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教聖典(修道篇)

關世謙居士譯


修道篇

第一章  覺悟之道

第一節  清淨心意

(一)每個人都有迷與苦為淵源的煩惱,想從這煩惱的羈絆中掙脫,有五種方法:

第一,對事物的見地須正確,辨別它的前因與後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於心中有了煩惱,一旦煩惱祛除,就會顯現出無苦境界的正知。

因為見地有錯誤,生起對「我」的思慮及忽視原因與結果的法則,被這錯誤的思慮所拘束而生起煩惱,陷入苦與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煩惱鎮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發起的欲望,把產生煩惱的根本斬斷。

第三、使用物品須合適,思考要正當。選用衣著和食物時不要考慮是為享樂,考慮到衣服是為防禦寒冷和暑熱,以及遮護羞恥;食物是維持修道的根本,是為滋養身體。有了如此正當的思考,煩惱將無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須忍耐。忍耐寒、暑、饑、渴、辱罵,毀謗更要忍耐,因為接受忍耐可以消滅燃燒己身的煩惱之火。

第五,遠離不應去的所在,遠離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這一點,煩惱的火焰則消逝殆盡。

——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經

(二)世界上有五種欲望:眼所見物、耳所聽聲、鼻所嗅香、舌所嘗味、身所接觸的感受等。這五種東西,在心中最富敏感。

多數人,肉體所愛好,心即為之所吸引,但卻忽視其結果所發生的災禍。恰如森林中的鹿,陷進獵人的圈套而被捕,或是中了惡魔的幻術。無疑地,五欲就是圈套,人類中了它,煩惱馬上就興起,痛苦亦隨之而來。因此,見了這五欲的災禍,必須尋求免中圈套的方法。

——巴利本中部二六‧聖求經

(三)其方法不止一種,例如:捕到蛇、鱷、犬、鳥、狐、猿等六種習性不同的生物,用一條結實的繩子綁著,把繩子打個死結然後放開。

這時候,六種生物各隨自己的習性,奔向各自的巢穴:蛇歸塚,鱷歸水,鳥歸空,犬歸村,狐歸野,猿歸林,為此而互相爭拚,結果,被力大強壯的一方拖曳而去。

恰如此例所示,人們都被眼看到的物體、耳聽的聲音、鼻嗅的香氣、舌嚐的滋味、身觸的感受,以及意識到的事體所牽引,其中更被誘惑力最強的一方所拖曳,並受其控制。

如果這六種生物各用繩子捆綁,把牠們拴在一根大而結實的柱子上;一開始,生物們各自都想趕緊奔回巢穴,後來力量用盡,就各自在柱子旁邊疲憊地躺了下來。

同樣情形,人如能修持心行,刻意鍛鍊,當不致為五欲所吸收。如能降伏住心行,人們不論是現在或未來,都能得到幸福。

——巴利本相應部三五‧二○六

(四)人們的欲火方燃,像謀求輝煌的名聲,又似薰香自焚的情形一樣,空自枉求聞達,貪圖名譽。如果不曉得修持心行,終將懊悔此身,徒呼虛度此生,以致終老。

貪求名譽、財貨和美色,恰如孩童舌舐塗在刀刃上的蜂蜜,在品嘗甜美之際,甘冒舌頭被割的危險。

貪求美欲而不知足的人,亦如撥弄火炬迎風向前走的人,灼手、焚身是理所當然。

自己的心,如充滿貪、瞋、癡三毒,不可以信任它。自己的心,不能隨便讓它予取予求,必須努力抑制心意,以期免於追逐在欲望之後。

(五)想要求得覺悟,必須息滅欲望之火。一如背負乾草的人,見到野火,必須走避;期求解脫之道的人,亦須遠離欲望之火。

見到了美色,惟恐心為所奪,連忙把眼睛挖出來的人,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心是主者,邪惡之心如能斬斷,作為從者的眼睛,其邪念馬上就會停止。

努力修道,向前進步固然很苦,但如不下決心修道,將會感覺更苦。人降生在這個世界,繼之以老、以病、以死,其苦又何嘗有窮盡?

