恩尚不憶,何況小恩!設彼近我,我不近彼,正使披僧衣在吾左右,此人猶遠。《增一阿含經》

◎知恩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報恩者,亦當教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方便佛報恩經》

◎若有問言,誰是知恩,能報恩者乎?應正答曰:佛是如恩,能報恩者也。何以故,一切世間,知恩報恩者,無過於佛故。《般若經》

◎不聞地神云乎!我負大地,一切所有,及須彌山之重亦不厭。然我於三種人,恆有厭心:一者懷叛逆心,欲謀害人王者。二者棄親恩,不孝父母者。三者撥無因果,毀謗三尊,破法輪僧,障修善者也。如是人,一念間亦不欲任持之。《華嚴經》

第二節 君王主從

◎君率化,為善教令臣下,父教其子,兄教其弟,夫教其婦,家室內外,親屬朋友,轉相教語,作善為道,奉經持戒,各自端守,上下相儉,無尊,無卑,無男,無女,齋戒清淨,莫不歡喜,義理和順,歡樂慈孝,自相約儉。《大阿彌陀經》

◎國無君猶如體無首,難以久持。《自愛經》

◎國王恩者,為國王者,福德最勝,雖生人間,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諸天子等,恆與其力而守護故。於其國界,山河大地,大海之際,盡屬國王。其福德勝過一切眾生之福故。是大聖王,以正法化,能使眾生,悉皆安樂。譬如世間一切殿堂,柱為根本;人民豐樂,王為根本。王所有也。國王若不以正法治,人民為所依。若以正法治時,他國侵逼者,自界中叛逆者,惡鬼,疾病,餓饉,不時風雨害之恐怖者,不入國也。國王見群民如子,晝夜不捨擁護心。擁護之恩,可謂大矣。國王有十德:一名能照,以智慧眼,照世間故。二名莊嚴,以大福智,莊嚴國故。三名與樂,以大安樂,與人民故。四名伏怨,伏一切怨敵故。五名離怖,能卻難,離恐怖故。六名任賢,集諸賢人,任國事故。七名法本,人民安住國土故。八名持世,以法持世間故。九名業主,諸業屬國王故。十名人主,一切人民,以王為主故也。一切國王,以先世福,成就如是十種勝德。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輔仁王,尊重如佛者,是人現世安穩豐樂,有所願求,莫不稱心。聖王之恩德,廣大如是矣。《心地觀經》

◎王如父母,愛念無差;國人如子,忠孝并懷。《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王以慈心,觀諸人民既如子;彼一切人民,亦復於王,如其父母。《勝軍王所問經》

◎人以王為命,王以法為身,世道既和平,佛法從茲始。《華嚴經》

◎國有君王,獲一切安,是故王以一切眾生安樂為本。在家出家,精心道者,皆依正國住持,演化流布。若王無力,功行不成,法滅無餘,焉得利濟也。是故所修一切功德,六分之一,常屬國土。願王福如山,崇固而難壞。《華嚴經》

◎嚴熾王問尼乾子言,彼諸王等,何故名王?答言:大王!王者,民之父母也;能依法攝護眾生,以令安樂故,名之為王。大王!當知王之養民,當如母之於赤子,推乾去濕者,不待言也。何以故?大王!當知王者之得立,以民為國也。民心不安,國將危矣。是故,王者當常憂民,如母之念赤子,不離於心。當知國內人民之苦樂,以時按行,知水知旱,知風知雨,知熟與不熟,知豐知儉,知有知無,知憂知喜,知老知少,知病與不病,知諸獄訟,如有罪,知無罪,知輕知重;若於諸王子大臣諸官,如有功者,知無功者,如是知者,名不離心。大王!當知王於國內,如是知已,以力將護。所應與者,及時給與;所應取者,念當籌量。役吏知時,不奪民利,禁肅貪暴,民得安樂,是名攝護。名之為王。《尼乾子經》

◎王又問尼乾子言:以何等法,名為王論,使諸小王,依彼論法,治國理民,是名如法,能護眾生?答曰:大王!離諸顛倒貪欲心,離諸顛倒瞋恚心,離諸顛倒愚癡心。依對治,依實體,依差別,依利益。依對治,依實體者,對所治法也。所謂名為不貪之善根,不瞋之善根;不癡之善根。云何能起所治法與能治法:所治法者,諸放逸心及無慈心,能治法者,謂行法行之王,有不放逸心,與大慈悲心。知身無常與資生無常,自觀身,見諸過失,能知如實,受用資生。行法行之王,雖得自在,不行非法,如是名不放逸心。大王!當知依王論之法,不可得物,得亦不可取,雖應所得,非時不取。若依時節應得之物,於貧窮人,逼惱不取。至於劍難,賊難,反逆難,相害難,如此難時,當起慈心,不避危害,護諸眾生;諸貧窮者,施與衣食; 於惡行者,教以善法,是名慈心。大王!當知,依此二法,是則毛為行法行之王。正為護持眾生,有不放逸心,大慈悲心。王向大師言:行法行之王,雖有慈悲心,云何能治彼惡行諸眾生?答曰:大王!行法行之王,若欲治彼惡行眾生,先起慈心,以智慧觀察,思惟五法,然後當治。何等為五:一者依實不依不實,二者依時不依不時,三者依義不依無義,四者依柔軟語不依麤獷語,五者依慈心不依瞋心。《尼乾子經》

◎王又問尼乾子言:行法行之王,云何治彼起逆眾生?答言:大王!行法行之王,先以善言,如法開示,若聽王命,即捨逆心,請罪於王者,王放大恩,恕其重罪,使依其國土王領處,不滅,不奪,亦不驅出。何以故,為欲使王知有三種事,何等三事:一者有信,二者有恩,三者有大力。使未降伏者降伏,已降伏者不敢更作,欲反逆者不敢起。大王!當知,彼有罪之人,得免其罪,還復舊位,人民安穩矣。彼如法之王,得福無量,善名流布。若彼罪人,聞大王命,不肯伏罪,當加重治,不得斷命又壞身;盡奪資產,擯斥於國土人民之他處,何以故?為使餘之眾生,不起逆故。大王!當知,如是名行法行之王,為彼起逆眾生治罪。《尼乾子經》

◎有賢王,雞鳴時起,先入道揚,敬禮聖賢,祈福祐,祠祭祖宗,思報恩德;教人孝敬,冥益萬方;了後臨朝與諸大臣,理王事,聽事,此三事了後進饒。次沐浴,遊園林。日沒之時,王殿敷論座,請國內有大智慧之沙門婆羅門,令演說正法,聽之。諮問,何善,何惡,何正,何邪,何可行,何可止。又時集宿舊智臣,高德隱者,詢聞國政,使評其得失。如是故自省識,王德增長,威伏疆鄰,群臣嚴肅,內外一心。《華嚴經》

◎夫為國王,當行五事。何等為五:一領理萬民,無有枉濫;二養育將士,隨時賞與;三念善法,福德不絕;四當信忠臣正直之諫,勿受謹言傷正直士;五節欲貪樂,心不放逸。行此七事,名聞四海,福祿自來;捨此正事,眾綱不舉,民窮思亂,士勞勢衰。無福時神不助,自用時失大理,忠臣不諫,心放逸,國王政務不理,民則多怨。《法句譬喻經》

◎佛言:昔迦尸國有惡王,作非法,使百姓苦。時有一賢者,欲諫王,令鵡鸚言曰:王有七非法,王身危矣。一耽荒女色,不敬真正;二嗜酒,不恤國民;三貪碁博,不修禮敬;四遊獵殺生,無慈心;五好惡言,無善言;六重賦役,調罰倍法;七不以義理,劫奪民財。此七非法,王身危矣。又:一親近邪佞諂惡人;二不信賢勝人,不受善語;三好伐他國,不善人民。此三非法,國危矣。王若不除此非法,傾敗旦夕之間矣。夫為王者,率士皆仰。如橋,萬民共度;如秤,親疏俱公平;王如日,善照世間;如月,與物清涼;如父母,恩育,慈矜;如天,覆蓋一切;如地,載養萬物;如火,燒除惡患;如水,潤澤萬民。如過去轉輪王,以十善教民。王大慚愧,後修正行,國內風教盛行,惡名消滅,夫人臣佐皆忠敬,人民皆歡喜。《雜寶藏經》

◎大夫視奴害婢便有五事:一當以時令飯食,與衣被,二病瘦當為延醫治療,三不得妄撾捶之,四有私財不得奪之,五分付物當平等。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一當早起,勿令大夫呼;二應所作者,自用心為之;三當愛惜大夫物;四大夫出入當送迎之;五當稱揚大夫善,不得說其惡。《六方禮經》

◎長者視奴婢執事:適力便之,時與衣食,分昧,垂教,疾病令息之;是長者五事也。善作,善作成,受付審,夜臥,早起,學習,作務勤,家貧亦不慢,空乏時亦不離,出門稱長者,是奴婢十事也。主從如此,善事不衰。《善生子經》

第三節 讚歎慈孝

◎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忍辱經》

◎自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亦不如供養父母。《末羅末經》

◎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二親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經》

◎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經》

◎孝順供養父母功德之果報,與一生補處菩薩之功德一等也。《增一阿含經》

◎佛言:非但今日讚歎慈孝,於無量劫,常亦讚歎。《雜實藏經》

◎慈父悲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觀經》

◎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而不暫捨,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能報父母之深恩。《本事經》   

◎父母視子有五事:一令去惡就善,二教以書疏,三令持經戒,四使娶婦,五家中所有給與。《六方禮經》

◎母之悲恩,我一劫之間住世而說,亦說難盡。我今宣說少分:長者!有福人,請百人淨行婆羅門,百人神仙,百人朋友,於七寶堂內;供養百千種上妙珍膳;垂瓔珞,以百寶莊嚴床臥具;以白藥治療病,滿百千劫,亦莫若起一念孝順心,以微少物,供養悲母,隨從供侍。悲母之念子,無物可比也。自入胎十箇月間,行住坐臥,受諸苦惱,口不能宣也。所欲飲食衣服,雖得亦不喜之,憂心無時休息,但思維將生產好兒。若產難時,如百千刃,競來割之;若安產時,與諸眷屬共喜樂,如貧人得如意珠,十月苦痛,以生兒一聲忘之矣。如聽音樂之樂,子寢於母之胸臆,以左右膝,為遊履處,由母之胸臆,出甘露泉而長養,其恩德,聳天山岳亦不及,大海亦猶淺。若隨順慈母之教而無違者,諸天護念之,福德無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欲報母恩,一劫之間,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亦未能報一日之恩。《心地觀經》

◎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日中,悲母死時名日沒;悲母在時名月明,悲母亡時名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如是之人,與供養佛所得之福,等無有異。《心地觀經》

◎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長阿含經》

◎子事父母,當有五事:一當念治生,二早起令奴婢于時作飯食,三不增父母憂,四當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當恐懼求醫治之。《六方禮經》

◎子視父母有五事:一念家事,二修負債,三解誡,四為供養,五令父母歡。《善生子經》

◎飲食及寶,未足能報父母恩,引導令向正法,便為報二親。《不思議光經》

◎若父母無信,令起信心;若無戒,令住禁戒;若性慳,使行惠施;若無智慧,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方得曰報恩。《毗那耶律》

◎爾時世尊,告優陀夷,佛本出家,為父王誓,若得佛道,還度父母;今已得佛道,德已成,必當還國,不違本誓。《普曜經》

◎淨飯王病重,念見諸子,佛在王舍城,去五十由旬,告難陀,阿難,羅雲,即以神足至王宮,放大光明,光照王身,患安得息。復以手著父王額上曰:王是淨戒之人,心垢已離,今應歡喜,諦思經法,王臥而合掌心禮,忽就後世。諸釋斂王於棺,置獅子坐,佛與難陀,肅立喪前;阿難與羅雲,住在喪足;阿難長跪白佛言,唯願聽我擔伯父棺;羅雲復云,唯願聽我擔祖文棺!世尊慰言:當來世人,皆凶暴,不難父母養育之恩,為不孝眾生。為設其化法,如來欲躬擔父王棺,世尊躬自手執香爐,立於前,行謂墓所。如來本於生死中,時於如是等微塵數不思議形類一切眾生中,具受身。以受身故,一切眾生曾為如來父母,如來亦為一切眾生作父母。為一切眾生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捨能捨  勤修精進,戒,施,多聞,禪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孝養父母,如恩報德故,今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報恩經》

◎佛告阿難,吾前世時,為子仁孝,為君慈育,為民奉敬;自致為三界尊。《睒子經》

第四節 師弟之道

◎善知識者,言如法說,如說行之人也。云何名為如法說,如說行耶?曰自不殺生,不教人殺,乃至自行正見,教人行正見;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自修菩提,亦能使人修菩提,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亦能使人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以是義故,復名善知識。善知識者,有善法故也。何等為善法?所作之事,自不求樂,常為眾生求樂;見他有過,不訟其短,日常宣說純善;以是義故,名善知識。《涅槃經》

◎若親近惡知識,現世不得好名聞,必以惡友相親近,當來亦墮阿鼻獄。若人若親近善知識,雖現在雖不證世間利,未來當得盡苦因。《佛本行經》

◎求善知識,身心勿生疲倦;見善知識,勿厭足,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善知識,勿退轉;供養善知識,勿有間斷;知識之誨,隨順勿違;善知識所有功德,勿疑;善知識演說時,宜決定開出離門;見善知識隨順煩惱行,勿嫌怪;於善知處,深生信心,勿改變;何耶?菩薩因善知識,聞一切菩薩行。由是,成就一切菩薩之功德,出生菩薩之大願,出現菩薩之智光明;引發菩薩之善根,獲得如來菩提果,攝取菩薩之妙行;出生菩薩大慈力,大悲力;攝取菩薩之自在力。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之任持,不墮惡趣;依善知識之成就,自在受生,依善知識之力,碎壞業感;以善知識之忍辱甲,不受一言惡言;依善知識之生長,能滅諸憍慢故也。《華嚴經》

◎佛言:知師恩者,見師則承事,不見則思維教誡;如孝子念父母,如人念飲食。《中心經》

◎師長以五事視弟子:一順法調御,二誨其未聞,三隨其所聞,令解善根,四示其善友,五盡己所知,誨授不□。《長阿含經》

◎師教弟子有五事:一當令疾知,二當令勝他人弟子,三當令知而不忘,四諸疑難悉為之解說,五欲使弟子智慧勝於師。《六方禮經》

◎能令學,能教,學使敏,導善道,令屬賢友,是師對弟子五事也。《善生子經》

◎弟子敬奉師長有五事:云何為五,一所須給侍,二禮敬供養,三尊重戴仰,四師之教敕,恭順無違,五從師聞法,善持不忘。《長阿含經》

◎弟子事師,當有五事:一當敬難之,二當念其恩,三所教隨之,四思念不厭,五當從後稱譽之。《六方禮經》

◎審聞、愛學、敏事、無過行、供養師,是弟子見師五事也。《善生子經》

◎弟子門人,見師時,即須起立。《根本毗那耶》

◎弟子從師行,不得以足踏師影。《沙彌戒律經》

◎弟子參師,當避六處:一不得當前,二不得當後,三不得太遠,四不得太逼,五不得處高,六不得立風上。《善見律毗婆婆》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墮從己;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已。《四十二章經》

◎有人,聞佛守道,行大仁慈,故來罵佛,佛默不對;罵止,佛問,子以禮從人,真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嚮之應聲,如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四十二章經》

◎阿難白佛言:世間之人及佛弟子,輕易其師,以惡意向師并道德之人,其罪云何?佛言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之德,欣樂人之善,不可嫉之。以惡意向師與道德人者,是與以惡意向佛無異也。寧持萬石之弩射自身為痛也,不也?阿難言,世尊!實甚痛甚痛。佛言:人之惡意,同道德人與其師者,痛劇如以弩射身。為人弟子,不可輕易其師,并以惡意向道德人。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嫉謗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龍鬼神,無不尊敬。寧身投火中,慎勿得嫉謗是善人,其罪非小,故慎之慎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弟子有五事,方可教呵:一不信,二懈怠,三惡口,四情無羞恥,五近惡知識。佛言,但五法之中,若有一法,亦皆可教呵。比丘問佛言,如何教呵?佛言,有五法:一不共語,二不教授,三不同受用,四不許與善事,五不與同室。以此五者,隨宜教呵。《有部根本毗奈耶》

◎阿難問佛言,師得呵喝弟子,以小罪為大,得無罪耶?佛言,不可,不可!師弟之道,以道感者自然,當相信厚,視彼如己,己所不行,勿責於人,弘崇禮律,訓之以道,和順忠節,不相怨訟。弟子與師,二道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五節 朋友善惡

◎世尊與長老難陀,共入迦毗羅婆蘇都,至一賣魚店,告難陀曰,汝入此魚店,取彼舖腐魚上之茅草一把,難陀如世尊教,取之。佛復告曰,汝少時捉之,而後放地。難陀捉彼草,經一時間,放之於地。爾時佛告難陀,汝嗅自手,汝手有何氣?難陀答曰:世尊!惟有不淨腥臭。佛即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惡知識,共交為朋友者,少時惡業染習,其惡名遠聞。《佛本行經》

◎世尊又與長老難陀,共至香舍,告難陀:汝取此店之香囊來,難陀依佛教,取店上香。佛又告難陀,汝一漏刻間,持其香而後放地!難陀如命,經一刻間,放於地上。爾時佛告難陀,汝今當自嗅手,其手作何等香也?難陀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氣微妙不可量。佛告難陀,實然!若人親近諸善知識,常自隨順,習染其德,又得舉大名。《佛本行經》

◎地有故紙,佛告比丘,令取之;比丘受教取之。佛告比丘,以為何紙也?比丘白佛,此香囊紙也,今雖捐棄,其香如故。佛復前行,地有斷索,佛告比丘取之,比丘受教取之。佛復言,此何等索也?比丘白佛,此索腥臭,是繫魚索也。佛告比丘,夫物本淨,皆由因緣,以興罪福。近賢明,則道義隆;友愚闇,則殃罪臻。譬如彼紙索,近香則香,繫魚則腥;漸染翫習,各自不覺耳。《法句譬喻經》

◎善生!與盜人為友,有四惡:貪他物,與少望多,為畏故習,為利故習。又與妄語人為友,有四惡:顯人之私,隱自之私,面稱善,退議惡。又與信邪教者為友,有四惡:教殺生、教盜、教邪淫、教欺詐。又同苦樂之朋有四善:施自寶、施利、施家所有、施忠言。又與勤本業者為友,有四善:以利為業,以力為業,縱恣諫之,以善為業。又與深仁愍之人為友,有四善:教勸成信、成戒、成聞、成施。《善生子經》

◎佛言,惡知識有四輩:一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二於前好言語,背後言忘口;三急時於前愁苦,背後歡喜;四外如親厚,內興怨謀。

善知識亦有四輩:一外如怨家,內有好意;二於前直諫,於後說其人之善;三病瘦縣官為其征,憂訟解之;四見人貧賤,不捐棄之,常念求方便,欲使富之。

惡知識復有四輩:一難諫曉,令之作善,故與惡者相隨;二使之莫與喜酒人為伴,故與嗜酒人不相隨;三令之自守,益更多事:四使之與賢者為友,故與惡友為厚。

善知識亦有四輩:一見人貧窮卒乏,令治生;二不與人諍;三日日往消息之;四坐起常相念。

善知識復有四輩:一為吏所捕,將歸藏匿之,於後解決之;二有病瘦,將歸養視之;三知識死亡,棺殮視之;四知識已死,念其後。

善知識復有四輩:一欲鬥止之,二欲隨惡知識,諫止之;三不欲治生,勸令治生;四不善經道,教之喜信。

惡知識復有四輩:一少侵之便大怒,二有急倩使之亦不肯行,三見人有急,時避人走,四見人死亡,棄而不視。佛言:擇其善者而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六方禮經》