向前修道,必須像牛荷重負在泥沼中行走,要目不旁視地勇往直前,及至離開泥沼,才能鬆下一口氣。欲望的泥沼,再深再濘,祇要將心放正,修道向前,其脫離泥沼、消失痛苦,是所必然。

(六)修道的人,應把高傲心祛除;教法之光,當即照注在他身上。任何金銀財寶等裝飾,也抵不上功德的裝飾。

想要身體健康,期冀家門昌隆,希望老小都得平安快樂,首先必須調和自己的內心。欣然慕道以調和情意,功德自然會加被在你身上。

寶石從地底下生出,功德由善行而現,智慧是從平靜而清淨的心中所生。迷惘的人生,有如在曠野中向前摸索,憑仗智慧之光,照耀著前進的路,由功德裝飾的身體謹慎地向前邁進。

佛陀教示說:把貪、瞋、癡三毒丟掉吧!誠然是金玉良言的教化。凡是服膺這些教化的人,獲致正常的生活和幸福,是可以預期的。

——四十二章經

(七)人心往往傾向思考中所期求的一面。想到貪,貪心就生起;想到瞋,瞋心就特別強烈;想到損害人,損害心就會增長。

飼養牛隻,散放在田野,到了秋收時節,必須集中關閉在小牛圈裏,祇給牠享用一些穀物渣滓。當然,一方面必須接受牠們的抗議,另一方面還要預防牠們集體而來的傷害。

人亦如此,看到一些邪惡所生起的傷害,必須將心扉緊閉,並摒棄邪惡的念頭,澈底把貪、瞋、傷害人的心粉碎,另行培養不貪、不瞋、不損害人的心。

養牛,每到春天,原野中的草芽開始萌茁,把牛放出去。但牛群的去處,必須悉心看顧,注意牠們的起居,更不能怠慢。

人亦同此道理,自己心意的活動情形、心行所及之處,必須牢牢把持,萬勿任其迷失了方向。

——巴利本中部一九‧雙考經

(八)世尊駐錫在拘睒彌的街上時,怨恨世尊的人賄賂了當地的惡棍,講了世尊許多壞話。世尊的弟子們去街上托缽,一點食物也沒得到,反而聽到一些毀謗的話語。

這時,阿難向佛說:「世尊!我們不要在這街上住下去了,另外到別的街上去吧!」「阿難!如果另外一條街也是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佛反問他。阿難答說:「世尊!那就再移往其他的街道去呀!」

佛又開示阿難說:「阿難!就這樣一直地移下去,還有得完嗎?我在接受譭謗時,一聲不響地忍耐,等他們譭謗完了,自會離我他去。阿難!佛是不被這世間的利益、損害、中傷、榮譽、讚揚、毀謗、苦惱、快樂等八種事所動搖的,剛才說的那些壞話,轉瞬即逝。」

——巴利本法句經註

第二節  善行

(一)學道之人,經常必須把身口意三種行為淨化在心:身的行為清淨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犯邪惡的愛慾;口的清淨是不說謊、不惡口、不挑撥離間、不說無聊的俏皮話;意的清淨是不貪婪、不瞋恨以及沒有邪惡的見地。

心若混濁,行為即污穢;行為有了染污,苦惱是免不掉的。所以,心地清淨,行為謹慎,就是學道的樞要。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七

(二)往昔,有一富孀,為人誠懇、賢慧、謙虛,甚得鄰里的好評,家中有一女傭,也非常伶俐勤勉。有一天,女傭忽然想起:主人的風評一向很好,到底她是與生俱來的賢慧,還是環境所培養的呢?姑且考驗一下看看。於是,第二天女傭起床得很晚,到了中午總算纔見到了人,主人表情不悅地責備她說:「怎麼這樣晚纔起來呀?」「一兩次起床晚了些,您何必發脾氣呢?」女傭答說,激怒了主人,她氣得不得了。

第二天,女傭起床得更晚,主人發怒了,拿起棍子逕自打去。不久,這件事在鄰里間傳揚出去,一向頗得佳譽的富孀,名望頓失。

(三)任何人都像這女主人一樣,環境中的一切,如能愜合心意,誠懇、謙虛、穩靜都可以做到;一旦環境拂逆了心意,能否做得風評依舊?實在大有商榷的餘地。

對自己來說,當你聽到諷譏之言的時候,明顯地,看出對方對自己滿懷敵意的時候、衣食住行的來源不太順利的時候,在這些情形之下,還可以繼續保持心緒的安靜、行為的善良嗎?

所以,祇有環境稱心滿意時,纔能保持心意安靜和行為的善良,還不算是人品完美;喜歡佛的教法,依從教誨把身心都薰陶得直趨上乘,纔能算是穩靜、謙虛、品格完美的人。

(四)一切語言,有合乎時機和不合時機的言語、合乎事實和不合事實的言語、溫柔和粗野的言語、有益和無益的言語、慈祥和憎忿的言語等五對。

這五對中,不論從何說起都是在勉勵:我的心不為外物所變,粗野的詁不該從我口中溜出,同情和憐憫使慈悲觀念永遠留存在心中,不令忿怒和憎恨心生起。

例如:有個人拿著鋤頭和鐵鍬,想把大地的土鏟光,一鏟一鏟把挖起來的土散揚開來,嘴巴還叨唸:「土啊!趕快沒有了吧!」但土依然還是存在著。

這樣下去,把一切言語都說完,仍然無濟於事。

因此,話再怎麼說,都莫如修心至充滿慈悲,置心於不變之境來得切實。

拿著畫具,想要往天空上畫畫,總是無法現出影像的;一支枯枝般的火炬,是無法把大河之水烘乾的;柔軟的熟皮,再怎麼摩擦,也不會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褒貶一任其來,心總不為所動,養心於太和。