◎勿與惡知識與愚者共從事,當與善知識與智者交通。人本無惡,若親近惡人,後必成惡人,惡名遍天下;善知識則反之,是故應親近。《增一阿含經》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華,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華?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則附,貧賤則棄,是華反也。何謂如稱?物重則低,物輕則慢,是稱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鳥獸集於金山之上,羽毛皆蒙光澤;己貴能使人榮,富貴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頒之於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孛經》

◎處處遍求伴,無有稱己者;獨堅固我心,勿與愚者同。處處遍求伴,不得如己者,寧獨自行善,不與愚惡伴。《四分律》

◎若人親近有智善友,能使身心內外共淨。斯則名為真善丈夫。《大莊嚴經》

◎賢友乃萬福之基也:現世免王者之牢獄,死杜三途之門戶,昇天得道,皆賢友之助也。《歡豫經》

◎友惡具七法,方成親友:一難作能行,二難與能與,三難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貧賤不輕。《四分律》

◎朋友有三要法:一見有過失,則相曉諫;二見有好事,深生隨喜;三難在苦厄,不相棄捨。《四果經》

◎朋友,不得因他之語,便相棄捨;聞他語,當善觀察。《根本毗奈耶》

◎人見親屬朋友,當有五事:一者見之作罪惡,私往屏處,諫曉呵止之;二者少有急,當奔赴救護之;三者有私語,不得為他人說;四者當相敬禮;五者所有好物,當多少分與之。朋見友:以正心敬之,其意不恨,無他情,分昧,厚恩,是朋之五事。令歸我,責遨逸,隱私,久供養,盡言,是友之五事也。朋友之交,如此善法不衰矣。《善生子經》

第六節 夫婦之道

◎世間人民、父子、夫婦、兄弟、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莫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無相違戾。《無量壽經》

◎有能守信,室內安和,福自然至,非神授與也。《阿難分別經》

◎夫視婦有五事:一出入當敬婦,二使之飯食,以時節與衣被,三當給金銀珠璣,四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於外不得邪畜傅御。《六方禮經》

◎婦事夫有五事:一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二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三不得心淫外夫,罵詈不得違罵作色;四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夫休息,善藏乃得臥。《六方禮經》

◎夫當以上事養其婦令安:五事者,謂正心敬之,其之意不恨,無有他情,時與衣食,時與寶飾。《善生子經》

◎佛在祇樹精舍時,給孤獨長者!為子娶婦,端正無雙,憍豪傲慢,不承事姑嫜夫主。時長者自思:婦傲慢也,何以教之,若以更睡,又非善法;恣而不教,其罪日目增長,唯請佛說教耳。清旦長者請佛說教,新婦玉耶女出來。佛告之曰:玉耶女!女人之法,勿倚端正生憍慢,形貌之端正,非真端正也;唯心端正,人皆愛敬,是實端正也。

女人之法: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有美膳先進姑嫜夫主;二者護家物;三者慎言,忍耐,少瞋;四者誡慎,恆恐不及;五者一心恭事姑嫜夫主,當盡孝。

又有五種婦法:一者母婦,愛夫如子故;二者臣婦,事夫如臣事君故;三者妹婦,事夫如事兄故;四者婢婦,事夫如婢故;五者夫婦,親暱同心,形體惟異;無憍慢情,善事內外,家豐盈,待賓客,善名稱揚矣。

次有三惡法:一者未冥而眠,日出不起,對夫主瞋恚反目,嫌且罵;二者好飯自噉,惡食與姑嫜夫主,好色欺詐;三者不念生活而遊,道他人之好醜長短、鬥亂、口舌、憎嫉親族。如此,為人所賤也。

玉耶女,受佛之教,心慚愧曰,我為愚癡不知正法,所作皆邪,乞希許之!對佛受三歸五戒。《玉耶經》

◎拘留國,有一婆羅門,名摩訶密。彼豪富而珍寶多,智慧優秀,為國之師。然慳貪不信佛法。彼有七女,端正無比,以金銀瓔珞莊嚴。時分儒達,告婆羅門曰,使汝女於國中人看,若有呵之者,汝與我五百金;若無一人呵之者,我與汝五白金。九十日間巡視國中,無一言女醜者。時聞佛在祇園精舍說法,率至佛處云,佛遊諸國,就中曾見如此端正之女也?佛直呵曰,此女無一好處。婆羅門曰,國中無一言此女醜者,何故今言其醜也。佛答:世間之人,觀五根及五境之美而為好,我以身不貪細滑,口不說惡言,意不思惡念為好也。《七女經》

◎佛言,女有五力:一色力,二親族力,三田業力,四兒力,五自守力,輕慢夫主。然唯夫主富貴一力,能蔽之。《增一阿含經》

◎阿那邠邸長者,為兒娶婦顏貌端正,如桃華色。婦為婆羅匿王大臣之女,因以恃父,不恭敬姑嫜及夫主,亦不事三寶,長者詣佛所,請垂教。翌旦佛到長者家,告新掃言,新婦!為人婦者有四事:一者似母婦,二者似親婦,三者似敵婦,四者似婢婦也。似母婦者,於夫主承事供養不乏也;似親婦者,視夫主無增減心,苦樂共同;似敵婦者,視夫主懷瞋恚,於夫主憎嫉而不承事;似婢婦者,賢良婦也,見夫主忍言語,終不還報,恆有慈心也。事夫善者,死生天上;惡者生地獄。善生女聞之大慚曰,世尊!妾自今作似婢婦!遂歸依三竇,為優婆夷。《阿那邢邸化七子經》

◎佛在舍衛國,時舍衛城西二十餘里處有長堤村,有學問廣博乏婆私膩迦者,住此村中,深信佛教。彼有長女菴提遮,既嫁他家,暫時歸家。佛應婆私膩迦之請,至其家。時舉家皆出迎佛,獨彼一人不出迎,待其夫來;漸時夫來,女大喜,夫妻相共禮拜佛。佛告舍利弗,此女在室,以其夫不在,待夫來也。此女已知法義矣。《獅子吼了義經》

◎阿那邢邸長者與滿財長者交而相親。阿氏有一少女,滿氏欲娶之,詣祇園精舍問佛,佛許娶阿氏女。兩長者間約調,及至所定之日,少女沐浴熏香,乘寶羽車,至滿室家。然依國制,不許娶他國之女,若犯之,當為刑罰,須供養六千婆羅門梵志;是故,滿氏以此日,供養八十婆羅門梵志。梵志等露半身至滿氏家,時滿告少女,要禮拜彼等,少女不禮拜梵志曰:我不好禮拜裸人,我等師佛,常告我等言,無慚愧者,不分別父母,兄弟,宗族,五親;彼等婆羅門無慚愧者,我不欲禮拜。婆羅門等,聞之大怒,皆歸而去,於是滿氏大憂之,登高樓自思惟。時有一修拔梵志,訪滿氏,見滿氏甚憂惱,問其所以,滿氏即具告今日事。修拔曰,滿氏!少女前事之師有威德,憂止矣!我嘗至阿耨池,池不許我入;少時見一少年比丘來,池主出迎,令坐純金按而禮拜。今彼少女所事前師之最小弟子尚如是,何況其師也。滿氏大喜,命少女曰,今欲奉迎汝所事之師佛來,我不知法,汝往迎之! 少女大喜,沐浴,於樓上熏香,向佛居處,作禮曰:唯願世尊,今我來此國,困苦矣,希來救濟!時佛命阿若拘鄰侍左,舍利弗侍右,阿難持缽侍後,二百五十人眾,圍繞前後,來長者家,長者及少女出迎禮佛。時六千梵志,見佛入此國曰,沙門佛,今入此國,我等速去此國,如禽獸馳行矣。佛乃就座,為長者及多數人民說施戒生天論。座上之眾,得淨法眼,歸三寶,受五戒。《增一阿含經》

◎拘旃彌國之優陀近王,有二夫人:第一夫人名曰舍摩,深信佛陀聖法;第二夫人名帝女,性諂姤,常至王所,謗第一夫人曰,大王!第一夫人,與佛行非法。王聞之大怒,以箭射第一夫人,時舍摩夫人,哀愍王故,以入慈愛三昧,其箭不中夫人,王更三次發箭,無一中。王大驚,問第一夫人曰,汝天乎龍乎?第一夫人答曰,王!我非天,亦非龍,我只信佛,聽正法,保五戒者也;我今愍王故,入慈愛三昧,王雖生不善心,不能傷我慈悲之顏。王聞之,悔信第二夫人之言,走至佛所,述事懺悔,歸依佛,為優婆塞。《寶積經》

◎大樹緊那羅王等白佛曰:世尊!我等發無上道心,如何得成就大道,乞垂教!佛告之曰:夫人等!發於三界最勝之菩提心,能除煩惱;即疾成就菩提。夫人等!次則一者親近佛,二者離邪見者;必成就菩提。次一者持身戒,二者持口戒,三者持意戒者;必成就菩提。次一者以無為心布施,二者不以詐偽,修持戒,三者以恭敬心趣向賢聖,四者聽正法者,成就菩提。次一者不貪食,二者不貪飲醼,三者不貪丈夫,四者不貪裝飾品,五者不貪遊觀,六者不貪戲笑,七者不貪歌音樂之伎樂,八者不貪舞戲及交會酒樂等者,成就菩提。次一者不說我見,二者不說眾生見,三者不說壽者見,四者不說人見,五者不說斷無見,六者不說常有見,七者不執著有見,八者不執著無見,九者善解因緣法者,成就菩提。次一者愍諸眾生,二者不貪愛他財,三者不思念他人之男子,四假令失命,亦不妄語,五者不兩舌,六者不為麤惡語,七者不綺語,八者不起無明煩惱,九者不起瞋恚,十者不起愚癡者,成就菩提。次女人觀察五蘊法如左:觀色蘊如水沫,不貪酒色;觀受蘊如泡,不貪樂受,不捨離苦受,於不苦不樂受,不生癡結;觀想蘊如焰,不起男女差別想;觀行蘊如芭蕉,如諸行不堅實,不住著諸法;觀識蘊如幻,勿以心識,染一切法。夫人等!如是觀察,又行之者,得男身,疾得成就菩提。是時大樹緊那羅王夫人,淫女等,歡喜踊躍,禮拜佛。《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無垢光女,聽佛說法,發菩提心時,會有七十五人居士婦,同發菩提心。時舍利弗,問彼婦等曰,汝等之夫,許汝等修梵行乎?婦等答曰:我嘗問夫如是,我從何處來,向何處去?而夫不能答。是故,我等修我等之梵行,無問夫必要也。今我等聞佛說,佛是我等之父母,我等所尊,我等之大師,我等之福田也。即彼婦等禮拜佛也。

時七十五人婦之夫等來,見婦等禮拜佛,向舍利弗問其故。舍利弗答,七十五婦,已受佛法,自今持戒,修梵行,禮拜佛也。爾時七十五夫,亦願為弟子,佛直許之。無垢光女,詣其母所曰,阿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歸依佛矣!母若發心,則我報母恩也。母告彼曰:我既發心矣,汝尚在我腹中以來:我不起慳心、破戒心、瞋心、懈怠心、亂念、惡慧、邪見、貪心、愚癡等,常歡喜正法,故身心安樂,恆夢佛為弟子眾所圍繞,並聞說法。《轉女身經》

第七節 慈為根本

◎諸有善根,慈為根本。《涅槃經》

◎慈心即是一切安樂之因緣也。《優婆塞戒經》

◎離慈悲,不得善法。《同上》

◎菩薩為大施主,一切財物,等施眾生而無悔。不望果報,不求名譬,不求生勝處,不求利養,但欲救護一切眾生,欲攝取饒益眾生,欲學諸佛本行,欲受持諸佛本行,欲顯現諸佛本行;欲使一切,離苦得樂。《華嚴經》

◎智人行施,不為報恩,不為求事,不為護惜慳貪人,不為生天人中受樂,不為善名流布於外,不為怖畏三惡道之苦,不為他求,不為他勝,不為失財,不為多有,不為不用,不為家法,不為親近。智人行施,為憐愍故,為欲令他得安樂故,為使他人生施心故,為與諸聖人行道故,為欲破壞諸煩惱故,為入涅槃斷有故也。

無財人,自說無財者,非實。何也,為人非無有一水一草者。極貧之人:得一食後,洗食器,施其滌汁,亦得福;縱令以□塵施蟻,亦得無量福;雖天下之極貧,誰無有塵許之□者。極貧之人:雖無衣服,非真露體者,苟有衣,拔一線,施人繫瘡,善男子!天下之人雖貧窮,非無有其身者,若無物可施,見人作施時,以身往助之!若人無施意,雖國王,亦未必能施。《優婆塞戒經》

◎世多愚人,守慳不施,積萬億金,稱是我所有。斯臨命終時,眼見惡鬼,刀風解其體,出入息絕,隨貪之輕重,受苦辛之報,至受罪處自悔,雖悔何及。《菩薩處胎經》

◎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者,他修施時,生隨喜心!隨喜福報,與施等無異,是亦太易行也,何人不能也。《因果經》

◎若菩薩作施,但有悲愍心,使得具足,況與少物也。菩薩以慈悲心念施,雖無有財物,見人乞時,不忍言無,悲而隨淚。《中略》

◎菩薩之淚有三時,一見修功德人,以敬愛故,為之墮淚;二見苦惱眾生,無功德者,以悲愍故,為之墮淚;三修大施時,悲喜踴躍而墮淚。《中略》

◎菩薩修行施已,眾生滿足,便入山林,修行禪定,滅除三毒。《大丈夫論》

◎語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之因也,我今遠離慳貪心,皆由汝來乞之因緣也。《優婆塞戒經》

◎若見乞者,面目頻蹙者,當知是人,開餓鬼門。《菩薩本行經》

◎若有人,欲集多客供養牛乳。自念,若自今日日榨乳,多而無容器,貯之又恐腐敗;不如畜之於牛腹中,客至之日,一榨之也。乃捉乳牛父子,繫之異處,經一個月,迎賓客,出牛榨乳,乳既乾,一滴亦不出矣。人欲待大富,然後大施;更不為布施。至欲施時,為水火盜賊所奪,一錢亦不能施。猶此牛乳也。《百喻經》

◎世尊告諸比丘,應時之施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施遠來人,二耆施遠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施儉時,五者若初得新果蓏,若穀食,先與持戒精人,然後自食。《增一阿含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為五:一造作園觀,二造作林樹,三造作橋梁,四造作大船,五為當來人,造作房舍住處。《同上》

◎悲心施一人,功德大如地;為己施一切,得報如芥子。救一厄難人,勝施餘一切,眾星雖有光,不如一明月。《大丈夫論》

◎施貧窮時,起悲愍心;施福田時,生喜愛心;施親友時,生精進心。《優婆塞戒經》

◎布施者得福,慈心者無怨,為善者銷惡,離欲者無惱。《長阿含經》

◎◎佛至門乞食,婦置飯於佛缽中,作禮。佛言: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十,種千生萬,種萬生億,得見諦道。其夫不信曰,何施一缸飯,乃得福如爾,佛言,汝見尼拘陀樹耶?高茂四五里,每歲下數萬斛實,而其核如芥子。地是無知,其報力尚爾,何況人是有情。歡喜持一□飯奉佛,其福甚大,不可稱量。於是夫婦二人,心意開稱,得須陀洹道。《雜警喻經》

◎常樂修智慧,而不布施者,生處常聽哲,貧窶無財產;惟樂布施,不修智慧者,生處須得大財,愚暗無知見。施慧二俱修,生處財智俱;二俱不修者,長夜處貧暗。《分別業報經》

◎若慳心多者,雖復泥土,重於金玉;若悲心多者,雖施金玉,輕於草木。若慳心多者,喪失財寶,心大憂惱。若施者使受者喜悅,自亦喜悅。設有美食,若不施與而食,不以為美食,設有惡食,得行布施,然後食者,心中歡悅,以為極美。若作施竟,有餘自食。善丈夫,心生喜樂,如得涅槃。無信心者,誰信是語。無信者,設有麤食,饑者立於前,尚不能施與,況餘勝妙之物,能與人乎。《中略》

◎如有二人,一則大富,一則貧窮。今有乞者來,此二人俱懷憂惱:有財物者,懼其求索;無財物者,謂我當云何,得少財物與之。如是二人,憂苦雖同,果報各異;貧而有悲念者,生天人中,受無量富樂,慳貪者,生餓鬼中,受無量苦。《大丈夫論》

◎若惱家族,以為施者,此人不得大報。先不能供養父母,又惱妻子。以困苦布施者,假名之施,不名義施。如是施者,無憐愍,名不知報恩。《優婆塞戒經》

◎一先多發心,修少與;二選擇惡物,以施人;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此三事,非淨施也。復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施已完受者之過,二施時心不平等,三施已於受者有所求,四施已喜自讚歎,五說後不再與,六施已惡口罵詈;七施已求還二倍;八施已生疑心。如是施主,不能親過諸佛賢聖。《優婆塞戒經》

◎若為生天作施,或復求名聞,望反報,又恐怖故行施者,獲果不清淨。《分別業報經》

◎所不可施,復有五事:一非理求財,不以施人,物不淨故;二酒及毒物,不以施人,亂眾生故;三置羅機網,不以施人,惱眾生故;四刀弓箭,不以施人,害眾生故;五音樂女色,不以施人,壞淨心故。《寶積經》

◎善衛國有貧女稱難陀。孤獨乞食自活。時見諸國王大臣長者等,供養佛及眾僧,自念,我有何罪,生斯貧賤之家,不能供養此福田。難陀自咎自悔,一日之間之施,僅得一錢,即至油家求油;油家問,一錢之油,少量而不足用,以之何為也?難陀俱語所願,油主愍之,給與倍油。難陀大喜,持謂祇園精舍,供奉世尊。自願曰,我今以此小燈供養佛,願以此功德,來世得明智慧,得以除滅一切眾生之闇,作此誓已,禮佛而去。過中夜後,諸燈明悉滅,惟此燈獨不消,目犍連,三次消之,仍不消;佛見之曰,目犍連!彼女人以菩提心供養故,以四大海水消之,永不消也。《賢愚經》

第八節 看病人

◎佛言:自今已後,應看病人;若欲供養我,先供養病人。《四分律》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之人,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也。若父母,師僧,弟子有病,諸根不具,百種百苦,皆宜養而癒之。《梵網經》     

◎佛語優婆離,病人有三種:一應病得藥與食物,得適法看病而死者;二應病不得藥與食物,為適看病法得活者;三應病得藥與食物,得適法看病人,必活者也。故優婆離!病人若不如法得看病人,則死;得之則活也,但除定命。是故應看病,務如法,令安穩。《僧祗律》

◎人當瞻疾病,問訊諸危厄,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生經》

◎病人,不用看病人之語;看病人,違病人之意者,并得罪。《毗尼母論》

◎為病者,富以因緣譬晌,乃說微妙經法,隨心所願,無不獲果。《隨願往生經》

◎生而為善,臨終惡念者,即生惡道;生而為惡,臨終悔而念善者,即生天上。《智度論》

◎世尊告諸比丘言,比丘!疾病人:一選擇食物,二隨時食,三親近醫藥,四勿懷愁喜與瞋,五向看病人須從順。又看病人:一分別良藥,二先起後臥,勇猛勿懈怠,三少睡眠,四以法供養,勿貪飲食,五為病人說法。病人與看護人,若反此,則病難癒矣。《增一阿含經》

◎看病人: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則與之;二於病人之大小便利睡吐,不惡賤之;三有慈悲心,不為衣食故看;四能經理湯藥,迄病人癒,或至命終不變;五能為病人說法,令歡喜。是時,己有善法增長。《四分律》

◎看病人,雖知病人定應死,亦勿言應死,當教令歸依三寶,念佛法僧,勤修供養。又痛苦皆以往世不善之因緣,獲是苦報故,今當說懺悔。病者聞已,若生瞋恚,惡口,罵詈,亦默不對,亦不捨彼。《善生經》

◎看病人,應先病者習學,隨之讚歎,毀咨,不得令退本有善心。《十誦律》

◎雖瞻養病人,慎勿責恩,癒已尚應看,恐後勞復。若見平復知本健時,心應生喜,勿求報恩;如彼死已,當為殯葬,說法慰愉知識眷屬。若病癒已,以喜心施物,則受之;受已轉施餘之貧窮者。若能如是瞻養治病,當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無上菩提道人也。《善生經》

◎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最不可思議。《地藏王本願經》

◎佛為臨終病人說偈言: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前;於今臨終勤念善,示現尊形令瞻仰。又勸念佛歸依佛,由是得見佛光明。《華嚴經》

第四章 三寶

第一節 佛寶

◎三寶恩者,謂利樂眾生,不思議,而無有休息也。諸佛身者,真善無漏,於無數大劫之間,修因所證者。三有之業果,永盡無餘。功德寶山巍巍,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如大海,智慧無礙等虛空;光明遍照,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煩惱業障,都無覺知,沉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為大船師,能截愛流,超昇彼岸。諸有智者,悉皆瞻仰焉。《心地觀經》

◎善男子,善女人!吾入涅槃後,多有眾生,著法服,貪利養,詐發道心,缺損正法,無有清淨心。如是之人,不信三寶,雖在我眾中,去我甚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無著行,雖不上菩薩位,其心堅固,不捨道心,雖去我百千萬由旬,去我極近矣。《菩薩瓔珞經》

◎善男子!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一有無上大功德田,二有無上大恩德田,三於無足者,二足者,多足者中最貴,四極難值遇,如優曇花,五獨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六圓滿世間出世間功德。以具如是六微妙功德,常能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故,佛寶有不可思議恩。《 心地觀經》

◎時有五百長者問佛言:佛寶常利益眾生,何故,世間眾生,多不見佛,受諸苦惱也?佛告五百長者:譬如日光,雖普照世界,盲者皆不見其光明。多有眾生,常造惡業,而不覺知;無慚愧心,不親近佛法憎。若有眾生,尊重三寶;是人業障消除,福智增長,善根成就,永離生死,證菩提也。《同上》

◎第一、菩薩說曰:佛是無上法王,菩薩為法臣也;所尊所重,唯佛世尊也。是故,常應念佛。第二、有諸菩薩自云:世尊!我自曠劫以來,得蒙長養我等之法身,智身,大慈悲身。禪定,智慧,無量行願,由佛得成者。為報恩故,常願近佛。亦如大臣,蒙王恩寵,常念其王。第三,有諸菩薩,復作是言:我於因地,遇惡知識,誹謗般若,而墮惡道,經無量劫,雖修餘行,未能出離,後於一時,依善知識之邊,教我行念佛三昧,是時,即能治諸障,方得解脫。有斯大益故,願不離佛。《智度論》

◎具足十種法,為真供養如來:一以法供養,二以諸行供養,三平等利益一切眾生,四以慈悲心隨順,五以如來力,六一切善法,勤修不捨,七一切菩薩事業不捨,八如說行,如行說,九長時修行,心不疲厭,十大菩提心常不捨。若具足此十法,得供養如來;如財寶,飲食,衣服者,非真供養也。《華嚴經》

◎安住十法者,令一切諸佛歡喜。十法者:一安住不放逸,二安住無生忍,三安住大慈,四安住大悲,五安住諸波羅蜜,六安住諸行,七安住大願,八安住巧方便,九安住勇猛力,十安住智慧。何則,如來尊重法,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不暫捨。如來自修行中來,修行法,是供養也。如來出世,為利益眾生也;無慈悲心者,不能利益;一切不隨順者,不能利益,不修善法者,不能利益;放捨事業者,不能利益;不如說行者,不能利益;心疲厭者,不能供養,捨大菩提心者,不能利益。《華嚴經》

◎如來無數劫,勤苦為眾生;云何諸世間,不報大師恩。《華嚴經》

第二節 法寶

◎善男子!如一切佛寶中,有無量佛,如來說法寶亦然;一切法寶中,有無量義。善男子!法寶有四種:教法,理法,行法,果法也。法寶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獄,猶如金剛,能壞萬物。法寶能照癡闇眾生,猶如日光照世界。法寶能與眾生喜樂,猶如天樂樂諸天人。法寶能使眾生渡彼岸,猶如堅牢大船。法寶能破四魔,證無上菩提,猶如金剛甲胃。法寶能使割斷生死,脫離繫縛,猶如智慧利劍。法寶能運載眾生出火宅,猶如寶車。法寶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猶如明燈。法寶善誘眾生達寶所,猶如險路之導師。是名:法寶不思議之恩。《心地觀經》

◎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讚,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也。《般若經》

◎汝等正身正意,結跏趺座,無他想,專念法!正法:除諸欲愛,除塵勞,渴愛之心永不起,使欲而無欲,離諸煩惱之結縛與病也。自念法,又使人念!《增一阿含經》

◎我起樹王,謂波羅奈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鄰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中間於此,及以處處,為諸比丘並眾菩薩,辯演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今復於此,演說大乘無量義經,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善男子!是故初說,中說,今說,文辭是一,而義別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無量義經》

◎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如是世雄,於法自在,所說諸法,亦復如是。初中復說,皆能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而中非沒,初中後說,文辭雖一,而義別異。《無量義經》

◎眾生悟惛濁猖狂,有三渴愛所覆,沒於苦海,為四倒之所顛倒,於有漏法中,妄想所見,無我見我,無常見常,無樂見樂,不淨見淨,生老病死之所遷滅,念念無常,五蓋十纏之所覆蔽,輸迴三有,具受生死,無有始終。譬如循環,是以如來教跡隨宜,三藏九部,乃至十二部經,分流道化,隨信深淺,故說眾經典。《佛說大方便報恩經》

第三節 僧寶

◎眾善業成就,質直而順義,無有邪業;成就戒法,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知見者,即僧寶也。僧者,世之福田也,故自事恭敬,禮順。《增一阿含經》

◎事沙門道士,當用五事:一以善心向之,二擇好言與語,三以身敬之,四當戀幕之,五當恭敬承事,問渡世之事。沙門道士,當以六意視人民:一教之布施,不得慳貪,二教之持戒,不得犯破;三教之忍辱,不得瞋怒;四教之精進,不得懈慢;五教之一心,不得放意;六教之智慧,不得愚癡。沙門道士,教人去惡為善,開示正道,恩大過於父母。《六方禮經》

◎菩薩,能使不斷絕三寶種,何則:教化諸眾生,令發菩提心,是使永續佛寶種者;為眾生開闡法藏,是使永續法寶種者;護持教法,而不乖違,是使永續僧寶種者也。又能稱讚大願,永續佛寶種:分別演說因緣門,永續法寶種;勤修六和敬法,永續僧寶種也。又眾生田中,下佛種子,永續佛寶種;護持正法,不惜身命,永續法寶種;統理大眾,無疲倦,永續僧寶種者也。《華嚴經》

◎在家者,見沙門:開門待之,迎而問訊,設几席,護經藏,施物清潔;是在家五事也。教誨成其信,成其戒行,成其多聞,成其布施,成其智慧;此沙目五事也。在家出家如此,善法不衰矣。《善生子經》

◎人若一心誠心,歸依佛陀,彼人必得大快樂;佛心無畫無夜,憶念眾生也。人若一心誠心,歸依達磨,被人必得大快樂;達磨力,無晝無夜,加持眾生也。人若一心誠心,歸依僧伽,彼人必得大安穩;僧伽威,無畫無夜,保護眾生也。《帝釋所問經》

◎是時會中,有七歲童子,名選擇,從座而起,合掌白佛:世尊蔓!我發菩薩心,願成法王。世尊!我今欲為比丘,修正道;比丘精進禪定智慧,故得正覺也。我自今精進,願聽速為比丘。我修安樂道,至涅槃,除諸癡冥,以法光明照世間。佛即直許彼為比丘,且說法;雖不服染衣,於心無所染著,謂真比丘也。雖不除飾好,能斷他結縛,真比丘也。雖不受禁戒,心離諸惡,開定慧功德,曰真比丘也。《華手經》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紹隆佛種。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華嚴經》

第四節 拔苦與樂

◎諸弟子!常樂持十善,同諸生物,恆起悲心,拔其苦;恆起慈心,與其樂。《般若經》

◎財施為眾生所愛,法施常為世間所敬重。財施為愚人所愛,法施為智者所愛。財施壞財之貧窮,法施壞功德之貧窮。此二種施,誰不敬重。財施能與現樂,法施能與天道涅槃樂。樂愛悲者,能愛一切眾生;愛一切眾生者,即是愛己。《大丈夫論》

◎說法者,應行四法:一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二決定善知,世間出世間,話法生滅相;三得禪定與智慧,隨順諸經法而無諍;四不增不損,如所說法。《十住毗婆娑論》

◎已得身心教,復不難教他,若欲教餘者,先須教自己。《佛治身經》

◎先自除惡,後教人除;若自不除,能教他除,無有是理。是故,菩薩先應自施,自持戒,知足,勤行,精進,然後化人。《優婆塞戒經》

◎如船師常以大船,於河流之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如此無休息。菩薩亦以波羅蜜船,在生死流中,不厭生死,不取涅槃,不住中流,欲使眾生達彼岸而無休息,無量劫間,常精進修行,教化眾生。《華嚴經》

◎若有比丘,為人說法,思惟:我為彼人說法,令彼信敬我,能與我多飲食衣服等作說者,是名不淨說法。若有比丘,為人說法,欲使聽者,證解佛法,除現世苦,離諸煩惱。能使聽者,聞其所說,如說修行。為令得法、得義、得利、得安然。如是說者,名為清淨慈悲說法。《長阿含經》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之教,我欲於西方輸廬那遊行。佛告富樓那,西方輸廬那人,兇惡輕躁,弊暴而好罵。富樓那!汝若聞彼兇惡輕躁,弊暴而好罵毀辱者,當如之何?富樓那白佛言:世尊!彼西方輸廬那人,若於我面前,兇惡訶罵毀辱者,我作此念:彼西方輸廬那人,賢善而有智慧,雖於我前,兇惡弊暴毀辱我,猶不以手石打擲。

佛告富樓那,彼西方輸廬那人,若但以兇惡輕躁弊暴罵辱汝者則可;設復將以手石打擲者,當如之何?富樓那白佛言:世尊!彼西方輸廬那人,若以手石加我者,我當念言,輸廬那人,賢善而有智慧,雖以手石加我,而不用刀杖。

佛告富樓那,若彼等人,果以刀杖加汝者,復當如何?富樓那白佛言:世尊!若當彼人,以刀杖加我者,當作此念,彼輸廬那人,賢善而有智慧,雖以刀杖加我,而不殺我。

佛告富樓那,假令彼人殺汝,當如之何?富樓那白佛言,世尊!若彼西方輸廬那人,果殺我者,當作是念;彼西方輸廬那人,賢善而有智慧;於我朽敗身,以少作方便,使得令解脫。

佛言善哉!富樓那!汝能學忍辱,汝今堪能於輸廬那人間住止,汝今宜去矣!使未度者度,未安者安,未得涅槃者,得涅槃。《雜阿含經》

◎於我滅後,諸弟子相傳,而行自利利人之法,則如來法身常住不滅也。《遺教經》

◎說法者,視聽者之端,如渴之飲,一心入語義中,見聞法者,踴躍悲喜者,應為說法。《智度論》

◎舍利弗問佛言,世尊!有何因緣,慇勤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我從佛以來,未曾聞如是說,今四眾咸皆有疑,唯願世尊,說斯何故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佛告舍利弗,止止!不可復說,若說此事,一切世間,諸神及人,皆生驚疑。舍利弗重請曰,世尊!唯願說之。此會大眾,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即能敬信。佛復言,止!舍利弗,若說此事,增上慢人,將墜罪惡火坑。舍利弗三次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此會我等,皆受佛教化,必能敬信,蒙饒利益。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我得說之,汝今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解說。舍利弗云,唯然!世尊!我等樂聞。《法華經》

◎菩薩,如眾生所作,知其因緣,知其心行,知其樂欲而說法者也。貪欲多者說不淨,瞋恚多者說大慈;愚癡多者,教勤觀察一切法;三毒俱多者,令成就勝知法門;樂生死者,說三苦;著諸有者說空寂;懈怠者,說大精進,懷我慢者說平等;諂曲多者說菩薩心,心質直而樂寂靜者,廣為成就。《華嚴經》

◎佛告弟子,如金師以種金,隨意造種種瓔珞;鎖環釵鐺天冠等形雖有差別,然非有離金。如來亦爾,以一佛道,隨順眾生,種種分別說之。譬如一識,分別說六。一色分別說六者,為教化眾生分別也。《涅槃經》

◎毗耶離城,有維摩詰居士,彼辯才,神通,智慧成滿,方便通達,成就大願,以明了眾生心之所赴,又能分別根機利鈍。彼為度人,以方便住城中。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而不毀犯,守忍而不恚怒,精進而不懈怠,一心禪寂而不亂意,以決定智慧而攝無智。雖白衣人,而修沙門清淨之律行。受諸異道而正信心不毀,學世典而樂佛法。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講所,教大法;入學堂,誘童蒙;入淫舍,示欲過;入酒肆,示節約;接長者,為說勝法;接居士,令斷貪著;接剎帝利,教忍辱;接婆羅門,令除我慢;接大臣,教正法;接王子,教忠孝;接內宮,說正法;接庶民,令興福力等,饒益諸眾生。時居士以方便示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等,皆往問疾,居士即對彼等,廣說大法。《維摩經》

◎佛聞維摩詰疾,召舍利弗,命問居士疾。舍利弗答佛曰,我不堪問居士疾;何則,我昔在林中樹下宴座時,居士來我側;曰,舍利弗,是座不必為宴座!夫宴座者,於三界,不現身意,是為宴座;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座;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座;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道品,是為宴座;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座;世尊!我聞此語不能報。故我不堪問疾。佛更命目犍連,迦葉,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阿那律,優婆離,羅喉羅,阿難十大弟子,彼等皆辭不堪。佛更命彌勒問疾,彼亦辭曰,我不堪。何耶!我昔乍說三不退轉時,維摩詰來曰,彌勒!聞汝授佛記,於何生授記也;過去乎,未來乎,現在乎?過去過了,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皆非。或無生也:無生正位也,正位中無有記。又於如授記也:一切眾生如性也,故汝授記時,一切眾生亦授記;何則,一切眾生菩提相也。汝若得涅槃,一切眾生亦得涅槃;何則,一切眾生,畢竟寂滅,涅槃相而不生不滅也。我不能答之。故我不堪。時佛命文殊師利問疾,大眾思惟:今文殊師利與維摩詰二大士共談,必說妙法。乃大眾隨從文殊師利入大城,居士知文殊師利傳佛命來,退去侍者等,空諸室內,唯置一床而臥。《維摩經》

◎維摩居士,見文殊師利曰,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曰,居士!來了更不來,去了更不去。便曰,居士!疾何忍也,治療法得宜也,疾不增也?佛慇懃致問。居士!疾由何來?答曰,文殊師利,從愛生我病!一切眾生病故,我亦病,一切眾生若無病,我病亦滅。請看,菩薩非為眾生入生死也,入生死者必得病,然眾生若無病,菩薩亦無病。譬如長者有一子,其子病,父母亦病也。菩薩之病,從慈悲生。《維摩經》

◎菩薩常能修方便勝智,而知他心,如眾生所樂,應病與藥,悉令除病,令眾生通達諸佛法,名方便波羅蜜。為欲令諸眾生饒益,不惜身命,名親近波羅蜜。為諸眾生,怨親平等,說微妙法,令入佛智,名真實波羅蜜。成就此三種者,謂之成就善巧波羅蜜。《般若經》

◎心恆於諸法真性,不可執有,不可執空,即觀察中道妙理,辨世俗事,為化有情,恆修慈悲者,名願波羅蜜。以四弘誓願,攝受眾生,捨身亦不壞悲願,是名親近波羅蜜。四弘誓願者:一誓願度眾生,二誓斷煩惱,三誓學法門,四誓成佛道。說微妙法,辯才無礙,使聽者不退,名真實波羅密。成就此三種,謂成就悲願波羅蜜。《般若經》

◎以正智力,能了有情心行之黑白,能為眾生,說相應法,令入甚深妙義,住究竟涅槃,名力波羅蜜。雖捨身命,亦欲利益眾生,名親近波羅蜜。以妙智力,化眾生邪見,令斷惡業,趣常樂涅槃,名真實波羅蜜。成就此三種,曰成就智力波羅蜜。《般若經》

◎於一切法,了知善惡,遠離邪見,攝受正法,名智波羅蜜。憐愍眾生,不惜身命,名親近波羅蜜。以微妙智,為一切眾生,說一乘法,令入菩提,名真實波羅蜜。成就此三種曰成就智波羅蜜。《般若經》

◎菩薩以無著心,於念念中,能觀察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佛剎。菩薩見莊嚴而無著,見不淨利而不憎。何則,寂靜平等,觀察諸法也。菩薩常作此念;我當為十方一一眾生,住無量劫,成就眾生,心無疲厭;共止住而不捨離,悉度十方世界,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菩薩以此大悲心,一念不斷絕,如是,曰菩薩無著行也。《華嚴經》

◎菩薩現示一切世間作業,教化眾生而不倦。其心隨樂,而為現身,一切所行,皆無染著:或現凡夫,或現聖人,或現生死,或現涅槃,而度眾生。《華嚴經》

◎菩薩有十種大悲:常觀眾生,即觀察眾生,無所歸依,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隨逐邪道,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貧無善根,而起大悲;觀察眾生,在生死海,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被欲所縛,而起大悲;觀察眾生,睡眠生死,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有病苦,而起大悲,觀察眾生,不欲善法,而起大悲;觀察眾生,失諸佛法,而起大悲。《華嚴經》

◎菩薩,見諸眾生,造作眾業,而受重苦;以此障,不見佛,不聞法,不識僧,起慈悲心;於諸惡道中,代眾生,受種種苦,解脫眾生。菩薩代眾生受苦毒時,精勤不捨之,不避不驚,不怖,不退,不疲。又曰,菩薩云,我思欲質身於地獄等險難處,救惡道眾生,而贖其罪。《華嚴經》

◎菩薩或為帝王,臨御大國,威德廣被,名震天下,凡諸怨敵,莫不歸順。發號施含,悉依正法,以一蓋,蔭萬方,見者咸伏。不刑,不罰,感德從化。或為求未普有正法,投身下深大火坑。為護持如來正法,身受苦毒亦忍,為求法乃至一字,能捨遍四海一切而不吝。《華嚴經》

◎菩薩為諸人天沙門婆羅門等,一切眾生,作清涼法地。護正法,不絕佛法;得清淨陀羅尼故,能說法無障礙;得義陀羅尼故,義辨不盡;得法陀羅尼故,法辦不盡;得正語陀羅尼故,辭辨不盡;乃至得無量讚歎陀羅尼故,於三大千世界,如佛具足妙音。菩薩以斯清淨法門,化度眾生。如是曰菩薩善法行也。《華嚴經》

◎受持讀誦是經者,雖是煩惱,而為眾生說法,令遠離煩惱生死。斷一切苦,眾生聞已修行,得法,得果,得道,與諸佛如來等無差別。譬如王子,雖復稚小,若王巡視,又以疾病,委是王子領理國事,王子是時依大王命,如法教令,群寮百宮,宣流正化;國土人民,各隨其安,如大王治,等無有異。持經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無量義經》

◎得聞是經,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法修行,發菩提心,起諸善根,興大悲意,欲度一切苦惱眾生,雖未修行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自然在前。即於是身,得無生忍;生死煩惱,一時斷壞。《同上》