譬如,被敵人所制,接受凌虐之苦,因而心意昏昧,這都不能稱之為謹守佛教的正法。即使在任何情形,必須學習:我心終不為所動,憎恨與忿怒的言語,都不從我的口中漏出。同時以同情憐憫的慈悲心去涵容對方。

——巴利本中部三‧二一鋸喻經

(五)有個人,發見一處夜晚冒煙、白天著火的螞蟻窩,把情形告訴一位賢人。「拿把劍,深深地向下挖挖看!」賢人告訴他。那人便動手挖螞蟻窩,開始,先挖出一支門栓,接著是水泡,再下去是鋼叉,底下是箱子、龜、殺牛的小刀和一塊肉,一樣樣接連不斷地都出了土,最後則是一條龍。

他把這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訴賢人。「把挖出來的東西都丟掉,祇把龍留在那裏好了;可不要惹牠噢!」賢人教示於他。

這是一種譬喻:「螞蟻窩」是我們的身體;「夜晚冒煙」是因為白天做事到夜晚思慮種種,有時欣喜,有時懊悔;「白天著火」是說夜晚所思慮的種種,到了白天用身體和口去實行。

「有個人」指的是學道之人,「賢人」是指佛而說,「劍」指的是清淨智慧,「深深地挖」指的是努力修行。

「門栓」是指無明;「水泡」表示忿怒與苦惱;「鋼叉」是指徬徨與不安;「箱子」是指貪婪、瞋恨、懶惰、輕浮、懊侮、困惑等;「龜」是指身和心;「殺牛小刀」是指五欲;「一塊肉」是指貪圖快樂,追求欲望。這些東西,任何一種都是毒化身心之物,所以說:「統統都把它丟掉!」

最後的「龍」,是指斷盡煩惱的心。在我們這身體的腳下努力挖下去,總歸可以見到龍的。挖下去見到了龍,就是說:「祇把龍留在那裏,不要惹牠!」

——巴利本中部三‧二三‧蟻塚經

(六)世尊的大弟子賓頭盧 Pindola 證得覺悟以後,為了報答故鄉之恩,回到了拘睒彌的街上,準備致力於散播佛的種子。拘睒彌的郊外有個小公園,路旁椰子樹無盡際的排列著,恒河裹碧波蕩漾,涼風不斷地飄送過來。

一個夏日,避免白晝烈日的蒸曬,賓頭盧來到路樹蔭涼之下打坐。正好這一天,城主烏仗那 Udyana 王帶領妃子也進入公園,管絃的遊樂疲倦了,就在蔭涼的樹下入眠。

妃子們趁大王入睡這中間,四處漫步,忽然望見在樹蔭底下坐禪的賓頭盧,女孩們心中仰慕他那莊嚴的姿態,生起學道之心,繼之要求說法,聆聽他的教化。

睜開睡眼的大王,發覺妃子們都不在跟前,開始納悶起來,隨後到處追尋,終於發現妃子們在樹蔭底下圍繞著一位出家僧人。荒淫無度的大王,不分青紅皂白,心中燃起嫉妒之火,惡口喝叱著:「跟我的女人們聊天,真是豈有此理!」賓頭盧聽了,默然地閉起眼睛,一語不發。

忿怒的大王,登時拔出劍,直往賓頭盧的頭上砍去,他連半句話都沒說,身如岩石,屹立無恙。愈形震怒的大王,於是搗毀了附近的螞蟻窩,使無數的赤蟻散佈在他身體四週。賓頭盧依然端坐在原處忍耐一切。

事情演變到這裏,大王開始自慚於個人的狂暴,倍感羞恥,於是怏怏地走向前去請罪。從此之後,佛的教法開始進入王室全家,隨之,整個國家亦由此作為開端。

(七)此後,過了幾天,烏仗那王去到森林中拜訪賓頭盧,請求解釋他的疑惑:「佛弟子們,都是年輕壯盛,為甚麼都不會沉溺在愛欲之中呢?又是怎樣保持那清淨之身呢?」

「大王,佛對我們曾經教示過對待婦女的方法:年長的婦女,看作是母親;中年婦女看作是胞妹;對年少的女孩,看作是自己女兒。依從這項理念,雖然正當年輕,都不會被愛欲所誘惑,經常守身如玉。」