◎若人先來都不信有罪福者,以是經示之,設種種方便,強令化信,以經威力故,令其人心欻然得迥。《同上》

第三篇 因果

第一章 宇宙萬有

第一節 萬有實相

◎招果為因,剋獲為果。《止觀五下》

◎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濟緣記一上》

◎實相是三世諸佛之母也。《般若經》

◎善男子等!菩薩住道,見諸法真義,真者真實也,實義者,所謂虛空也,即真如也。真如,自內所證也,非文字所能設施者。何則,超過一切文字言說及戲論故也。離諸出入,無有分別。無相,離一切魔境及一切煩惱境界。其自性寂靜也,故無垢,無染,清淨微妙最上也。常住而不動,不壞滅。若諸佛出現於世,或不出現,此皆常住不變,今菩薩為利益諸善男子等,勇猛精進而證之也,是名真如。名實際,名一切智,名一切種智,名不可思議。故我等以聞或所思智慧,未得善證。譬如有人,極熱季,行於曠野,彼自東赴西,此自西赴東。自西來者,為渴所逼,向自東來者問水,東來人答曰,去此不遠有水,我來飲之,汝從此往東,有分為兩途處,捨左面赴右,則見青山,彼林中有清淨冷水,能解渴也。今善男子等!彼為熱與渴所苦之人,聞水名,能醫渴也。彼苦於渴者,內得清淨水,然後除熱與渴之患。若但如是聞思,非得真如。善男子等,曠野,生死也;熱與渴,為煩惱熱而渴也;道路者,菩薩善知識也;自飲,善巧也。《寶雨經》

◎心真如者,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也。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惟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惟是一心,故名真實。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遺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遺,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大乘起信論》

◎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維摩經》

◎諸法自性不可得,如夢行欲悉皆虛。《寶積經》

◎了達諸世間,假名無有實,眾生及世界,如夢如光景。《華嚴經》

◎了知諸世間,如燄如光景,如響亦如夢,如幻如變化。《華嚴經》

◎佛告德本,德本!話法略有三種:一、一切法名假安立,隨起言說,是眾生計執相也。二、一切法從緣生,謂如無明緣行,緣終於招集大苦蘊。三、其現相雖有差別,其本性一切法皆平等真如也。知其本性而還本性。譬如,人之眼中眩翳,第一也;如眩翳之人,眾相,或言黃赤白等差別相現前,第二也;如淨眼人,遠離眩翳,知本性,第三也。《解深密經》

◎從因緣生之法,無本性,無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從本以來空,非佛作,亦非餘人作也。《智度論》

◎法者,非有亦非無,以因緣故,生諸法也。《維摩經》

◎菩薩以正念觀世間,一切法皆從業緣得,觀察一切法,悉從因緣起,無生故無滅。《華嚴經》

◎佛言,一切法之自性,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也。涅槃故,不可認自性,故說無自性。計執諸法有,眾生相故有,是假名而實無也。次諸法從因緣而成者,假有而實無也。次諸法本性不可見,不可聞,無生亦無滅也。《解深密經》

◎諸佛如來所證之法性,法住法位,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易。《楞伽經》

◎諸佛子!諸法真實相,無有相也。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梵網經》

◎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賢聖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維摩經》

◎一切法皆如也,諸佛境界亦然,乃至無有一法於如中生滅者;眾生妄分別,而有是佛,有是世界;了達法性,無佛無世界也。《華嚴經》

◎一切法性常空寂,無有一法能造作。《同上》

◎法界即如來,此是如來真身也。《最勝王經》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與八萬菩薩摩訶薩,說是偈讚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萬菩薩之眾,今者欲於如來法中有所諮間,不審世尊垂愍聽不?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知是時,恣汝所問,如來不久當般涅槃,涅槃之後,普令一切無復餘疑,欲何所問,便可說也。於是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即共同聲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修行何等法門;何等法門,能令菩薩摩訶薩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薩學是法門者,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是法門者,號字何等,其義云何?菩薩云何修行?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諸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滅異者,亦復如是。菩薩如是觀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己,次復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己,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照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無量義經》

◎世尊從光明三昧出,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我曾供養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精進之名普聞,未曾成就甚深之法,以隨宜說法,其意趣難解理也。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以種種因緣譬愉,廣演說教,以無數方便導眾生,令離諸執著,是如來具足方便智見波羅蜜。以廣大深遠,無量,無礙,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觀法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善巧說法,言辭柔軟,而悅眾心。舍利弗!佛悉成就如斯無量無邊未曾有法。然止矣,舍利弗!我不可復說之,是故,佛成就法,第一希有難解,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實相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法華經》

第二節  萬有之生起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也。《大乘起信論》

◎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大乘起信論》

◎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生。《心地觀經》

◎心者,譬如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生。若人心行,普知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也。何則,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也。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華嚴經》

◎於一切法,心為前導;若能知心,悉知示法。種種世法,皆由心造。《般若經》

◎了達三界由心也,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華嚴經》

◎如海水被風擊,波浪無停止;境風吹來,識浪生焉。如海水之於風,如地無差別。遮物有異,歲識亦爾。內心現境,還緣自也。《密嚴經》

◎又曰,雪山中,有一惡獸,彼見牛現形而殺牛,見馬現形而殺馬;外道於阿賴耶識所生我見亦如是;依著人,各有差別。外道,不知唯識之道理,生我見,強分別有或無,一或多。觀行之人,於識,清除我見。行者自修習,又勸為人說。《華嚴經》

◎佛問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地獄由自己分別而生也,自然而生也?文殊答曰,地獄,依凡夫之虛妄分別者;畜生,餓鬼亦然也。我之眼中,無地獄,亦無苦。譬如有人,夢墮地獄,身在大沸鑊受苦,忽大悲哀,叫曰,苦哉!家人不知叫者之所謂苦也。《大法炬羅尼經》

◎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凡諸形貌,皆心所為,能伏心者,最為多力。吾與心鬥,其劫無數;今乃得佛,獨步三界。《五苦章句經》

◎善現問佛曰:佛先說: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如尋香城,如變化事,諸法都無實事,皆以無性為自性。然如何得成善惡,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等之差別法也?佛告之曰,善現!世間無聞異生,不知如夢,不知如像,不知如光影,不知如陽焰,不知如幻事,不知如尋香城,不知如變化事,故顛倒執著;如身語意,作善不善,福非福,不動之業,故有差別,無有差別也。《般若經》

第二章 眾生

第一節 無常

◎佛言:佛出世如優曇華,值佛生信者甚難,臨涅槃供養,具足檀度者倍難。偈曰: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之必有盡。夫盛者必衰,合會者別離,壯年久不停,盛色病所長;眾苦輸無際,流轉無休息,三界皆無常,諸有無有樂。《涅槃經》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法華經》

◎三界皆苦也,國土有何賴!《仁王經》

◎有五王,國相近。互相往來親交,互不事攻伐,其最大之王,曰普安王。普安王行雖正,他之四王行邪。一時五王,七日間會合,作伎樂。日滿,各還本國。是時,普安王送四王在道中問曰,卿之所樂,何也?第一王曰,我於陽春三月,樹花開時,出原而遊。

第二王曰,我欲永為王,飾鞍服,住樓閣殿堂,官屬及人民,左右圍繞,晃晃昱昱嗚鐘出入矣。

第三王曰,我欲得端正無雙之婦與好兒,共娛樂也。

第四王曰,我欲父母永在,與多兄弟妻子羅列,衣好美食,共娛樂也。四王俱告普安王言,普安王!我等皆言所樂,卿亦語所樂矣!

普安王告四王曰,四王!卿等之所樂,非久樂也。我只樂者不生,不死,不苦,不惱,不寒,不熱也。四王乃問曰,普安王!教卿所樂之師在何處?普安王曰,住祇園精舍。即五王同詣祇園精舍拜佛。

佛告五王言:五王!世人鈍闇而無正智故,深著世樂,不知罪福者多。人世之苦有八種:曰生,老,病,死,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憂悲惱苦是也。

生苦者:人死精神不知趣向,在中陰三七目,父母交合時來胎,初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酪稠,三七日如酪凝,四七日如肉臠,五七日漸成胞,如風入腹中,吹其體,則六情初開。母若食一杯熱物,如入鑊湯;若飲一杯冷水,如寒冰切體,迫母之身體痛甚。月滿,子頭向母之產門,如兩石挾山,母危父怖。生而墮下,身體細蝡,身觸草時,如履刀劍,忽失聲大呼。

次老苦者:受父母養育,年長大強健,然漸次老而白頭,齒落,目不辨,目不聽,盛去而衰,皮緩面皺,百節痛疼,行步極苦,座起呻吟,憂悲心惱,識神轉滅。

病苦者: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者,若一大不調,則百一病生,四大有四百四病。若地大不調,身體沉重;水大不調,身體膨腫;火大不調,身體蒸熱,風大不調,身體屈強。感覺百節苦病:故手足不任意,氣力虛竭,座起要人扶助,口燥筋斷,鼻折,目不見,耳不聞,流出不淨,身座其上,心苦惱,言悲哀,六親在側,晝夜看病而不休息,甘膳美昧,入口皆苦。

死苦者:人臨死時,四百四病一時起,四大分散,魂魄不安,如刀風吹來,痛苦無所不感,白汗流出,兩手摑空。風大去,氣息絕;火大去,身冷矣。

恩愛別苦者:家內及家外,兄弟、婦子,共相慕戀,一朝破亡,各自分離,父東子西,母南女北,為他人奴婢,相見不可期也。

所求不得苦者:財散再求,貴為大官,欲富勤苦而求之,縱令得之,民貪取,而多求不得也。

怨憎會苦者:居愛欲中,小事亦互爭,相殺害,遂為大怨,雖各相避,而無處隱藏,各各磨刀,錫箭,張弓,持杖,會逢於途,兩刀互向。

憂悲苦惱者:人之在世,命長者百歲,命短者胞胎中受傷墮落。其命長百歲之人,五十年送夜,五年醉酒,或疾病不知人事,十五年少年不知事,又年過八十,則老鈍無智慧,耳聾,目冥,無法則,減二十年,故所餘惟十年耳。其中多者,憂悲而已!天下亂則憂,天下旱則憂,大雨亦愁,大霜亦愁,穀物不熟者愁,內外疾病多者愁,又恐失財物者亦愁,家人入牢獄,不知出期亦愁,兄弟妻子遠行亦愁。如是,人間一生,愁悲老也。《五王經》

◎死王吞眾生,衰老飲少年,病至強健減,世間無知者。《正法念處經》

◎舍衛城有長者,財寶無數,然以家無子,恐死後其財被官所沒,歸依三寶,精進願得子。夫人懷孕,果生男子,長而早為娶妻。新夫婦相伴行林中,時林中有無憂樹花,鮮白而瓣毛緋色。妻請夫得此華,夫便上樹取此華;樹枝弱,即時折摧,夫墮落而死。父母聞之。奔赴,抱頭摩挲,然息永絕而不蘇矣。父母悲淚,五臟為傷,人見之,莫不哀痛。時佛與阿難入城,見此人墮死,告長者曰:人有生死,物有成敗,時至命盡,不能避焉。故憂念去,勿復慼!此子自天上來卿家,壽盡由卿家去天上,此非天之子,亦非卿之子,依子之因緣而生死,猶如旅客也。死者不可離,去者不可追。《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園,為諸弟子說法,時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聰明,父甚憐愛,卒得重病,即喪亡矣。猶如田中既熟之麥,為野火所燒。梵志得此憂惱,愁憒失意,恍惚若狂人,自不能解。聞人傳說,有佛大聖,為天人師,禮拜長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以愛忘憂,卒得重病,捨我喪亡,我悼愍此女,情自不勝,唯願世尊,神垂開化,釋我憂結!

◎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久得,何謂四:一有常必無常,二富貴必貧賤,三合會必別離,四強健必當死。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梵志聞偈,心即開化,願作比丘,自剃鬚髮,即為比丘。重惟非常,得羅漢道。《法句譬喻經》

◎昔時有一老母,唯一子,得病命終,屍停塚間,哀戚莫極!吾以一子備老,今也離吾而死;常併命一處,不貪不飲,四五日矣。佛愍之,乃謂塚間,告老母,以何在塚間也?老母答曰,吾一子,捨我而死,愛之情重,欲共死一處。佛言,欲令子更活乎?母大喜曰,實然,世尊!佛言,宜矣。汝到不死之家,索好香火來,我令子更生!於是,老母往索香,見人先問曰,汝家前有死者乎?人答曰,祖先以來,皆死過去。斯經數十家,不能得香,更還佛所曰,遍行求香,無有不死之家,以是空歸。佛言,天地開闢以來,生者莫不死,又何迷哉!欲順子而死?老母便解悟無常之理而入道矣。《雜譬喻經》

◎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稱,以自給濟。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等適,屏營愁苦,累念積虛,心為走使,無時或安,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重思累息,憂念愁怖,橫為非常之水、火、盜賊、怨家、債主,所焚漂劫奪消散矣。憂毒忪忪,無有解時,憤結心中,不離憂惱,心堅意固,適無縱捨。或座摧碎,身亡命終,捐之而去,無何隨者。尊貴豪富,亦有斯患,憂懼萬端,勤苦如此,結眾寒熱,與痛共居。貧窮下劣,困乏常無,無田者,亦憂欲有田,無宅者,亦憂欲有宅,無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者,亦皆憂欲有之。適有一,復少一,有是少是,思齊等有,適欲具有,便復糜散,如是憂苦,當復求索,時不能得,思想無益,身心俱勞,座起不安,憂念相隨,勤苦如此,給眾寒熱,與痛共居,或時座之,終身夭命,不肯為善,行道進德,壽終身死,當獨遠去,其所趣向,善惡之道,無能知者。《無量壽經》

◎水流常不滿,火盛久不燃,日出須臾沒,月滿又復缺,尊榮豪賣者,無常復過是。《罪業報應經》

◎假令壽命滿一百歲,七寶具足,受諸快樂,閻魔使至,無常難免。《心地觀經》

◎昔時有四大梵志,聚一處共言:死之來也,豪族亦難避;然我等自今隱藏避死耶!即一人梵志欲免死,高登空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入大海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入須彌山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但猥鬧大市。然四人梵志,皆命終而死。一切無常也,一切苦也,一切空也,一切無我也。於是,思惟免斯生老病死之愁憂與苦惱,達到涅槃彼岸。《出曜經》

◎佛在舍衛國時,城中有婆羅門,年向八十,財富無數,為人難化。不知道德,不計無常,更作好舍,前廈後堂,涼臺溫室,東西兩廂廡,有數十棟,但後堂前之距陽未竣。時婆羅門,常自經營,指揮眾事。佛以道眼見此公命不終日,當就後世,自不能知,方忪忪勞作,精神無福,其可憐愍。佛將阿難到其門,慰問老公言:不勞倦也,今作此舍何為也?老公言,前廈待客,後堂自居,東西廂當安兒息,財物,僕使。夏上涼臺,冬入溫室。佛語老公:我久聞汝名,想相談講,佛有要偈,存亡有益,欲以相贈,願少廢事,共坐論說也,否也。老公答言:今大遽,不可坐談,後日更來善敘矣,所云要偈,斯時聞之。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有子有財,愚唯汲汲,我已非我,有何子財。
暑當此止,寒當此止,愚多豫慮,莫知來變。
愚蒙愚蔽,自謂我智,愚而稱智,是謂極愚。

婆羅門言,善說此偈,今實遑遽,後來更論之!於是世尊傷之而去。老公後自授屋椽,椽墜打頭破,即時命過。家室啼哭,驚動四鄰。佛去未遠,便有此變;裡頭諸梵志數十人,逢佛,問從何來?佛言,至老公舍說法,然不信佛語,不知無常,今已,忽然已就後世矣。俱為諸梵志,更說前偈之義,聞之欣然,皆得道跡。於是世尊為說偈曰:

愚暗近智,如瓢斟昧,雖久押習,猶不知法。
開達近智,如舌嘗昧,雖須臾習,即解道要。
愚人造行,為身招禍,快心作惡,自致重殃。
行為不善,退見悔□,致涕流面,報皆宿習。
時諸梵志聞此偈,益懷篤信,作禮歡喜奉行。《法句喻經》

◎人命無停,過於山下水;今日雖存,明日亦難保。云何縱心住惡法也。壯色不停,猶如奔馬,如何恃怙而生憍慢。猶如惡鬼,伺求人過;四大惡鬼,常伺求我過,云何當可起惡意也。譬如朽屋將崩,我命亦然。《涅槃經》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出曜經》

◎人命,譬如牽牛屠市,牛遷一步,則一步近死地;人得一日,猶如牛之一步,命流去矣。《六度集經》

◎如何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遊者不還。《出曜經》

◎昔有屠兒,養千頭牛,好使肥大,日殺一牛賣肉,已殺五百牛,餘有五百頭,方共跳騰喧戲,共相觝觸,世尊時入國,見牛如此,愍念顧後,語諸弟子:此牛愚癡,伴侶欲盡,方共戲喧。人亦如是,一日過去,人命轉減,度世之道,不可不思惟勤求焉。《阿育王譬喻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曰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四十二章經》

◎一切眾生,貪著世樂,不慮無常。譬如:人在曠野,被狂象逐,怖而走,見一空井傍有樹根,依之潛井中,然其中有一大毒龍,張口向上,四邊亦有四毒蛇,怖不可言,此人雖一心捉樹根,更有黑白兩鼠,嚙其樹根,時井上有一大樹,日滴一滴密,入人口中,其間,此人但憶蜜,復不憶種種眾苦,便不欲出此井中矣。狂象,世之無常也;井,眾生之宅也;毒龍,地獄也;四毒蛇,四大也;樹根,人命也;兩鼠,晝夜也;人命日日損減,而不暫住,行者當觀無常,而離眾苦也。《警喻經》

◎昔有三道人,共相問曰,汝因何得道?一人曰:我於王國中,見葡萄大甚好,哺時人來採取之後,悉敗狼籍在地,我見之,覺無常,緣是得道。次一人曰:我於水邊,見婦人搖手澡器,臂環相叩,因緣合乃成聲,我緣是得道。又一人曰:我坐蓮華水邊,見華盛好,哺時有數十乘車來,浴人馬中,華悉散去,諸法無常乃爾,我覺是而得道也。《雜警喻經》

◎昔有國王,棄國作沙門,於山中精思,草茅為屋,蓬高為席,而自得志,大笑曰,快哉!邊有道人問曰,今山中獨座學道,將有何樂?沙門言:我為王時,多所憂念:或恐鄰王奪我國,或恐人劫取我財物,或恐為人所貪利,又恐常時臣下利我財寶,返逆時則無。今已,我作沙門,無人貪利我者,快不可言,是故言快。《雜譬喻經》

◎阿育王有弟,名善容,或時入山遊獵,見諸梵志,裸形苦行無所得,思惟:此等梵志,服風食氣,氣力羸弱,猶有淫欲,過患不除。釋子沙門,飲食甘美,在好床座,衣服隨時,香華自重,豈得無欲哉?!

時阿育王聞弟有此議論,即懷憂戚:吾唯有一弟,勿生邪見,恐永迷沒,我宜除其惡念。即還宮內,敕諸妓女,各自嚴粧,至善容所,共娛樂。且預敕大臣,吾有所圖,若我敕卿殺善容,卿等便諫云,須待七日殺之!諸妓女往娛樂,未經時頃,王躬自往,怒弟曰,汝何為,與我妓女妻妾共恣樂也?即召諸大臣.告曰:卿等知否,吾未老衰,亦無外寇強敵來侵境者,吾曾聞古諸賢之諺云,夫人有福,四海歸伏;其德盡薄;肘腋叛離。如我自察,未有此變,然我弟善容,誘吾妓女妻妾,縱情既如是,汝等將去諸市殺之!諸臣諫曰,唯願大王,容臣微言,聽七目矣!王默然聽臣所諫,復寬恩敕諸臣:王子著吾服飾,入吾宮裏,作唱妓樂,使得娛樂!更敕一臣曰:汝著鏡,拔好利劍,往語王子云,期七口而命終也,當勞力開豁五欲而自娛矣;今自不適,死後悔恨,無何益也,斯過一日,復令臣往,告以餘有六日,如是次第而過,乃至餘一日,臣往告之:王子!六日既過,唯有明日,當就死矣,努力縱情而自娛焉!逐至七日,王自出問曰,我弟!七日中,意志自由,快樂否?弟報曰,不見不聞,有何快樂!王更問曰,著吾服飾,入吾宮殿,與眾妓女自娛,且食以甘美,何以欺面,而言不見不聞不快樂也。弟答曰,應死之人,雖未絕命,與死何異,當有何情,可著五欲。王曰,愚之所啟,汝今一身之憂慮尚多苦,聞一身斷滅,在欲亦不樂,況沙門三世苦惱憂念也;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億百千世,身身受苦,有無量患惱,念此辛酸故,出家為道,求無為度世之要,設不精勤,當復歷劫數之苦。
 
◎是時王子得心意開解,前白王:今聞正教,乃得醒悟,生老病死,實可厭患;愁憂苦惱,流轉不息。唯願大王,聽為道謹慎修行;王曰:宜知是時。弟即辭王宮,出為沙門,奉持禁戒,晝夜精勤,遂得阿羅漢果。《求離牢獄經》
 
◎佛告弟子:過去諸佛說半偈  偈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第二節 人身

◎佛告諸比丘,往著有五通比丘,名精進力,在山中樹下,閑寂求道,時有四禽獸,左右依附,鴿,鳥,毒蛇,鹿是也。一夜自相問曰,世間之苦,何者為重:鳥曰,飢渴最苦,飢渴之時,身羸目冥,意識不寧,身投羅網,鋒刃不顧,我等喪身,莫不由此。

鴿曰,淫欲最苦,色欲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

毒蛇曰,瞋恚最苦,瞋意一起,親疏不避,而能殺人,復亦自殺。

鹿曰,驚怖最苦,我在林中,心常怵惕,畏懼獵師及諸射狼,彷彿有聲,奔投坑壑,母子相捐,肝膽掉悸。
 
◎比丘聞之,答曰:汝等所論,是其末也,不究苦本。天下之苦,莫過有身。身為苦器,是故,我捨俗修道,滅意斷想,四大不貪,為斷苦源也。《法句經》

◎是身為苦本,餘苦為枝葉。《心地觀經》

◎是身災也,有百一病惱。《維摩經》

◎以故苦為苦,新苦為樂,如擔重易肩。《坐禪三昧經》

◎觀父母所生身,猶如:十方虛空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亦如湛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楞嚴經》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從妄見生,是身如影,由業緣現。《維摩經》

◎昔長者有子,迎新婦,甚相敬愛,夫語婦曰,卿入廚中取酒來,共飲之!婦往開甕,見自身影,在此甕中,謂更有女人,大恚,還語夫曰,汝藏婦於甕中,復迎我?夫自入廚視之,又見自身影,逆恚其婦曰:卿藏男子,二人更相忿毒,各自呼實。須臾有比丘來,聞鬥之所由,往視之,知其影,喟然歎曰:世人愚惑,以空為實;今為汝等,出甕中人,取一大石,打破甕,酒盡人逐無矣。於是解其影,各懷慚愧。是時比丘為說法要,令其得道。佛以作譬晌:見影而鬥者,三界之人,為不知五陰四大之苦空,而生死不絕也。《雜警喻經》

◎昔有故屋,人傳此室常有惡鬼,皆悉怖畏,不敢寢息。時有一人,自稱大膽曰,我敢入此室寄臥,即入宿焉。後有一人,自謂膽勇勝前人。斯時復聞傍人云,此室恆有惡鬼,即將排門進入內時,先入者謂是鬼,推門而遮,不許前進;後來者復謂有鬼,二人鬥爭,遂至天明。相睹方知非鬼也,一切世人,亦復如是,因緣暫會,實非有我者。然諸眾生,橫執計我,強生諍訟。《百喻經》

◎彌蘭王問那先曰,沙門能自愛其身否?那先言,沙門不自愛其身。王言,沙門若不自愛其身,何故,臥得安溫,貪得善美,自欲護視也?那先言,王曾有入戰鬥中否?王言,然,曾有入戰鬥中。那先言,入戰鬥中時,曾為刀刃牟箭所瘡否?王言,我頗為刀刃牟箭所瘡。那先言,其瘡奈何?王言,我以善藥綿絮裹之。那先曰,為愛瘡故裹也?王曰,我非愛瘡。那先曰,既非愛瘡,何故裹而護之也?王言,我欲使瘡早癒也。那先曰,沙門亦如是。非愛其身,衣食非用美用好,僅為支身體,奉行佛經戒耳。經云,人有九孔,諸孔皆臭處不淨。王言,善哉!善哉!《那先比丘經》

◎佛告弟子,一切凡夫,著衣食臥具,為身樂心。菩薩若須衣時,不為身,但為法,故不憍慢,而常卑下;不為飾,不為恥,為障諸寒暑惡風等耳。於食亦然,心無貪著,不為憍慢,不為身力等,皆與衣同。《涅槃經》

◎佛告文殊,以眾生無慈悲力,懷殺害心,故斷食肉;若不懷害心,有大慈悲心,為教化一切眾生故,則無有罪過。《文殊師利問經》

◎佛告比丘,大地悉變為大海,斯時有一盲龜,其壽無量,百年一出其頭,又海有一唯有一孔之浮木,被海浪飄流,隨風而東而西;今如盲龜舉頭之時,得遇此木之孔否?阿難白佛言,世尊!彼不能遇,所以者何,盲龜若至海東,淫木隨風,或西,或南北,或繞四維,故必不得遇。佛告阿難,此盲龜與浮木,互往雖違,或復有相得;然至於愚癡凡夫,漂流五趣,復得人身,難過彼龜,是故汝等,今當精勤,方便起增上欲學教。《雜阿含經》

第三節 人心

◎心與心之所有者,本性空寂也,不可見,不可聞。心如幻,但眾生偏計度,故起想而受苦樂。心之用,如流水,念念生滅,而不暫住。心如大風,一剎那間,變方所。如燈焰,眾緣合時則發。如電光,須臾不住。如猿猴,遊五欲之樹。如畫師,畫種種色。如僮僕,諸煩惱之策役。如盜賊,竊諸功德。如群豬,樂諸雜穢。如蜜蜂,集有昧處。然本性非來非去,即不異無為,本性無大相,無小相,無苦,無樂,無上中之差別,常住不變,最勝也。《心地觀經》

◎心隨境界而流,如鐵之於磁石。《楞嚴經》

◎菩薩信諸法依因緣和合而生,信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作者,無受者。信無我,無我所。於世間不恐不驚,勤精進,只求心;心者何也?貪欲、瞋恚、愚癡乎,或現在、未來、過去乎;未來者未曾來,過去者已過去,現在又不住。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色,無形,故不可見,不可聞,只依顛倒妄想之因緣,生諸差別。

善男子!此妄心如幻,憶想分別,起種種業。此妄心如流水,生滅不暫滯。如燈火,有眾緣始現。如電,剎那不停,如虛空只在有客塵煩惱為障。如彌猴,一一境界遷移。如畫師,作話因緣而不定。如怨家,作一切苦惱。如狂象,壞一切善根。此妄心,如魚貪餌吞鉤,於苦中生樂想,如夢,於無我中生我想;如青蠅,於不淨中起淨想。《寶雨經》

◎如夢中,實無善事而有善,無瞋事而有瞋,無怖事而有恐。三界眾生亦如是;無明之眠故,不可瞋而瞋,不可悲而悲,故須知心外無別境,但事迷情,妄見染境。心外無地獄相,惡業成就時,則見受苦也。《智度論》

◎佛告大眾,非苦中生苦想,苦中生樂想,顛倒也;樂者如來也,不知此者,第一倒也。無常中生常想,常中生無常想;常者如來也,不知此者,第二倒也。我中生無我想,無我中生我想者,顛倒也;我者佛性也,是第三倒也。不淨中生淨想,淨中生不淨想,淨者佛性也,是第四倒也。《涅槃經》

◎方有迷人,以東為西,以西為東,以南為北,以北為南,世之迷人,亦同此。世有三人:一者狂,二者癡,三者風病,此等人,手執利劍;欲斫東斫西,欲斫南而斫北。謗法人亦如此:以正法為邪法,以邪法為正法;以常住法為無常法,以無常法為常住法;以樂法為苦法,以苦法為樂法;以不淨法想淨法,以淨法想不淨法。如此者,失性也。我以方便,於闇黑處,放大光明,為欲出者,開其門戶。為愚癡者,開智慧明。為失正路者,示正法。為欲度者,與橋船。使一切眾生,慈心相向,如父母、兄弟、姊妹。《十住經》

◎文殊菩薩問佛言:世尊!心地如何?為諸眾生演說,未離苦者令離,未發菩提心者令發,未證菩提者令證。佛告文殊:文殊!汝真母也,為導初發菩提心者問義,我為諸眾生說。善男子等!心地者,為十方如來最勝法處也,一切凡夫頓悟法也,受法樂之寶宮也,餽益有情之寶藏也,生諸佛功德之本源也。銷一切眾生之惡業,度生死險難,息苦海波浪,竭老病死海,照生死長夜之大智炬也。諸佛之無上法也。最勝幢也。猶如大聖國王,隨其治國,獲大安樂,違者誅之。

三界以心為王。能觀心者,得究竟涅槃。不能觀者,沉淪。心猶如大地,生諸五穀,生菩薩及佛位,故三界唯心也,故心名地。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法修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也。《心地觀經》
 
◎我觀一切眾生,眾生皆於貪欲、瞋恚、愚癡等之煩惱中,具是佛智、佛眼、佛身,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在煩惱中,有常不污如來藏,德相備足,與我無異。譬如真金,墮不淨中,隱沒不現,歷年真金之質不壞,而無知者,唯有天眼者,能知有真金。眾生原有佛性,非由他得。譬如有人,自己衣裏,有如意珠,而不覺知。又如倉藏竇,不自知之,馳走求食也。《首楞嚴經》
 
◎一切眾生,定當得大信心。是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涅槃經》
 
◎一切眾生,心性本淨,煩惱諸結,不能染著。猶如虛空,不可沾污。《大集經》
 
◎心性之淨,如水中月。《寶積經》
 
◎心則離濁亂,我說心為佛。《入楞伽經》
 
◎我淨施度亦淨,施度淨故願亦淨,願淨故菩提亦淨,菩提淨故一切法淨。《大集經》
 
◎菩薩不覺餘事,但覺自心,何以故,覺自心者,覺一切眾生心也。若自心清淨,一切眾生心清淨也。自心體性,即是一切眾生心體性也。自心離垢,一切眾生心離垢也。自心離貪,一切眾生心離貪也。自心離瞋,一切眾生心離瞋也。自心離癡,一切眾生心離癡也。如是名一切智覺者。《大莊嚴法門經》
 
寶積!菩薩饒益眾生故,說法淨;說法淨故,智慧淨;智慧淨故,其心淨;其心淨故,一切功德淨,一切功德淨故,住土亦淨也。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亦淨。時舍利弗疑曰:世尊!若菩薩心淨,佛土亦淨,佛在菩薩位時,意不淨也?如何此土如斯不淨?
 
◎佛告之曰:舍利弗!日月非不淨,而盲者不見。是時為日月之過也,為盲者之過也?舍利弗答言,非目月不與之見,盲者不能見之罪也。然,舍利弗!今土雖淨,汝者不能見之。何也,智慧眼未開也。《維摩經》

第四節 罪惡

◎心是惡源,形是罪藪。《八大人覺經》

◎心者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念念迅速如彼電光。躁擾不住,猶如猿猴。乃是一切諸惡根本也。《涅槃經》

◎一切罪,由說非真理之口,及非拒未來世之心生。《巴利文法句經》

◎智者,應如是觀:一切煩惱,是我大悲;何以故?是因煩惱,能破自他也。《優婆塞戒經》

◎眼耳鼻舌身及心,六者為賊媒,劫自家寶。《楞嚴經》

◎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所害。《觀無量壽經》

◎菩薩深觀煩惱猶如大海;深而難得底,故名為海;不可得邊,放名為大。《涅槃經》

◎煩惱大河,乃能漂沒三界人天。唯有菩薩,因六波羅蜜,乃能得度。《同上》

◎毒中之毒,不過三毒。《 同上》

◎水能現影,若入釜加以猛火,釜水踴躍,又更以布覆其上,眾生照臨,亦無睹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湧沸在內,貪欲,瞋恚,睡眠,掉舉,疑等之五蓋覆於外,終不見道。《四十二章經》

◎女色,世間之枷鎖也,凡夫戀著,不能自拔。《日明菩薩經》

◎佛言,人隨情欲,求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間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人聞香不至而香燼矣。危身之火,在其後也。《四十二章經》

◎眾生所有苦,皆以欲為本。《增一阿含經》

◎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法華經》

◎譬如磨鏡,去垢令明,即自完形;斷欲守空,即見道真,而知宿命。《四十二章經》

◎瞋恚,失諸善法之本,墜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也。《智度論》

◎身譬如地,善意如禾,惡意如草。草穢不去,禾實不成。人不去惡意,亦不得道。人有瞋恚,是為地生蔟藜。善意如電,來則明,去復冥。邪念如雲,覆日時不見。已起惡意,不見道矣。《三慧經》

◎瞋心巨於猛火,常當防護,不得令入。劫功德賊,莫過瞋恚。《遺教經》

◎為法之大過失者,瞋恚也。諸菩薩向餘菩薩,若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所謂:不見菩提之障,不聞正法之障,生不淨世界之障,生諸惡趣之障,多諸疾病之障,多被謗毀之障,懷失正念之障,智慧闕少之障,惡知識之障,樂習小乘之障,不得信大威德人之障,不樂與正見人同住之障,不得淨治諸業之障等。《華嚴經》

◎一念瞋恚火,能焚燒無量劫善根。《大日經》

◎寧起百千貪心,勿起一瞋恚;以違害大慈,莫過於此故也。《決定毗尼經》

◎凡夫人,被五欲所縛,身心被波旬魔自在將去;如彼獵師,擒彌猴擔負歸家也。《涅槃經》

◎貪五欲,自放逸之眾生,為示現不淨境界。何以故,彼眾生由愚癡迷惑,被諸女色,昏醉其心。猶如素衣之易受染色,為欲所溺也。如糞中蟲,樂著於糞;如犯罪人,受種種繫縛,如瞽者盲,俱墮深坑。損害善根,喪諸法寶;遠離戒香,夭傷慧命。如此眾生,愚癡故欲所盲,為欲所便,為欲所迷,為欲作僮僕也。《華嚴經》

◎昔有一蛇,頭尾互諍其勝,頭曰,我有耳能聞,有眼能視,有口能食,行時必我在前。是故我勝,汝總無此事,汝何勝我也。尾曰,以我使汝行,汝乃得行;我若不使汝行,云何。則身繞樹三匝,經三日猶不放,頭欲去求食而不得,饑將欲死,告尾曰,汝勝我也,故放身矣!尾則放之。頭復曰,汝既勝我,可前進矣!尾喜而先行,須臾墮火坑而死。

◎佛言,此譬眾生無智,人我爭執,互生瞋恚,共入三塗也。《雜譬喻經》

◎若欲於眾生起瞋,先當怨自己及煩惱。《大集經》

◎譬如獅子,打射時,而彼獅子,尋逐人來,譬如癡犬,有人打擲,便逐瓦石,不知尋本。獅子,喻智慧人也,解求其本,而滅煩惱。癡犬,譬外道五熱灸身,不知心本也。但諸凡愚,多迷真道,不知觀察身心無我,但學苦行以為道者,同於妄行,外道邪法,謬執乖真,唯成惡法耳。《大莊嚴經論》

◎不寖者夜長,疲倦者道長,愚者生死長也。《法句經》

◎彼愚癡人,虛度長夜,猶如木石彫刻所成,形雖似人,而無所識。《寶積經》

◎佛言:天下愚人,但現其惡,不知自惡,但見自善,不知人善。自稱智者,皆非有智;自居明者,真迷甚矣。《法律三昧經》

◎愚者終身間,事明智之人,亦不知真法;猶如食已,終日酌物,終於不知鹹酥。智者須臾間,事賢聖之人,直了真法;猶如口舌一端,觸物立知口辛。《出曜經》

◎夫愚癡者,但見人之亢高,不知自己亢高;其見自過者,可與說善事,其見自善者,不可與語議。《同上》

◎若有少聞,便自誇大,以憍人者,是猶盲人執燭,照彼而不自明也。《法句經》

◎智者,尋一句演出百種義;愚者誦千句,不解一句義。知自己愚之愚人,當得善事;自稱有智之愚人,愚人中之真愚也。《出曜經》

第五節 業報

◎若人不解業報之緣,無量世之間,流轉生死。假令雖生於得八種壽處,福盡墮三惡道。故佛告善男子,一切規畫,無過於意,意畫煩惱,畫業,業即畫身。《優婆塞戒經》

◎一切眾生,等依四大而成,以是無我,無我所也。然或間有受苦,有受樂,有好,有惡,有現報,有後難者何耶?方答如下:隨其所行之業,而生差別之果報,非有作者。如田之種子,種種出生。如幻師,現種種色相。如鳥類之殼,生出種種聲。《華嚴經》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難追。《涅槃經》

◎於剎那之苦果,猶厭難堪,於永劫之苦因,欣自恣作。《法句經》

◎譬如大海中之沙,不能計知;如人所作之善惡禍福,前後所作,復不可計。要在命盡,作惡逢惡處,作善逢善處,殃福皆有預處。《孛經》

◎彌蘭王問那先,世間之人,頭面目身體四支皆完俱,然有長命者,有短命者,有多病少病者,有貧者,有富者,有長者,有卑者,有端正者,有醜惡者,有為人所信者,有為人所疑者,有明者,有闇者。何以故,有斯不同也?那先言:譬如諸樹木之生果,有酢者,有苦者,有辛者,有酣者。那先問王,此等樹木,何故不同也?王言,其不同者,本栽各異也。那先言,人之所作,各異不同,故有長命,有短命,有多病少病者,有貧者,有富者,有長者,有卑者,有端正者,有醜惡者,有為人所信者,有為人所疑者,有明者,有闇者。佛說經云,豪富貧賤好醜,宿命之所作,善惡隨自形而得之。《那先比丘經》

◎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貞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世人不聞,不知正法。此生壽少,何可為惡,莫輕少惡,以為禍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之充滿,由少積成也。莫輕少害,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之充滿者,由纖纖積成也。《法句經》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窕,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無量壽經》

◎閻魔羅,不是眾生;罪人見之,是眾生,謂手持焰焰鐵鉗。然,罪人之惡業既盡,復不見閻魔羅獄卒,是彼等非眾生之數故也。猶如油炷時火滅;眾生業盡時,閻魔羅獄卒,遂不可見。《正法念處經》

◎善男子!知由善因生善果,如由惡因生惡果;惡因遠離矣。《涅槃經》

◎人在世間愛欲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趣至苦樂地,身自當之,無代受者。《無量壽經》

◎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有善自獲福,有惡自受殃。《泥洹經》

◎善人行善,由樂入樂,由明入明;惡人行惡,由苦入苦,由冥入冥。《無量壽經》

◎人所作之善惡,知之者有四:一天知之,二地知之,三傍人知之,四吾意知之。《罵意經》

◎若有善業,自然力故,受好業報,雖國王黨援力,不如業力。《大莊嚴經論》

◎摩訶男白佛言:我或值奔車,逸馬,狂象,鬥人,有失念佛心,是時我若死,是生何處?佛告之曰:汝勿怖畏,汝是時不生惡趣,必至善處。譬如,樹常向東曲者,若有所斫,必倒於東;善人亦如是,若身死時,以善意識,長夜信戒,聞施慧薰故,必得利益,生天上。《邪智論》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經》

◎佛告諸弟子,世有四人:一者初苦後樂人,二者初樂後苦人,三者初苦後苦人,四者初樂後樂人。其第一者,生於卑賤殺人種之家,受教修善法,懺悔而改往時所作罪業之人也。第二者,生於豪族剎帝利種家,不受教,不修善行而生惡趣之人也。第三者,生於貧賤家,不修善行而生惡趣之人也。第四者,生富貴家而修善行生天上之人也。《增一阿含經》