「大德!但是人總歸是人,縱便看作母親、看作是胞妹、看作是自己女兒,不正經的心思,難免也會偶爾或起。作為佛弟子,怎樣去抑制愛欲呢?」

「大王!世尊教導人類了解人體種種的污穢:血、膿、汗、脂等,澈底觀察它是充滿污穢的。如能這樣的理解,即使再年輕,亦能保持內心的清淨。」

「大德!鍛鍊身體,修行心思,充實智慧,在佛弟子來說也許不難,對一個尚未成熟的人來說,可不能算容易。本想看作污穢的,不知不覺地,心被清淨的體態所吸引;本想看作醜惡的,不經意間,卻被美麗的形態所魅惑。佛弟子保持美好的品行,難道沒有別的理由嗎?」

「大王!佛曾教誡我們嚴守五官的門戶:由眼睛看顏色、形狀;由耳朵聽聲音;由鼻子嗅香味;由舌頭嚐滋味;由身體感觸物體的時候;心能不被美好的外表所惑,即使是醜陋的體態,心也不致焦煩,須善自嚴守五官的門戶。遵從此一教示,即可守身如玉。」

烏仗那王聽了之後讚歎說:

「大德!佛的教法的確偉大,據我的經歷所知,確實如此。五官的門戶,如不閉緊,而趨向外面的事物,馬上即為卑賤之心所制,因此沒有比淨化我們的行為更為要緊。」

——巴利本本生經四‧四九七‧Matanga Jataka 經

(八)人心之所思,在動作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往往會起對抗的作用。被人辱篤,就想還口,甚至蓄意報復,這種反應必須特別留意。逆著風吐口水,結果受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身。同樣地,迎著風向去掃地,不但沒把塵垢掃光,反而會沾污到全身。報復心往往跟災禍糾纏在一起。

——四十二章經

(九)捨棄吝嗇心,普遍地施惠與人,是一件絕好的善行;同時再能守志向、敬道業,那將更趨於完美。

人必須捨棄自私自利心,勇於幫助別人。看到別人施惠與人,自己比受惠者更為幸運,幸福即由此而生。

一支火炬可供幾千人引火,火炬本身依然故我,不曾減少半分。幸福再怎樣分給別人,自己也不會減少絲毫。

學道之人,一言一行都必須謹慎從事。志向再高,也要一步步地走去纔能到達,學道也必須一天一天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忘。

——四十二章經

(十)在這世界上,修學覺悟之道,難得成功的有二十項:

1)貧窮之人施惠與人,很難!

2)以怠慢心學道,很難!

3)捨棄生命學道,很難!

4)生逢佛陀之世,很難!

5)聽聞佛的教法,很難!

6)忍耐抑制色欲,遠離其他的欲望,很難!

7)看見好東西,不起佔有心,很難!

8)掌握權柄,而不以勢凌人,很難!

9)受辱不發怒,很難!

10)發生變故,能處心泰然,很難!

11)所學廣泛,能一門深入,很難!

12)不輕視初發心人,很難!

13)祛除傲慢心,很難!

14)結交好朋友,很難!

15)學道而證得覺悟,很難!

16)不為外境所動,很難!

17)瞭解對方的程度,再予演說教法,很難!

18)心境始終保持平靜,很難!

19)不談論是非,很難!

20)學得好的本領,很難!

——四十二章經

(十一)壞人與善人的特質各有不同。壞人的特質是不曉得罪的存在,故而無從防止,對於罪惡有關的種種,不願多加聞問。善人的特質是明白善惡,一經知道是邪惡便立即停止,並且深心感謝,得聞有關罪惡的種種。這是善人與壞人的基本分野。愚癡的人,不會感謝別人對自己所表示的好意。

另一方面,賢德的人經常抱持對人感謝的心情,即使他人不是直接對自己表示好意,因為對一切人常懷體諒,所以依然表示感謝的心意。

——巴利本增支部二‧四

第三節  佛的譬喻

(一)在遙遠的古昔,有個棄老國,是以遣棄老人為名的國家。這裏的人民有個規定:人到了老年,不管是誰,都要把他遺棄到荒山曠野中去。

服侍國王的一位大臣,不論規定上是怎麼說,總不忍心把年老的父親遺棄掉。無奈之際,在地下挖個很深的穴洞作家居,索性把老父隱藏在內,以孝養天年。

可是,在外面的世間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出現了一尊神明,並且向國王提出一項甚為詰難的問題:「這裏有兩條蛇,如能分辨出蛇的雌雄,倒也無話可說,否則國家就要被消滅。」

國王不消說,先在宮廷中徵求分辨雌雄二蛇的能人,可是沒有人能做到。隨後祇好向全國發出布告,對於能分辨雌雄蛇的人將頒賜重賞。

這位大臣回到家來,暗中向老父請示意向,父親說:「這還不簡單!把兩條蛇放在柔軟的羢毯上,這時候,蛇如果顯示出非常的騷動不安,就是雄的;安靜不動的就是雌的。」

大臣把老父教示的方法奏明國王,依照這方法立刻辨別出雌雄兩種蛇。至此,神明還不肯罷休,又提出一些更為疑難的問題,國王和家臣們都無法提出正確的答案。大臣又暗自回家去請教父親,又都一一得到了解答。

這些問題與答案是這樣——

問:「對睡著的人來說他是覺醒的,對覺醒者來說他是睡著的;這個人是誰呢?」

答:「這是說一個修行學道的人。他和那些睡著不知修行的人比較,則是覺醒的;若和已得覺悟的覺醒者比較,則是睡著的。」

問:「怎樣去稱量一頭大象呢?」

答:「把大象裝載在船上,然後再看船的吃水深度,作上記號,接著把大象卸下來,再裝進與大象同樣吃水深度的石頭,然後再稱石頭的重量,便可一目瞭然。」

問:「一勺水的量,要比大海水的量還多,這又是甚麼道理?」

答:「用清淨心汲取一勺水,施惠給父母或病人,其功德是永不泯滅的;大海水固然很多,但畢竟有盡量。因此,兩相比較,還是一勺水的實量比較多。」

接著,神又提出一名皮包骨頭的饑餓人,向他說:「世界上,相信沒有比他更餓更苦的人了吧!」答案是:「有!世人如果心情頑固而貧瘠,不信佛、法、僧三寶,又不供養父母、師長,這種人不但饑苦,將來必墮餓鬼道,接受漫長時間的饑苦果報。」

「這裏有塊正方形的栴檀木板,這塊木板那一端是樹根呢?」「把它放進水裏看看,根的一端,其沉水情形多少比較深些,憑此即可判別出根部的所在。」

「這裏有同一體形的兩匹馬,用甚麼方法分辨牠們母子呢?」「餵草給牠們,母馬定會用嘴把草推送到子馬的一方,牠們母子的身分,馬上即可揭曉。」

對這些難題的解答,神覺得十分滿意,轉而對國王也欣勉有加。國王也暗中曉得,如此高超的智慧都是出自隱藏在洞穴中大臣的老父。從此以後,宣布廢止遺棄老人的規定,命令國人對待老年人必須盡心孝養。

(二)印度的毘提訶國王妃夢見一隻六牙的白象,王妃心想務必要把大象牙據為己有,於是向國王表達心願。寵愛妃子的國王,頗難拒絕這一無理的要求,於是張貼布告曉諭國人:知道這種象者,從速報官,必有重賞。

在喜馬拉雅的深山,就有一隻六牙白象,這隻象為了成就佛道,正在那裏修行。從前有個時期,牠曾經救過一個獵人的危難。這獵人在歸國途中,看見這張公告,賞金的誘惑使他利令智昏,忘恩負義,回頭進入深山,想獵殺六牙白象。

獵人曉得白象是為了成就佛道在那裏修行,為了避免打擾白象的修行,故意披上袈裟,以出家人的姿態偽裝,進入深山去接近牠;觀察白象的行動似已不懷敵意,然後放出了毒箭。

身中劇毒的白象知道死期將近,但毫無責備獵人的心意,反而憐憫他的愚癡罪行,用四隻腳把獵人圍攏在中間,以守護獵人,生怕象群到來對他採取報復。並且明白獵人冒險到此的來意,是為了蒐求六隻象牙,於是舉身撲向大樹,把六顆象牙撞折,獻給獵人,且說:「但願我以布施此物的功德,得能成就佛道,往生佛國。希望不久成佛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拔除你心中的貪、瞋、癡三隻毒箭。」

(三)喜馬拉雅山麓,一片竹叢深處,棲息著無數的鳥獸,其中有隻鸚鵡。有一天,一陣大風吹襲,竹與竹之間由於摩擦而著火。火藉風勢,一時之間熊熊烈烈地蔓延,鳥與獸紛紛驚叫,苦無逃命之處。鸚鵡為了報答久居竹叢中棲息之恩並解救同伴,竟自投入附近的池水中,用雙翼浸得水份,然後飛升天空,灑落在燃燒的竹叢中。雖然功效甚微,但一片報恩之心和無量的慈悲心並未稍懈。天神被牠這番慈悲和犧牲心所感動,降臨下來,向鸚鵡說:「你的心意非常值得稱讀,但如此烈火,只憑幾滴翼水,怎能救熄得了呢?」鸚鵡答說:「滿懷的報恩心和慈悲心去做這件事,沒有不能成功的,不論如何,我都要做下去;即使到來生!」神靈為鸚鵡的偉大心志所感動,合力把竹叢的大火撲滅。