第六節 輪迴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告諸比丘言:今當說生死因緣法,善思念之,修習其法!比丘等白佛言,唯,世尊,謹欲受教!佛言,所謂因緣法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不可計。如是成就五陰身。

何者名為無明: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是名無明。
何者名為行:身口意,三種行為,是名行。
何者名為識: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名為識。
何者名為名色:於思想分別名為名,如四大所附名者為色,名與色各異,故曰名色。
何者名為六處: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識之入處,故名六處。
何者名為觸:識依根而觸知境,此三和合,名觸。
何者名為受:對境感苦痛與悅樂,為之受。
何者名為愛:起欲愛,有愛,無愛之三,而愛著其身,名愛。
何者名為取:深愛著,堅取而不放,名取。
何者名為有:受欲界之生,色界之生,無色界之生,名有。
何者名為生:感業報,生五陰身,名生。
何者名為老:眾生身,齒落,髮白,氣力劣,壽命日衰,是名老。
何者名為死:一切眾生,變易無常,五親相分,五陰身命斷滅,是名死。

比丘當知,是名生死因緣法。《增一阿含經》

◎十二因緣者,煩惱與業與苦三法迭共因緣而言也。初「無明」與第八「愛」、第九「取」,是煩惱也。  第二「行」第十「有」,是業也。餘之「識」「名色」「六處」「觸」「受」及「生」「老」「死」七者,是苦也。由煩惱生業,因業生苦,困苦生煩惱。此煩惱與業與苦,三種互相生而不住,如輪之轉也。《十二因緣論》

◎行十不善業道因緣故,墮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行十善業道因緣故,則生天界及人界。《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楞伽王問佛曰:世尊!眾生死,未生之間,識在何處?佛言:王!種子之生芽,種子先滅而後生芽也,芽生而後種子滅也,種子滅時芽生也?楞伽王曰:種子滅時芽生矣。佛言,生滅同時,無有前後,即前識滅時,後識生焉。《楞伽經》

◎親交婆羅門,聞無我說,疑曰:若無我,誰至後世?喬尸迦答曰:隨過去煩惱諸業,得現在身;於現在,造諸業,得未來身。譬如種子,眾緣和合則芽生。此種子生芽要緣,芽增長種子要滅;種子滅故無常,芽生故不斷。佛說受身亦如是。又雖無我,業報不失。《大全嚴經》

婆羅門又言:我聞無我之法,洗我心垢,然尚有小疑,若無我,先所作事,如何憶意而不忘也?答曰:以有念覺,與心相應,憶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也。又問:若無我者,過去已滅,現在心生,生滅既異,云何持憶而不忘也?答曰:一切受生,識為種子。入母胎田,愛水潤漬,身樹得生。如桃子隨類而生。此身作業,能感後身;然非此前身生後身,依業之因緣,則受後身也。生滅雖異,相續不斷。

◎憍尸迦於茲說曰: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緣生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故,憂悲苦惱亦滅,以隨緣眾,無有主宰。《大莊嚴經》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曰:尊者那先!現在之名色與未來名色同乎?那先曰:不然!現在名色,作善惡業,為此業,生他名色也。王曰:然則新生之名色,非與惡業別離也?那先曰:若名色不生則止,然大王!名色必生故,惡業無離。譬如有人:持燈火至屋上,其火點篙,燒家逐至燒村。時村人捕此人責曰,汝何故燒我村也?其人答曰:我不燒村,我點火於篙。燈之火與燒村之火,言有別也。大王為確然之答也?王曰:不然。燒村之火,始從燈火出也。那先曰:然。今實如斯。先在之名色與次生之名色異物;然次生之名色,以現在業之結果,與其惡業不離也。《那先比丘經》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如彼病眼見空中華與第二月。空中實無有華。病者妄執也。故輪轉生死,謂之無明。《四覺經》

◎摩訶陀國王問佛言:世尊!一切眾生,因何造業?佛告王言:王!一切眾生,依我見而顛倒分別。顛倒分別惑也,惑固造業,造業故不能解脫也。國王又問言:世尊!我見從何而起也?佛答曰:王!我見以無明為根本。王更問:世尊!無明以何為根本也?佛告之曰:王!無明者,違理之作意為根本。王更問:世尊!違理之作意,以何為根本?佛曰:王!違理之作意,不平等心為根本也。王更問:世尊!不平等心者何也?佛曰:王!從無始以來,實不「如」知者,謂不平等心也。王更問:世尊!無始以來,實不如知者何?佛答;王!從無始以來,實不如知者,無者計有者也。若於一切法離塵離見語者,真實語也。《法集經》

◎世間受生者,皆由著我;若離著我,則無世間受身之處。《地持經》

◎念是身我也,故起身業;念此語我也,故起口業;念此意我也,故起意業。便起慳貪、犯戒、起忿恚、起懈怠、起散亂、起惡心、破六波羅蜜多。如是之人,不名菩薩也。《般若經》

第七節 解脫

(一)行解脫

◎善根有三種:一福分善根,二解脫分善根,三達分善根是也。福分者,能作人天之因業,生人則為豪貴族或王族;生天則帝釋梵王等。解脫分者,能作解脫因,決定不退,必至涅槃。達分者,作自煖法至世第一法階次之因也。《婆娑論》

◎人有施有搏食,能得種解脫分善根者;有五年一度作大施會,亦不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或有一日持齋戒,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有終身持齋戒,亦不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或有誦一偈,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有善通三藏文義,亦不能種解脫分善根者。其故如何,若以此事,勇猛迴向解脫涅槃,永離生死,若不如是迴同,終身持戒修學,亦不能解脫也。《婆娑論》

◎戒定慧,曰解脫之道,戒者威儀之義也,定者不亂之義也,慧者知覺之義也,解脫者,離束縛之義也。又戒除惡業垢,定除纏縛垢,慧除見使垢。又三種善別之:戒為初善,定為中善,慧為後善。何故戒為初善:於精進則持戒人不退,以不退故喜,以喜故樂,以樂故心定,謂之初善也。定為中善者,以定,一切如實知見故也。慧為後善者,既如實知見故不迷,以不迷故離欲,以離欲故解脫也。《解脫道論》

◎戒是一切善法之悌磴,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也。《涅槃經》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戒本。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缺!若人能持淨戒,則得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之所在。《遺教經》

◎五戒者:一不殺生,二不與不取,三不淫他女,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人若常持五戒,得人天果。《中阿含經》

◎八戒者:一不殺生,二不與不取,三不淫他女,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食不過時,七不座高廣床,八不作妓樂及身不塗香華。是名比丘賢聖八關齋法。《增一阿含經》

◎十善法者:身不為殺盜邪淫,口不為妄語兩如惡口綺語,意不起貪欲瞋意邪見也。《海龍王經》

◎十重禁戒者:一勿殺生為快,二勿劫盜人物,三勿與婦女為淫行,四勿故妄語,五勿買賣酒,六勿自讚毀他,七勿為求法吝惜不說,反如毀之,八勿談他過失,九勿受諫卻瞋之,如不自悔,十勿誹謗三寶。比丘!犯此十戒者,受極重罪。《梵網經》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則心有定。心有定故,能知萬象生滅之法。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農家,善築提塘。汝等亦惜智慧水,修諸禪定,勿令漏失焉!《遺教經》

◎入定修行雖有多種,其入門有二,一者不淨觀,二者持息念也。修不淨觀,正為除貪,對治貪者,有二種觀法:一觀自尸,二觀他尸。利根者,於自尸由足至頂,周遍觀察,令心厭忌。若鈍根者,煩惱猛烈,難摧伏故,依外緣之力,方得制治也。觀他身者,先起慈心,往其屍處,以其相見自相,彼相既然,我相亦將然。

◎次依其尸,作八種觀想,以伏治四貪:治迷於人之容色者,觀青瘀之相與黑赤之相;為治迷於人之相貌,觀被禽獸食且五體分離相;為治迷於飢滑者,觀破壞相與骸骨相;為治迷於衣食美者,觀膨脹相與膿爛相;最後由全身骨鎖,修不淨。《中略》

◎持息念者,念出入息,正為對治思散。精修此念有六種:數息,隨息,止息,觀息,轉息及淨息也,數息者,數出入息,防心聚散於他。凡數息,先從入息始,人初生時入息為先,死時出息最後也。出息不入曰死。以如是覺察生死位,無常想,漸漸能得修習。隨息者,隨出入息,念其長短也。止息者,隨入息,念其所止者。止息時,心得於鼻端,或眉間,或足指,隨意安止。觀息者,觀息在身,如珠中之縷。轉息者,謂大種造色(地水火風)與心,與心所兼觀。淨息者,自世第一法昇進八見道,盡智等,名淨息也。修此二觀,心得定也。《俱舍論》

◎佛言:比丘!覺者,知如實苦,知如實苦集,知如實苦滅,知如實苦滅道也。

◎知如實苦者:謂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也。知如實苦集者,謂知現在之愛著心,受未來身與欲,為其身與欲更求種種苦果也。知如實苦滅者,謂知愛與欲種種苦果,令斷無餘,生死之本,斷滅止沒也。知如實苦滅道者,謂知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八正道也。比丘!當如實知苦,當當斷苦集,當知苦滅作證,當修苦滅道之八正道也。《中阿含經》

◎八正道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也。正見者,謂如信作布施,禮沙門道人,供養佛及孝順父母之一切善法,後世得福。正思惟者,謂念道不瞋,守忍辱不相侵。正語者,謂不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之口四過。正業者,謂不盜,不殺,不淫。正命者,於飲食,床臥等不食,離非法。正精進者,謂行精進。正念者,謂意念妄。正定者,謂守意護意而令不犯也。《八正道經》

◎佛告大惠,大惠!若欲了知能取所取之境,由自心現者,離憒鬧,昏滯,睡眠;通達自心分別相。《楞伽經》

◎以智慧觀察生死之所:由生有老死,生是老死之緣;生由有起,有是生緣;有由取起,取是有緣;取由愛起,愛是取緣;愛由受起,受是愛緣;受由觸起,觸是受緣;觸由六處起,六處是觸緣;六處由名色起,名色是六處緣;名色由識起,識是名色緣;識由行起,行是識緣;行由癡起,癡是行緣也。

是以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慮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也。

又以智慧觀察,無生則無老死,無有則無生,無取則無有,無愛則無取,無受則無愛,無觸則無受,無六處則無觸,無名色則無六處,無識則無名色,無行則無識,無癡則無行也。

◎是以,癡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也。菩薩如斯思惟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菩薩觀逆順十二因緣,如知實,如實見已,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長阿含經》

◎若人唯修止,則心洗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不得久停,須臾變壞,以一切心行,念念生滅,故苦也。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忽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雲,欻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無一可樂。如是當念,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因無明薰習,故令心生滅。已一切身心受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有可愍心。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大乘起信論》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陋劣心過,遠離凡夫不治善根,以是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大乘起信論》

◎汝等比丘!有智慧者,則無貪著,故常自省,勿念失之。是則於我法中,得解脫之道也。若失智慧,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即是渡病老死海之堅牢船也,亦是照顧無明暗之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三慧而自利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之人也。《遺教經》

◎聞思修慧者,何也?聞慧者:聞得之法,心常愛樂,不厭倦也。思慧者: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思念觀察,無常也,苦也,空也,無我也,知念念生滅,不久敗滅;厭離之,趣佛智慧也。修慧者:謂貪離欲不善法,漸次趣入證道也。《發菩提心論》

◎有四種法,為大涅槃近因: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專心聽法,三者繫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以聞故,非得大涅槃;以修習故,得大涅槃也。譬如病人,雖聞醫教及藥之名字,病不能癒,以服藥故,病能得差。《涅槃經》

◎佛告大慧,大慧!菩薩當善觀二無我相:所謂,人無我相,法無我相也。大慧!人無我相者,謂蘊處界,離我我所。無知愛業生起之眼等識,取色等之相而計著。身與器皆是藏心顯現者,剎那相續,變壞不停,如河流,如種子,如燈燄,如浮雲;躁動不安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不知厭足如猛火;習氣為因,於諸有趣中,流轉不息,如汲水輪;種種色身之威儀進止,譬如死屍,依咒力而行;亦如木人,因機而動。若能知其相,是名無我智。大慧!法無我智者,謂如實知分別蘊處界,是妄計性也。大慧!菩薩知蘊處界等,無我我所,唯因業愛繩之積聚,迭相縳,互緣而起。因緣生故知無我,無能作者。大慧!蘊處界等,離同相異相。愚癡凡夫,妄分別,以為有;諸聖不以為有也。如是觀察一切諸法,名菩薩法無我智。得此智已,知無境界,修寂靜行,不久當得初歡喜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得證法雲地也。《楞伽經》

◎菩薩於諸佛所,聞法、受持、近善知識,承事不倦,常樂聞法,心無厭足,隨聽所得,如理思惟。《華嚴經》

◎道智來時,譬如日出,眾冥所在不可知。《阿闍世王經》

◎佛言:舍利弗!如來身心所獲功德,難修難證,亦難悟入。識智自在,而於外境,不妄計好醜而起愛憎。意緣諸法時,與勝智相應,了知所觀,得最上之寂靜等。如來之身心,依定智而造也。意緣一切法時,與身無異,離是非差別。如來之智印,非我獨證;有大心眾生,不厭倦希求,得最上定,以此勝定力,希求佛智印,達無所得體。凡夫臨死時,但睹現身,不見後事;能見後世之報者,非凡夫境界。《大莊嚴經論》

◎親交婆羅門,語憍尸迦言:佛說一切法中,悉無有我也?憍尸迦答言:我見佛法,生死無際。一切無我故,若人計我,遂不能得解脫道;若知無我,則無貪欲,使得解脫。時親交語憍尸迦曰:有縛則有解也,汝說無我則無縛,若無縛,誰得解脫。憍尸迦曰,雖無我,而無解縛。何則,煩惱故被束縛,煩惱斷則得解脫。《大莊嚴經》

(二)解脫之階次

◎上品十善以智慧修行。然心狹劣而怖三界,闕大悲心,聞他說法之聲而得解,故曰聲聞乘。《華嚴經》

◎聲聞有有學人與無學人,有學人者,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之三果也;無學人者,曰阿羅漢果也。《婆娑論》

◎須陀洹果,經八萬劫;斯陀含果,經六萬劫;阿那含果,經四萬劫,阿羅漢果,經二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經》

◎淨修上品十善,不從他教,自覺悟,大悲方便不俱足,了解甚深因緣法。故曰緣覺乘。《華嚴經》

◎問:行者作十二因緣生滅觀,何為方便?

答:彼行者,春時見草木,青青如紺瑙璃;見河流,生浮沫而著岸;見此等外物觀生。又入聚落,見此等外物,作滅觀。又入聚落秋時見草木為風霜凋零,見河水枯涸不流;見諸男女歌舞戲笑,觀此等人皆已生。見男女死亡啼哭,觀此等復滅。行者如斯見相,觀自己身,思惟壯老無常,誰能免者也。《婆娑論》

◎緣覺乘者,經十千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經》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有時說之,猶如優曇華,時一開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機說法,意趣難解,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也。唯佛與佛,乃能知耳。諸佛世尊!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示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智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我亦為此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此世。舍利弗!諸佛如來,唯教化菩薩,故諸有所作,常為一事耳。舍利弗!如來唯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無有二乘或三乘。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出世說法,皆同為一佛乘。是故,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我知諸眾生,有種種欲與執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方便說法,皆欲令得一佛乘,一切種智。舍利弗!五濁惡世,眾生垢重,成就慳貪嫉妒,諸不善根故,諸佛乃以方便,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舍利弗!我弟子,若有謂成阿羅漢,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者,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又舍利弗!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得阿羅漢果,是最後身,究竟涅槃,而不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增上慢人也。何則,若實得阿羅漢者,不可謂不信此法,是放,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法。《法華經》
 
◎大莊嚴菩薩又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法不可思議,眾生根性亦不可思議,法門解脫亦不可思議,我等於佛說諸法,雖無所疑,慮諸眾生,生迷惑心,重諮世尊。傳自得道以來,四十餘年,常為眾生,演說諸法:生,住,異,滅,苦,空,無常,無我,及諸法無大小生滅,一切無相,法性,法相,本來空寂,無去,無來,無出,無沒。聞之者,得煖,頂,忍,世第一法,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阿羅漢果,辟支佛及次第至菩薩十地。往日所說,是等之法,似今所說,更無有異。然,今何獨說: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疾得成就無上菩提也?願世尊,哀愍一切,廣為現在及未來世眾生,分別之,令無疑網。

於是,佛告大莊嚴菩薩曰,善哉,善哉!汝善問如來如是甚深微妙義,汝能多利益眾生,拔眾生苦,而今安樂,是真大慈悲也。以是因緣,汝必疾得成就無上菩提也。

善男子!我先於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直宣說真理,何也,諸眾生性欲不同也,故以方便力,說種種說。是故四十餘年來,未顯真實。善男子!譬如:水能洗垢,無井池江河溪渠大海之別;法水而能洗淨眾生煩惱之塵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異也;法性亦如是,洗淨塵垢,雖等無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也。善男子!如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大海。如來世雄,於法自在故,所說之法,初中後三,俱法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中非後,初中後說,文辭雖一,義各有異。

善男子!我起樹下,詣波羅奈,鹿野苑中,為阿若拘鄰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曾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時,亦說諸中間於此處彼處,為諸比丘并菩薩,今亦於此,演說大乘無量義經,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善男子!是故,初說,中說,後說,文辭是一,義別異也。義別異故,眾生解得異,解得異故,得果得道亦異也。是故,善男子!我自得道,初起說法,迄至今日演說無量義經,未曾無說苦也,空也,無常也,無我也,非真假,非大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相無法,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諸眾生,為生住異滅之變遷。是故,善男子!一切諸佛,無有二言,能以一音,普應諸聲,能以一身,現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身,化益眾生。是即,諸佛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又非十地菩薩之所及,唯佛與佛,能究竟知之耳。《無量義經》

◎淨修上品十善,心廣大無量,具足悲愍,以方便發大願,不捨眾生,求諸佛大智,經菩薩諸地,修一切諸波羅蜜者,成就菩薩廣大行也。《華嚴經》

第三章 佛陀

第一節 慈悲

◎了知一切諸法之起滅,應修已修,應斷悉斷,以名為佛。佛在世,如蓮花,生泥中更不著泥;在世不著世,破一切煩惱,究竟離生死之際,以名為佛。《雜阿含經》

◎覺悟名為佛。《大日經》

◎譬如人覺知有賊,賊無能為;菩薩摩訶薩,能覺一切無量煩惱,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能所為;為故名佛。《涅槃經》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法華經》

◎譬如人有七子,其中一子遇病,父母之愛,雖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偏重,如來亦於諸眾生,雖非不平等,然於有罪者,心偏重。《涅槃經》

◎佛告舍利弗,舍利弗!云何,如來心不可思議也。舍利弗!如來大悲,常不捨一切眾生,為令成熟,常悲愍。是故,如來大悲心,無有限量,不可思議也。舍利弗!菩提自性明亮,我是故成就正覺。自性明亮者,無所染,故等虛空,虛空者周遍在一切,而虛空平等,故明亮也。如來為令眾生覺此明亮之菩提自性,起大悲心。舍利弗!菩提無出入,我是故成就正覺。無出入者:無相故,不出亦不入。平等故,無彼此差別,如來欲令眾生知之,故轉大悲心,舍利弗!如來欲令愚夫異生知真理,故起大悲心。《大乘菩薩正法經》

◎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觀無量經》

◎大慈大悲,名無佛性。《涅槃經》

◎慈即如來,如來即慈。《同上》

◎善男子!智者深見一切眾生,沉沒於生死煩惱大海,為欲拔濟故生悲。

又見眾生,迷於邪路,無有示導者,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臥五欲泥,而不能出,猶放逸,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常為財物妻子所纏縛,不能捨離,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身、口與意,造不善業,多受苦果,猶樂著,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竭求五欲,如渴飲鹹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雖欲求樂,不造樂因,雖不樂苦,喜造苦因;欲受天樂,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於無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業,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無明闇,不知燃智慧燈明,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煩惱火之所燃燒,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五欲樂,造無量惡,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知五欲苦,不求息之,譬如飢者食毒飯,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值佛出世,聞甘露淨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信邪惡,信邪惡之友,終不追求善知識之教,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多有財寶,不能捨施,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是故生悲,耕田,種作,商賈,販賣,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屬,宗室,不相愛念,是故生悲。《優婆塞戒經》