(四)喜馬拉雅山有一種共命鳥,兩顆頭顱共一身體,一個頭看見另外一個頭在吃美味的果實,心生嫉妒,於是就對另一個頭說:「你總是吃好的果實,再這樣下去的話,那我可要吃有毒的果實囉!」說著,當真吃下毒果,牠們倆都死於非命。

(五)有條兩頭蛇,頭和尾一時為了誰應該在前面走,爭執得非常激烈。蛇尾說:「頭啊!你總是在前面走,那是不應該的,也該分一半讓我在前面走纔對!」蛇頭聽後也說:「我總在前面走,這是生來的習慣,怎麼可以由你走在前面?」互相爭執不下,蛇頭依然在前面走,蛇尾生氣,索性捲纏在樹上以示抗議,不讓蛇頭前進。蛇頭畏懼過度,自樹上掙脫,終於掉進火坑,被燒焦致死。

一切萬物都有其自然順序,也都有它不同的作用。不能順其自然,秩序就亂了,因而就各自失去與生俱來的作用,而同歸於盡。

(六)有個性急好怒的男人,一天,他家門前有兩個人在議論說:「這戶人家,人倒是滿好的,就是性急,而且好怒。」這個人聽了,馬上從屋裏飛奔而出,不分青紅皂白,向這二人拳打腳踢一陣暴行,終於這兩個人都受了傷。

賢德的人,對自己的過失,一旦被人忠告,馬上反省而且當下改過;愚癡的人,被人指責自己的過失,不但不知改過,反而過上加過。

(七)有個富而愚癡的人,看見別人蓋了三層高樓,既壯觀又豪華,羨慕之餘,也要建座高樓當住家,以顯示自己的富有。於是鳩集工匠,吩咐蓋房子。工人們接到設計,先打地基,蓋一樓,接著向二樓施工。主人看著焦急地說:「我要求的不是一攤土堆啊!也不是一樓或二樓,而是三層高樓,你們趕緊給我做呀!」

愚癡的人不知腳踏實地,奮勉將事,怎麼可能有好的結果呢?

(八)有個人正在煮蜂蜜的時候,來了位好朋友,心想不如就用蜂蜜去招待客人。爐中之火正燃,卻用扇子想把蜂蜜扇涼。同一道理,煩惱之火猶尚未熄,想能得到清涼覺悟之蜜,是終不可得的。

(九)兩個鬼為了一隻箱子、一根竹杖和一雙鞋子互相爭執,一整天還是沒完沒了,猶在繼續爭執。有個人見了這種情形,走上前去打聽究竟:「為甚麼這樣爭執不休啊!這幾件東西有甚麼稀罕,值得你爭我奪?」兩個鬼回答說:「你是有所不知的,這隻箱子可以從裏面隨意取出你所需要的食物、寶貝乃至你所喜歡的任何東西;這根竹杖拿在手裏可以立即退敵;這雙鞋子穿在腳上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那人聽後,稍作沉思說:「這倒不難處理,來!你們倆暫時迴避一下,讓我來給你們平均分配好了!」說完,兩個鬼果然走避一邊。這人抱起箱子、拿過竹杖,穿上鞋子騰空而去。

這裏的鬼,說的是異教之人;箱子指的是布施;他們不明瞭,由於布施便可生出種種的寶貝。竹杖表示心意集中,以專心一意即可把煩惱之魔擊退。

鞋子表示清淨戒律;他們不明瞭,由於清淨的戒律可以超越一切爭執,因此,如不把箱子、竹杖、鞋子拿掉,爭執永遠是無止境的。

(十)有個人獨自在外旅行,一天晚上獨宿在一間空屋子裏。到了半夜,有個鬼扛著一具死屍走了進來,把它放在地板上。過了不久,另一個鬼從後面緊緊追上來說:「這是我的東西啊!」說著,雙方便起了激烈地爭執。

於是,前鬼向後鬼說:「我們倆這樣爭奪下去,總是沒得結果,不如找個人來作證,決定它的歸屬好了。」後鬼同意他的提議,於是前鬼就把剛才躲在牆根下渾身發抖的人揪了出來,要他指出到底是誰先扛著屍體進來的?面臨這個左右為難的問題,他真是無所適從,明知指認的結果不論偏向那一方?都會被另一方恨之入骨而被吃掉,索性決心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所見。

果如所料,後鬼聽了大怒,馬上動手擰下這漢子的胳膊;前鬼見狀,立即揪下死屍的一隻胳膊給他補上去。後鬼愈發震怒,瘋狂地拔掉胳膊、擰下腳、搬走胴體,最後連頭顱也被揪掉。前鬼也馬上一件件地從死屍身上取下手、腳、胴體、頭顱等,一一給他補了上去。至此,兩個鬼停止了爭吵,把散落在四週的手腳等物飽餐一頓,然後擦擦嘴巴,各自揚長而去。

這漢子在小屋中身歷其境這一幕,繼而深思:受之於雙親的手、足、胴體、頭顱等,如今都是陌生人身上之物,到底自己是「我」嗎?抑或不是「我」自己呢?完全不知所以的漢子,天一亮就瘋狂般地跑走,半路上找到一座寺院,高興得鼓足了勇氣進入寺中,把昨晚的恐怖經過敘述一遍,並請教所以。人們都能從這段故事中體悟到「無我」的道理,確實得到了生動而寶貴的體會。

——雜寶藏經

(十一)一個人家,有位裝束華麗的美女來訪,主人問道:「妳是甚麼人啊?」美女回答說:「我是賜富與人的福神!」主人一聽非常高興,並把美女延之入內,殷勤款待一番。接著,一名衣衫襤褸而醜陋的女人緊隨其後而來,主人問她是誰,答說是:「窮神!」主人驚聞之下,趕忙想把她攆走。貧女這時開了腔:「剛才那位福神是我姐姐,我們姐妹一向形影不離,你把我攆出去,姐姐也不會獨自留下來的。」說著,貧女果真走了,同時福神的影子也消失了。

有生就有死,有福就有禍,有好事就有壞事,人必須瞭然於此。愚癡之人祇是厭惡災禍,乞求幸福。學道之人超脫於這兩種,而不執著任何一邊。

——大般涅槃經

(十二)往昔有位窮畫家,把妻子留在家鄉,獨自出外謀生。經過三年期間,備嚐辛苦,賺得很多錢財,眼看即將回歸故鄉,中途碰上供養眾僧的大法會,他欣喜之餘,心想:「我還沒種過福呢!如今正遇見種福的田地,怎可白白放過這大好的機會呢?」想著,毫不憐惜,把賺來的許多錢財全部供養,然後回到家中。

妻子見到丈夫赤手空拳地回來,怒上心頭,責問他的原由。丈夫回答說:「我把錢財都儲存在一個堅固的庫藏裏。」妻子又問他:「庫藏在何處?」答說:「就在那尊貴的僧團中。」怒氣未息的妻子訴求循著線索調查事實真象,畫家坦誠地指出:「我辛辛苦苦所獲得的財物,不能隨便把它浪費,我從前不曉得種植福德的種子,偶爾遇見一塊種福的田地,應該供養的機會到來,激起我的信心,捨棄惜財之心而做布施功德。真正的富不是錢財,而是布施心。」

畫家的心意受到官府的稱譽,街坊鄰居聞悉,都由衷地讚歎。從此以後,他的聲譽越發高揚,畫家夫婦因而得到了更大的財富。

(十三)有個人,家住墳場的附近。一天晚上,一陣頻呼自己名字的聲音來自墳場中,畏懼和膽怯襲上心頭。天亮以後,把這情形告訴他的朋友,友人之中不乏勇氣十足者,聲言如果再有呼叫之聲一定要循聲尋找,決心去追究它的來源所在。

第二天夜裏,頻頻呼叫之聲一如前夜,被呼的那人膽怯心驚,但另一具足勇氣的男子卻循聲走入墳場,找到了發聲之處,而且追問:「你是甚麼人?」於是地裏面發出聲音說:「我是隱藏在地裏的寶貝,我想把『我』交給我叫的那個人,可是他害怕不敢來,你看來很有勇氣,很適合於取『我』。明天早上,我將帶領七名隨從去到你家。」當時另外那個男子在旁邊,也聽到了這些話。「到我家裏來,屆時我將候駕就是,可是我怎樣款待您們呢?」問那聲音。答說:「我們將以出家的形態出現在你家,你先要清淨身體,打掃房屋,準備清水,用八種器皿盛粥飯候著就是了!吃過飯後,我們會相偕進入房內的小屋中,將變成一罈罈的黃金。」

翌朝,這男子淨身潔室,以候寶駕。果然有八位出家人托缽而來,進得屋中,供養上清水和粥飯。飯食既畢,一個個果然魚貫進入房角的小屋,一時八個人都變成滿罈的黃金。一個欲望深重的男子聽了事情的經過,自己也想要幾罈黃金,同樣也掃淨房屋,請來八位出家人供養。飯後,關上房角的小屋門,可是八個出家人並未變成黃金。氣惱之下,大鬧一場,甚至告到官府。