◎我於無量劫,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成正覺。《無量壽經》

第二節 智慧

◎如來心意識難測。譬如虛空,為一切所依。又如來之智,為世間出世間智所依。譬如淨法界,常為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解脫之所依止。譬如大海水,潛潤流於四天下地。如來之智,清淨明了,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但隨眾生心行之異,所得智慧,各不同耳。《華嚴經》

◎如來成正覺,於一切義,無所觀察;於法平等,無所疑惑;無形,無相,無行,無止,無量,無際,離二邊,住中道,出一切文字言說;知一切眾生,心念所行之根本性樂欲,煩惱染習;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諸法,譬如大海,普能印現四天下中眾生之身色形像也。《華嚴經》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與大比丘眾,大菩薩眾俱。文殊等菩薩,皆得陀羅尼無礙辯才,得諸神通,善曉了實性,悉逮得無生法忍。時罔明菩薩,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頂禮佛足,合掌問曰:世尊!如來身,是光明藏。方便說法,不可思議。解佛說法,拜斯光明,信心清淨,自得光明身。世尊!希放大智慧光明,時佛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佛土。十方無量菩薩,拜斯光明,皆來此娑婆世界。

東方淨潔國,有日月光佛。梵天思益,拜佛光明,到日月光佛所曰,日月光佛!我欲到娑婆世界,拜釋迦牟尼佛,供養親近焉。日月光佛許曰,往矣,思益!今正汝之行時也。娑婆世界,今集若干菩薩,汝以十法,往彼土也:一者於毀譽心無增減。二者聞善聞惡,心無分別。三者愚者智者,以悲心接。四者於上中下眾生,意常平等。五者於供養,無有二心。六者於他闕失,勿見其過。七者種種乘,皆見一乘。八者聞三惡道,勿驚畏。九者見諸菩薩,想如來。十者佛出五濁世,希有想。汝以此十法,遊彼國矣!思益答曰:我所能行,佛知之矣。我今以十法遊彼國也。《梵天思益所問經》

◎設我成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無量壽經》

◎無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金色妙光明,普流諸世界,隨物示其色,是故稽首禮。《十住毗娑婆論》

◎譬如日出閻浮提,先照須彌山等之大王山,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後照一切大地。然日無先照此,後照彼之差別觀念,但以大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之別。

如來說法亦同此,成就無量法界智輪,常放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薩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之眾生,隨其心器,示廣大智;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者皆普及。然彼如來之大智日光,不作是念,但放光明,平等普照,無礙無障;因眾生智有高下放,照有先後之別也。《華嚴經》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闇冥。《淨土論》

◎譬如日出有照,生而盲者,因無眼故,未曾能見,雖無見,亦為日光所饒益。如來之智光亦如是,無信無解,毀戒,邪命自活之盲眾生,無信眼故,不見諸佛智慧日輪。雖然!亦為佛之智日所饒益也。何則,如來以成力,令彼眾生,所有身苦及諸煩惱,未來苦因等,皆消滅,而得善根故也。《華嚴經》

◎佛者:一者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二者有眾生,心調順,則為說法。三者有眾生,能生淨信,必獲無量善根。四者有眾生,能入法位,悉令現證了知。五者教化眾生,而無疲厭。六者遊諸佛剎,往來無礙。七者大悲故,不捨一切眾生。八者現變化身,恆不斷絕。九者神通自在,未曾休息。十者法界安住,而能觀察。《華嚴經》

第三節 救濟

◎佛能以法自去迷,亦令人去迷,自得定,亦令人得定;自渡彼岸,亦令人渡彼岸;自解脫,亦令人解脫,自得滅度,亦令人得滅度。《長阿含經》

◎佛問象師,調象法,有幾許?象師答曰:有三。其三者:一者剛鉤鉤口著羈絆,二者減食令饑瘦,三者杖捶加楚痛。由鉤鉤口,制口強;由不與多飲食,制身獷:由加捶杖,伏其心。佛告象師,吾亦有三法,調一切人,亦自調,乃至令得無為。一者以至誠,制御口患:二者以慈貞,伏身剛強,三者以智慧,滅愚癡。蓋持此三事,得度一切人,令離三惡道。《法句譬喻經》

◎佛告思益,思益!若能知佛以五力說法者,能做佛事。思益曰,世尊!佛以五力者何也?佛告之曰,思益!佛所用五力者:一者言說,二者隨宜,三者方便,四者法門,五者大悲。
一言說者:說過去法,未來法及現在法;說世間出世間法;說有罪無罪法;說有漏無漏法;說有為無為法;說生死涅槃法;然諸法不可說而說之。若知如是時,雖有一切言說,於諸法無貪著。無貪著故,無礙辯才,諸言說不壞法性,言說非法性故也。

二隨宜者:垢法說淨法,淨法說垢法;為生語見者,實語說虛妄,為增上慢者,虛妄說實語;從滅顛倒煩惱邊,說有涅槃。從諸法不生,照相亦無滅相邊,說無涅槃。從世諦門,說有眾生,從第一義門,說無眾生。

三方便者:佛為眾生說,布施得大福,持戒得生天,忍辱得端正果報,精進得諸功德,禪定得法喜,智慧得捨諸煩惱。多聞者,智慧增長,行十善者,得人天福;慈悲喜捨,得生梵天;禪定得如實智慧,智慧得道果,學地得無學地,佛地得無量智慧,涅槃滅一切煩惱。然如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亦無施與慳,無持戒與破戒,無忍辱與瞋恚,無精進與懈怠,無禪定與散亂,無智慧與智慧果,無有一切相而說之,皆為眾生方便而說也。

四法門者:眼目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昧觸法六境,皆是解脫門也。何則,六根六境,其實空也。無我,無我所,空也,無想也,無作也,無生也,無滅也,無所來也,無所去也,無退也,無起也,法性清淨也,我以文字示之。

五大悲者:佛以三十二大悲,救護眾生。

一者諸法無我,而眾生不信不解,我於此起大悲。
二者一切眾生,實無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三者一切法無壽命,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四者一切法無人相,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五者一切法無所有,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六者一切法無住,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七者一切法無所歸,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八者一切法無我所有,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九者一切法無所屬,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十者一切法無相可取,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十一者一切法無生,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十二者一切法不退生,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十三者一切法無垢而著垢,於此起大悲。
十四者一切法離染而為有染,於此起大悲。
十五者一切法離瞋而為有瞋,於此起大悲。
十六者一切法離癡而為有癡,於此起大悲。
十七者一切法無所來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十八者一切法無所去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十九者一切法無起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二十者一切法無戲論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二十一者一切法無相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二十二者一切法無作而信有,於此起大悲。
二十三者世間常起瞋恚而諍,於此起大悲。
二十四者世間起邪見顛倒之念,而作邪行,於此起大悲。
二十五者世間饕餮無厭定,互相掠奪,於此起大悲。
二十六者眾生於產業妻子等,堅作執著整念,於此起大悲。
二十七眾生於身貪者,於此起大悲。
二十八眾生好欺誑,行邪命,於此起大悲。
二十九眾生樂不淨家,於此起大悲。
三十者眾生懈怠聖解脫行,於此起大悲。 
三十一者眾生捨最上智慧,而求聲聞辟支,於此起大悲。
三十二者一切無滅而信有,於此起大悲。若有菩薩起此大悲心:大福田也。《梵天思益所問經》

◎以佛性等故,視眾生無有差別。《涅槃經》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經》

◎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淨土論》

◎問曰: 佛所證之法一也,然何故現無量剎土,化無量眾生,演無量音,現無量身也?答曰: 如地性一也,眾生各別住,地無一異念也。又火性一而能燒眾物,其火無分別也。又大海水一而波濤能現千萬形,其水無別也。又風性一而吹一切物,風無各別而吹之念也。如太陽無雲翳,普照十方,光明無異性,諸佛之法亦如是也。《華嚴經》 

第四節 法身

◎佛曰:自今已後,我諸弟子,相傳行道,即是如來法身常在世而不滅也。《遺教經》

◎法身不動,不生,不戲論,不分別,寂靜也。不可見,不可聞,不可嗅,不可味,不可觸,如鏡中見諸像,隨諸眾生,種種信力,示現種種身。《佛境界經》

◎如來甚深智,普轉於法界,為世之明導,同諸佛法身,隨眾生之意,令見諸形色,於一佛身土,化為無量佛。《華嚴經》

◎大慧復問佛言,世尊!如來以何密意,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諸佛。佛言: 大慧!如果依四平等秘密意故,於大眾中,作如是言。云何為四:所謂: 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也。字平等者,謂我亦名佛,一切如來亦名佛,佛名無別,是名平等。語平等者,謂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語。梵音聲性,不增不減,無有差別,是名語等。身平等者,謂我與諸佛法身色相及隨形好,皆等無差別(除為調伏種種眾生,隨類現身),是名身等。法平等者,謂我與諸佛,皆同語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是名法等。是故:如來於大眾中,作如是說。《入楞伽經》

◎佛身充滿於世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薩座。《華嚴經》

◎佛世尊無礙,遍於無量無邊法界。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身,色相清淨,普入諸趣,而無染著。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障礙眼,於一切法,悉皆明見,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障礙耳,悉了解一切音聲。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障礙鼻,能到諸自由之彼岸。一切諸佛有廣長舌,出妙音聲,普遍法界。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身,應眾生心而令得見。一切諸佛有無邊際意,住於無礙平等法身。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一切諸佛有無邊際清淨世界,隨眾生樂,現眾佛土。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菩薩行願,得圓滿智,遊戲自在,悉通達一切佛法。此如來應正等覺偏法界也。《華嚴經》

◎如來法身與菩薩法身,其體雖無別,於功德威力則異也。一切法,性相平等,同一體,凡聖,迷悟,染淨,因果,去來,進退,皆同一相也。然如摩尼珠,未充雕飾磨瑩,則無有光彩。菩薩法身,同於未充磨飾者,不能與如來法身同一而言也。《華嚴經》

◎佛告迦葉,如來身是常住身,不可壞之金剛身也。能以護持正法之因緣,成就此金剛身。我於往昔,依護法因緣,成就此金剛常住不可壞身。《涅槃經》

◎彌勒菩薩問佛,佛於迦耶城,菩提樹下成道以來未久,而多劫以來修行之無數佛及菩薩,敬禮世尊,恰如百歲老翁,問二十餘歲壯年云,汝是我父也。父少於子,舉世不信也。願佛為未來人說此疑。世尊是時告大菩薩眾曰:我自成佛以來,從五百萬億塵點,猶經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自是以來,我常在此世界,說法教化;又於他百千萬億世界,利導眾生。善男子!我於此間,作種種佛,又云入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也。善男子!我接人,應其知識,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又有時言入涅槃,又云不入。如來於諸眾生,樂小法者,說我少出家,得無上正遍覺。然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欲令入佛道,作如是說。善男子!如來演說經典,皆為度脫眾生。雖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所說皆實不虛。何也,如來實知見三界全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同非異;非如凡夫之見三界,如來明見,無有錯誤。因眾生有種種欲望,種種分別,故說種種因緣,種種法,以令作諸善。如是我自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常住不滅,而使云滅者,為教化眾生也。何則?若言如來常住而不滅者,薄德之人,不種善根,益成貧窮下賤,貪著五欲,陷於妄見。是故方便,告以諸佛出世難值,過百萬劫,有見佛者,有不見佛者。眾生聞此語,必當作難遇想,渴仰於佛,欲種善根,是故如來不滅,而云滅度也。《法華經》

◎如來法身,非來,非去,諸法實性不動故。真如如來也,法界如來也,法性如來也,無虛妄性,如來也,無變異性,如來也,平等性,如來也,離生性,如來也,實性,如來也,住性,如來也,實際,如來也,虛空界,如來也,不思議界,如來也,無生性,如來也,無滅性,如來也,如實性,如來也,遠離性,如來也,寂定性,如來也,空性,如來也,無來無去也。《大般若經》

◎佛告迦葉,迦葉!佛性甚深,難見難入,有百盲人,為治目,詣良醫處,醫以金錍決眼膜,示一指,問其見否?不能見,至示二指二指,方得少見。無量菩薩,具足波羅蜜,雖至十住,如來未說性故,不能見佛性。十住菩薩,尚不能見,況乎二乘。及如來既說,少見之也。譬如人行曠野,渴而求水,叢樹間有白鶴,是人迷悶故,不能分別,以此鶴為水,及諦觀之,乃知白鶴。《涅槃經》

◎佛告諸弟子:譬如有一王,命臣牽一象,命眾盲人見之,盲人以手觸彼象終,王問彼等,象為如何?彼觸象牙者曰,象之形,如蘆葭根;觸其耳者曰,象之形如箕;觸頭者曰,象形如石,觸鼻者曰,象形如杆,觸腳者曰,象形如木臼,觸背者曰,象形如床,觸腹者曰,象形如甕;觸尾者曰,象形如繩,眾盲所云,雖不說象體,離此而外,無有象也。一切法,在色不受,皆佛性也。《涅槃經》

◎彌勒告妙吉祥言,如來我所不能供養也,何則,如來實如,無二相也,真如者如來也。妙吉祥問曰:無二汝如何說。彌勒答曰,起差別分別,說此是煩惱,此是出世間,故有三相也。若了一性,種種法如爾,無二相也。於二相,若不隨識所轉,起種種分別相,則無有二相。《神通境界經》

◎諸佛世尊,有無比不可思議境界,所謂一切諸佛,趺坐一處,遍滿十方無量世界。一切諸佛,說一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一切諸佛,放一光明,悉能偏照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於一身中,悉能示現一切諸身,一切諸佛,於一處中,悉能示現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於一智中,悉能決了一切諸法。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住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現如來無量威德。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普緣三世佛及眾生,心無雜亂。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體一無二也。《華嚴經》

◎菩薩知一切世間之境界,是如來境界也。一切三世之境界,一切剎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真境無差別境界,法界無障礙境界,實際無邊際境界,虛空無分量境界,無境界之境界,是如來境界也。如世間之境界無量,如來之境亦無量也。《華嚴經》

◎世間者,放逸而長迷醉於五欲,妄想非實,而作苦障。是時,勤修不放逸,奉行佛法,以大誓,以度彼者,是則佛境界也。見迷惑而失正路,習行諸邪徑群生,長在大黑闇;為此等現智慧燈,令見佛法,是佛境界也。三有之海,深廣而無涯底,諸群生漂溺之;以方便造正法船度之,是佛境界也。《華嚴經》

◎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一切眾生,思量佛境,心則狂亂。《般若經》

◎於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眾生若聞者,迷亂心發狂。《華嚴經》

第五節 涅槃

◎佛告大眾,涅槃者,解脫也。涅槃非色者,二乘之解脫也;色也者,諸佛之解脫也。解脫者,遠離一切繫縛時,無有生,無有和合者,此非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其性清淨也。如來與解脫無有二。真解脫者,虛空也。真解脫者,無為也,真解脫者,無病也。真解脫者,安靜也。真解脫者,安穩也。真解脫者,無等侶,真解脫者,無憂畏。真解脫者,無憂喜,解脫者,無□破。真解脫者,無迫切。真解脫者,無動法。真解脫者希有也,真解脫者不可量,真解脫者最上也,真解脫者無上也,真解脫者恆常也,真解脫者堅實也,真解脫者無邊也,真解脫者深也,真解脫者不可見,真解脫者不可取,真解脫者清淨也,真解脫者一昧也,真解脫者寂靜也,真解脫者平等也,真解脫者知足也,真解脫者默然也。《涅槃經》

◎問佛涅槃者,無常也耶?答曰,涅槃者,非無常,常住也。何則,世間有五因:第一曰生因,是業煩惱等及草木等之種也。第二曰和合因,是善與善心和合,不善與不善心和合,無記與無記心和合也。第三曰住因,如下有柱故,屋不墮落。第四曰增長因,如依衣服飲食等之因緣故,令增長眾生身;外如種不被火燒,亦不被鳥食而增長者是也。第五曰遠因,如依憑國王,故無盜賊,亦如芽之依因地水火風等者也。然涅槃之體,非此五因所成,故不可曰無常也。

又有二因,第一日了因,如燈燭之照闇中,了因也。第二曰作因,如陶師之作陶也。然令涅槃,非依作因而有,唯依了因而顯現,故了因者,名三十七道品及六度也。《涅槃經》

◎佛告迦葉,迦葉!諸聲聞及凡夫,聞說三乘無別而疑之,然三乘成就,同一佛性,故無有別,諸眾生久後,乃知一切三乘同一佛性。如諸金礦之除滓穢而成金,眾生到無煩惱,至於知三乘同一佛性。若云聲聞如舍利弗得小涅槃,緣覺得中涅槃,菩薩得大涅槃者,有過罪也。雖開示三乘,知如來祕室藏時,諸阿羅漢,亦悉得大涅槃。故大涅槃者,畢竟樂也。何有差別。《涅槃經》

◎佛告思益,我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時五百比丘,從座而起曰,我等空修梵行,若無涅槃,何修道求智慧也。思益告比丘曰,譬如癡人畏虛空,捨空而走,到處皆虛空。又有一人求虛空,東西馳走曰,吾求虛空。是人知虛空之名而不知虛空也。求涅槃者,亦往來於涅槃之中,而不知涅槃。視之為煩惱,如涅槃名字,而不知涅槃體也。《梵天思益所問經》

◎佛告大慧,大慧!無性乘者,謂闡提也。此有二種:一者以捨一切善根故,二者發願愍一切眾生,盡一切眾生界故也。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云,此非順解脫之說。作是語時,善根悉斷,不能入涅槃。云何發願愍眾生,盡眾生界?謂以諸菩薩之本願與方便願,令一切眾生,悉入涅槃。若有一眾生未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此亦住一闡提趣。大慧問曰,世尊!何者畢竟不入涅槃者也。佛言,彼菩薩一闡提,知本來涅槃,是故畢竟不入涅槃。何也,彼捨善根闡提,以佛威力,成時有發菩提心,生善根而證涅槃。是佛不捨一切眾生故也。《入楞伽經》

◎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言:文殊師利!如來種者何也。文殊師利答曰:維摩結!貪瞋癡三毒、四顛倒見、五蓋、六八、七識處、八邪法、九惱處、十惡等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也。煩惱泥中,生清淨之蓮,有眾生,乃興佛法。若不入煩惱大海,焉能得一切智寶。《維摩經》

◎眾生心者涅槃也。本性常清淨,如虛空無異。《新譯入楞伽經》

◎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占察經》

◎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量清淨業也。《同上》

◎覺成就故,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生死亦不厭,涅槃亦不愛,持戒亦不敬,毀戒亦不憎,久習亦不重,初學亦不輕。何也?一切覺故。譬如曉了眼光之前境,其光圓滿,而無憎愛。是光體無二也。無修,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也。不離、不即、無縛、無脫。何也,眾生本來成佛者也。故生死與涅槃,不異昨夢,以生死涅槃作昨夢,無起、無滅、無去、無來。《圓覺經》

◎一切障礙,即究竟覺也。得失無非解脫,成壞無非涅槃,智愚無非般若。菩薩外道,成就之法,同一菩提也。無明真如,無異境界。戒定慧三學,貪瞋癡三毒,俱是梵行也。眾生國土,同一法性也。地獄天堂,皆淨土也。有性無性,共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無上妙覺,遍於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圓覺經》

◎佛告沙羅林外梵志須跋多羅言:須跋多羅!非想非非想,猶名為想,涅槃無想也。汝師□頭藍,利根聰明,不知呵責非非想,故受惡身,況其餘者。若不斷一切諸有,不能見實相。實相者無相之相也。無相者,一切法無自相,無他相,及自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非有相,無無相,無因相,無果相。謂之真實相,謂之法界,謂之畢竟智,謂之第一義諦,謂之第一義空。《涅槃經》

◎佛告地天大王,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也。大王問佛曰,若一切法皆佛法,一切眾生亦佛法也。佛答曰,若不以顛倒想,則一切眾生,皆是佛法也。大王!若如實見眾生,是平等真如實際也。實際者法界也。法界不能顯示,假名實際。故俗也,故有言說。《寶積經》

附錄一 亞洲民族的精神遺產
—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在修訂中華大藏會成立大會致辭
                   張其昀 

今天我們在臺北市善導寺舉行修訂中華大藏經會成立大會,本人被邀參加,殊感榮幸。這一次修訂藏經與刊行的工作,預期於十二年內完成。我們深信這是未來全世界佛經最完備的結果,也是佛學研究最重要的寶藏。

中華大藏經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光榮遺產,也是亞洲民族共同的精神遺產。因為佛教文化是亞洲許多民族一種精神的統一力量,也可說是團結亞洲民族一種向心的力量。中華民國而外,如韓國、日本、越南、高棉、泰國、緬甸、星馬、印度、錫蘭、尼泊爾等國,都是佛教流行的地區。如果不瞭解佛教文化的真諦,則對亞洲民族的精神生活,就無法充分了解。

國父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有一篇講辭,曾提到佛教。他說道:「再像佛教,自印度流行到亞洲,全部信仰的人數,比那一種宗教的人數更多些,都是由於釋迦牟尼善於宣傳的效果。」釋迦牟尼生於雪廈山《即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現屬尼泊爾國。其後修道說教,則廣被印度恆河流域。雪廈山為世界第一高峰。釋迦牟尼所倡導的宗教哲學,其崇高偉大聖潔之處,真足與雪廈山相比倫。

印度雖為佛教發祥地,但歷時四千年,即衰微不振。但自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則繼繼繩繩,昌明盛大,有青出於藍、後來居上之譽。宋明理學為近代的新儒學、此為融貫佛教哲理以後,一種新的創造。除哲學外,我國的文學美術,如音樂、圖畫、雕刻、建築、美術工藝之類,以至民間生活與風俗人情,都受到佛教深遠的影響。可以說,佛教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血肉之一部分,是不可分離的。不但此也,中國為東亞佛教之輻射中心,日本、韓國及東南亞諸國佛教的興起,大都由於中國的傳授和教導。

近兩百年來,佛教經典陸續譯成歐美文字。二十世紀之初,始有東方佛學者赴歐美講道。近二十五年,東西接觸頻繁,益引起西方人士研究佛教的興趣。而最有關係之一事,即為中亞細亞之考古發掘,其地有關佛教的名勝史蹟與文物美術,大受世界學者的注目。而此種考古旅行,顯然是受著中國古代大德高僧如玄奘法師等所著遊記的鼓勵和嚮導。所以中國人對於佛教復興,是極有貢獻的。

今年是釋迦牟尼逝世二十五百年紀念,全世界佛教徒都在熱烈地慶祝著。尼泊爾是釋迦牟尼的故鄉,也是佛教的起源地。本月七日至十四日世界第四次佛教會議在尼泊爾的京都舉行,出席者世界佛教徒代表三百人。目前聯合國文教組織正在印度新德里開會,印度政府乘此機會,得到聯教組織的贊助,在新德里召開佛教會議,自本月二十四日起,歷時約三星期。日本是一個很幸運的國家,因其孤懸海上,少受兵燹,一千二百年前的佛教寺院,保存迄今者不下十所之多。留傳下來的佛教文物,日人都視為國寶。日本東洋大學成立於七十年前,為佛教研究之一中心。目前日本有一個七年計劃,與錫蘭國合作,編纂佛學大辭典,擬先成日文,再譯成英文。日本學者參與編纂工作者達三百人之眾。我國為佛教先進國,今亦有中華大藏經的修訂,這實在是適合時機,誠有必要。

有些人說,世界已經進步到核子科學時代,研究佛學是必要的嗎?理由何在?我們答覆是:正因為世界進入了原子時代,地球日益縮小,武器破壞力日益強大,故鞏固和平殊有迫切需要;倘無弭禍之力,則整個人類文化將有毀滅之虞。而世界和平基於人類心理的和平,人們方寸間的和平才是世界大同真正的基礎。世界各大宗教,其基本目的相同,即為由心理建設而確立世界永久和平。故宗教復興乃原子時代必然的趨勢。我們曾聽到「光芒自東方來」的呼聲,儒學而外,復興佛教的重任也將落在中國人的肩上。

釋迦牟尼是人類史上一位最偉大的宗教哲學家。他也和常人一樣,曾經娶妻生子,享受過富貴榮華,遭遇過疾病痛苦,他澄思渺慮,修道講學,經過了四十九年教育家的生涯,於八十高齡逝世。宗教本來沒有什麼神祕,它就是自覺覺人、自救救人的至德要道。離開了人生,離開了人群,又從那裡去研究宗教、信奉佛法?我們展開佛學歷史的第一頁,讀到釋迦牟尼的傳記,就會深深覺悟到「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人人可以學佛,人人可以成佛。

宗教的真諦,就是心智的啟發,人性的覺醒,而建立人格的尊嚴。總統論心理建設之道,以為必須把私心、偏心、欺心、疑心,四大病根,拔本塞源,掃除淨盡,以恢復人性之本然。這正是宗教家的誨人的宗旨。我們如果能夠發揮良知,恢復德性,光明磊落,堂堂地做一個人,以服務社會,造福人群,那麼人類能力的發展就無可限量的了。

人類文化兼有入世的與超世的兩方面。由前者言,則為愛民,由後者言,則為尊天。尊天愛民,理本一貫。愛國思想與民族意識,起於愛民之一念。國家民族所以存在,歷史文化之所由發展,其根源即在此。愛民之念,充分發展之結果,即為尊天,即謂普天之下,一視同仁,無時無地,不是愛的世界。不但要愛同胞,而且要愛人類。前者可稱之為忠,後者可稱之恕,恕就是忠於忠之義。天下為公、民胞物與的理想,果能見話事實,那麼世界和平的實現,還有什麼問題?

附錄二 我們急切需要一部彿教聖經—《三藏精要》
張澄基 

張教授是我國佛教泰斗,現任美國紐約新聞學院哲學教授,這篇文章,我在自序中曾經節錄幾點,他說我們急切需要一部佛教聖經。目前的階段,不是患好壞的問題,而是患有無的問題。這些話,無異鼓勵本經及早問世。茲因付印匆促,未及請求張教授賜序,特將該文節載于此,以作紀念而供參考!

據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認為佛教不能普及,佛法之所以衰微,最大的原因,乃是因為教義太深、太難、太廣、太繁的緣故!今天以我們普通人的心量、學識與修證,用來整理佛教教義,也許是一件辦不到的事。不過最低限度我們第一部的工作可以把繁難深奧的佛經中之精華選擇出來,整理出一個能代表佛法精萃的佛教聖經,作為普及宏傳佛法的重點和基石!

基督教能夠普遍全球,其原因固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有一部能代表基督教教義的聖經!聖經,是他們宗教的全部重心,有了這個重點,當然就容易宏傳了!試問佛教有沒有這樣一部書呢?因此,我認為佛教事業中,當前最重要、最迫切、最根本的事,莫過於編選這部佛教聖經了!如果有了這部佛教聖經,立刻就可以譯成白話文,來接引初機大眾,一方面譯成英文本,來宏傳海外。

這部以實用為重點的佛教聖經,應該不超過十五萬到二十萬字,在量上,不應該比基督教的聖經超過太多,以便於收藏、攜帶、查考與閱讀。編選這部佛教聖經,還有另外一個重大的意義,那就是有了這部佛教聖經後。講道的方法和作風都有了極大的伸縮性,不必像過去一般講經就必定是從頭講到尾,一講就是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現在有些法會雖然也有選某經的某一品來講的,但畢竟是佔少數,講的時間也還是相當的長。今後的社會,一定是工業化的社曾,生活的速度一定是愈來愈快。大多數的人們也一定是愈來愈忙碌的。為了適應此一潮流,講法必需要有伸縮性!必需要做到能廣能長,也能簡能短。除了整部佛經的講述外,一品、一章、一段、甚至於一句的講道,尤其要普及推廣!佛教新聖經,因為全部都是選出來的精萃,所以任何一段、一句,都可以用來發揮,作為一次長時間的或是短時間的講道之用。

我敢百分百的保證,如果這部佛教聖經選得好,翻譯得也很好的話,那必定能宏傳於世界各處,而成為世界上最暢銷書之一!全世界最暢銷的書是基督教的聖經,以佛教教義之深邃博大,佛教史績之感人動人,這部新的佛教聖經定能打破基督教聖經銷售的紀錄,成為全世界最普及的聖典!我幾乎已可很清晰地看到佛教聖經在未來世界中是如何的普遍流行……在東方佛教國家裏。寺廟、學校、圖書館都將有這部聖經,家家戶戶,信仰佛教的或是不信仰佛教的,也都藏有這部聖經。同時,在歐美,無論是學校、圖書館、和知識份子的私人藏書室裏,甚至於在歐美普通人的家裏,佛教聖經也必然地會成為一本常見的書籍!

再進一步說,這部佛教聖經,應該以大乘佛法為主,知能乾脆叫做「大乘佛教聖經」最妙,以避免南傳佛教徒的閒言和批評,率直的說:小乘佛法的教義和胸襟,都不足以擔當領導全世界人類的思想和涵蓋全世界各宗教的重任!唯有大乘佛法,才有這樣的大氣魄和大能力!以上我已把自己見到的選編佛教聖經之重要性約略地說了一下,基於上面的理由,我想對「修訂中華大藏經會」,提供一些意見。

在修訂大藏經簡章的第四條中規定修訂工作分為四大法類,即:(一)選藏,(二)續藏(3)譯藏,(四)目錄總表。這第二類續藏的意思是:要搜集各種清代龍藏以後的有價值的佛學著作,一併收入歸藏。第四類目錄總表則是要把全世界各種藏經,統編一個總目錄。

這兩部份的工作聽說已經開始進行了,有人在負責擔任。這兩部份的工作因為不太涉及「見解」的問題,所以比較單純。至於選藏和譯藏,問題就麻煩了。選藏,究竟要根據什麼標準來選?譯藏,究竟要翻譯那些經?這個問題恐怕永遠也找不出一個能夠使大家同意的答案來。在未提出我個人對這問題的意見以前,我想再度籲請大家注意選編新佛教聖經的重要性!

我認為在這四大工作中,選藏是最重要、最急需要的事。修藏曾應當集中全力,先來完成選編這部佛教經的工作,然後再做其他選藏的工作。佛教聖經選好了以後,翻譯這部佛教聖經便可作為譯藏的第一步工作。因為與其零零碎碎的譯這一部經,或那一部經,不如首先譯這本「選好了的精華經」!修藏會如能把這兩部工作作得好,已經可以說是完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值得自豪了。

再說如何選和根據什麼原則來選,這個問題實在太難回答。簡單說來,選當然是要選好的,和選要緊的,但是什麼才是好的?那些才是要緊的呢?這問題十個人便曾有十個不同的看法,我想這應該由負責選編的主持人或「總主修」來決定。現在不必硬性、機械性的規定選藏的細則和條例,其理由有二:

(一)這件事是個空前的創舉,許多實際的困難在事前頗難預見,太硬性的規定,一方面會妨礙實際工作人的工作發揮,二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實際作用。因為凡事業的開創期,「人」的作用總是要大於「法」的作用,據我看,堂而皇之預定原則或綱領,在這件事上恐怕不會起很大的實際作用。

(二)這是一件宗教性的事業與其他世間上的事情不同。宗教的事業,人為的成份佔一半,神佑的成份也佔一半。如果我們認為是我們自己在選藏經或是憑我們「人」的智力來選藏經那就不是一個宗教性的事業。如果沒有佛力的加持和領導這件事恐怕是很難做好的!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最不容忽視的一點!因此我建議在工作之前、之際、之後都應該殷重祈禱,佛力的加被與指示是比任何人訂的原則高妙、可靠的!再者,第一次選出來的佛教聖經不必十全十美,第一次的東西大概總不會太好的,但是這并不要緊。有了一個「不好的」就可以知道如何去選一個好的了。第一次選出來的佛教聖經不必是最後的決定版,一個完美的東西是要不斷的修訂和改造才能完成的。目前的階段不是患好壞的問題而是患有無的問題。不是患原則和綱領善美不善美的問題而是患有沒有任勞任怨實地做事的人!

為了使那些渴望訂定選編標準的老前輩們對我這篇文章不太失望起見,在百忙中,我匆率的、大膽的草擬了一個簡短的選編「新佛教聖經」的辦法,現在簡述如下:

一、定名

(一)大乘佛教聖經。(二)新佛教聖經。(三)佛教聖經。(四)新大乘法句經。(五)佛法簡藏。(六)聖言精華。(七)三藏經典。(八)佛藏精選。(九)佛典精華。(十)攝佛教經。(十一)佛經選粹。

以上我提出十一個可能用的名稱,但我相信大家一定有比這些更好的名稱提出。最後定名當然應經過大會商討後之決定。我個人贊成用「大乘佛教聖經」這個名詞,因為它具有醒目、標宗、和善詮三種作用。有些人也許會顧慮「聖經」這個名詞有剽竊基督教之嫌。其實這種顧慮是多餘的。佛教翻譯引用「聖」字遠在基督教以前。Bible一字也不一定完全是指基督教聖經的意思。威柏斯特大字典對Bible的解釋第二條是:任何宗教之聖典皆可稱為Bible。基督教的中文聖經,文字翻得不算高明,只有書名「聖經」還過得去。這個過得去的名詞并不是中國基督教徒所發明的,而是他們向中國固有的文化中借用的。

二、選編辦法與內容

甲、選編辦法

由「總主修」或負責人指派若干編審,由藏經中及其他未入藏之佳著中負責分頭選編,根據目前經濟能力及實際情況由大會聘定有佛學素養之編審最少六人,正式辦公。每週工作五日至六日,每日工作最少六小時,工作前後必須祈禱發願,同時應經常舉行檢討會議。一切選編工作之計劃、執行與審核「總主修」有最後定奪取捨之權。

乙、選編內容

全書分為十二編:

第一、教主篇(子)釋迦佛陀往昔因地章。(丑)釋迦佛陀生平事蹟章。(包括降生、修道、成佛、轉法輪、及涅槃等生平事蹟。)

第二、佛菩薩德相篇(子)佛功德章。(丑)佛境界章。(現代人智慧高而福德薄,以理勸化較易接引。以偉大之理想及境界以誘發其向上之志亦較易啟發其善根,故私意認為應將佛法中最高深最廣大之佛境界及佛功德盡量首先提出。)

第三、因果緣起篇(子)因緣理則章,……明六因四緣等因果基本理。(丑)業報理則章,……業果緣起法爾不思議說、十二因緣說及唯識宗由賴耶緣起而建立之業果論等說皆可選入。

第四、三世業報篇 應專選生動感人之三世業報故事。

第五、法界宇宙篇(子)略釋十法界章。(丑)廣明三界章。

第六、輪迴是苦篇(子)人生不究竟章。(丑)三界是苦章。

第七、四諦篇《子》明四諦章。(丑)修習四諦之實際故事章。

第八、菩薩悲願篇(此篇為全經最重要之一篇,其篇幅必需要廣,不厭反復引徵)(子)大悲章。(丑)發菩提心章。《寅》菩提心功德章。

第九章、菩薩大行篇(子)明六度章(包括四攝及十法行)。(丑)菩薩戒章。

第十、定慧莊嚴篇(子)明止章。(丑)明慧章。

第十一、佛果莊嚴篇(子)法身章。(丑)報身章(寅)化身章。(卯)無盡功德事業章。

第十二、修持儀軌篇佛教各宗之儀軌精華、願文、課誦、祈禱文等便於實際修持者皆應選入。

第十三、作人處世篇 佛說有關於一切世界倫理、生活、行為之言教皆應選入。

修藏會的主要發起人,一定要我擔任該會「總編審」的名義。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時間來做這極願做的事,恐怕將來有辱使命。為了答謝各位老前輩對我的厚望起見,我現在大膽的把自己的意見寫了出來,其目的無非是拋磚引玉而已,不正確的地方一定很多,希望關心此事的人士多批評、多指導!

附記:上面這篇文字是在行色匆忙中寫出的,對這樣一個重大的問題,應該是仔細研究,慎密構思,然後著筆,時不我與,疏漏潦草,自必甚多,虔請閱者多多原諒,賜予指教,至所感幸。

澄基謹識 

佛教聖經—《三藏精要》起源及偉大的特點
                  平江 黃孟林 

佛學淵深似海,廣大無邊,這的確是使人徘徊難以信人的;楊秀鶴居士說:「他從二十餘年基督教徒沒有入佛門的緣故,也正就是為此。」由於他是過來人,所以了立下大願要為同病者解決這個問題;他就在精進不懈之下,僅經過幾次閉關的自修,居然在幾年的工夫,就完成這個願力。把浩如淵海一億幾萬字的藏經,縮編至九萬餘言,而且分條列目,適合世出世間法的需要,這真算是一件奇蹟了。

楊居士說:「我編此經,完全是由於諸佛菩薩的加被,使我能一一依據經律論編成,沒有隨便增添一言半句自己的意見。」又說:「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說,都是同此一經,所以更用不著標奇立異,改頭換面,免為大家疑惑,爭是論非了。」這此話實在是天經地義,尤其當此末法時期的眾生更是不能否認的了。

這經因為是集諸經律論,由楊居士精心細究,慎重編著,把釋迦牟尼佛中心思想闡揚無遺,并定名為「佛教聖經」;也真是名實相符了。

我因為承他囑我做助編,幫忙整理草稿,一見之下,我深深感到我的佛緣極大,捷先得睹此經,我不覺即而此經以至誠的赤心禮拜歸依了。

我深願有緣得讀此經的,真能信受奉行,以至誠心、深心、願心去深深體會領悟,是會很容易入道的。所以經說:「寧當少聞,能解義味,不願多聞,不了於義;願作心之師,不以心作師。」又云:「佛法實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縱寡聞,亦先入道。」這真可以啟發我們對此經的發心了。

茲就我所發現此經偉大的地方,條列於后:

一、結集各經律論所有易於了解的精義。
二、沒有增添一句自己的意見。
三、開古今來之未曾有。
四、可以使有志研究佛學和學佛的人,節省幾十年的時間。
五、沒有一篇一章一節不是適合世出世間法所需要的。
六、國家元首得之,能使你更發揚治國的大道。
七、臣民得之,能使忠國輔政。
八、人子得之,孝道不致淪亡。
九、人父得之,可使更發揮慈愛。
0、人母得之,可使更增廣大悲心。
一一、富貴人得之,能使更添富貴。
一二、貧賤人得之,能使你滅除貧賤的種子。
一三、善人得之,使你從善更能入善。
一四、惡人得之,使你立刻悔過從良。
一五、男人得之,使你斷除邪淫的心,歸入正道。
一六、女人得之,使你能夠助夫教子。
一七、已信佛法之人得之,能今你讓大勇猛精進的心。
一八、不信佛法之人得之,使你生起正信。
一九、修行人得之,使你不會走錯路。
0、經師得之,辯才無礙。
二一、律師得之,戒德更加莊嚴。
二二、念佛人得之,使你深入念佛三昧的境界。
二三、修禪定者得之,使你即證真如實相的本體。
二四、學密的人得之,使你顯密圓融。
二五、少壯得之,成家立業。
二六、老者得之,增福益壽。

總之,佛法雖然如同大海,果能於行住坐臥中至心精究,依教奉行,一定能夠使你很快的了解佛法真義有如破竹之勢。這裏還可以告訴你:

佛法 獨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
佛法不獨不消極,而且是積極的。
佛法不獨不逃避現實,而且是捨己救人的。
佛法不獨不出世,而且是要你發願入世度生的。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下酉歲三月十四日於臺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zakimir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