先前被叫名字而心驚膽怯的懦弱男子,知道了叫他的聲音就是黃金,當下起了貪欲,認為:本來那聲音就是叫我的,因此硬說那黃金罈子該歸我所有。逕自去到他家,想搬走罈子,揭開蓋子一看,罈子裏面全是蛇,每條蛇都昂首吐信向著他。

國王曉得了這件事,裁定黃金罈子應該歸那有勇氣的男子所有,並諭示國人:「人世間的任何事,每每都是愚癡之人祇望求其果報,哪裏知道,得到的並非盡如你所想像;恰如表面上保持戒律,如果信心不夠虔誠,絕對無法得到真的安寧。」

——雜寶藏經

第二章  實踐之道

第一節  學道

(一)我們這個宇宙到底是如何構成的呢?宇宙是永遠存在的嗎?抑或不久亦將殞滅呢?宇宙是無限的廣大嗎?還是有一定的際限呢?社會是如何形成的呢?社會型態如何纔算是理想呢?如果認為這些問題未澄清以前無法學道的話,那麼任何人在尚未學道以前,死亡即已先行到來。

例如,人被可怕的毒箭射中,親友們圍攏了來,趕緊找醫師設法拔箭,先行療毒要緊。

可是當時如果有人說:「且慢拔箭,先要弄清楚箭是誰發的?是男還是女?是哪種性格的人?而且弓是哪一種?大弓或小弓?木弓或竹弓?弦是哪一種?藤蔓?牛筋?箭是用藤或是茸?用的羽毛是哪一種?這些問題尚未得到解答以前,且慢拔箭!」

無疑的,這些問題在未弄清楚以前,毒素早已循環至全身,人已死亡多時。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步要做的醫療工作,就是先行拔去毒箭,以免毒發後蔓延到四肢。

宇宙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社會型態,怎麼樣纔算理想或不理想?不管怎樣,最重要的還是:大火臨頭,必須避避風頭纔是。

宇宙的存在是否永久?到底有無邊際?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火,以緊迫釘人的姿態,圍繞在我們的四週。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要先拂去燃眉之火,就必須先學道。

佛陀的教誨是:有必要的話纔說,不契機的話不說。對人而言,必須了解的,當然要知道;必須斷絕的,當下戒絕;必須修學的,努力以求。並且,一再地教示世人,須矢志求取覺道。

因此,人必須先抉擇幾項問題:對自己來說甚麼事最為重要?更要了解,甚麼事最為切身?之後,再攝心調意努力以赴。

——巴利本中部七‧六三‧箭喻經

(二)有如一個走入樹林想求取樹芯的人,隨便折些樹枝和樹葉就以為是得到了樹芯,那是愚癡的。人既然有了求取樹芯的目的,進而取得樹皮乃至樹幹,纔有得到樹芯的可能。

又如:想要擺脫逼炙人身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進而慕道修學,就是示意樹的芯。

如果祇得到一些恭維和名望就趾高氣揚,從而自讚毀他,就像祇得到枝葉以為是取得樹芯的想法,是同一理念。

又如:自己確已得到幾分寧靜和安定,從而心滿意足、自誇而貶他,也像取得樹皮而以為是已求得樹芯一樣。

又如:得到幾許分辨事物的力量,於是智炫心傲,從而自譽謗他,也像得了樹皮就有得到樹芯的想法一樣。這種種情形,都是心驕意滿,勢將再度招致苦的來臨。

對於一位學道之人,恭維、名聞、利養,均非其目的,因為他要追求的終極目標,並不以些許成就、少分的安定,或幾分的聰智為滿足。

因此,首先須將吾人在世界中生死根本的性質置意於心。

——巴利本中部三‧二九‧大樹芯喻經

(三)這個世界並不具有其自體的本質,必須求得除滅心機的方法。祇求追逐外表,內心卻產生許多的迷惑。

以心之所欲為本,欲之火一經燃起,苦與惱便隨心而至。以無明為本,在迷闇中包藏著憂愁和悲傷。能了解製造迷惘之家的,除了心之外,別無其人。因此,修道之人必須決定與心作一殊死之戰。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四)我的心啊!你為甚麼總是趨向於無益之境,何以不能稍安勿躁呢?為甚麼陷我於迷惘,空自號召一些無聊的事物呢?

想耕種土地,鋤頭尚未落地,竟自先行毀壞,那還能耕種嗎?如果猶自徬徨於生死的迷海,捨棄了數不能盡的生命,那就不能耕種這心的大地。

心啊!你曾使我出生於王侯之家,也曾令我出身貧寒,到處流浪乞食。偶爾也使我生往神仙之邦,終朝沉湎於榮華的夢鄉,但亦曾使我接受地獄之火的燃燒。

愚癡的心啊!你曾帶我走過種種的路徑,到現在為止,我未曾違背於你;但是,亦令我聽到佛的教法,而身體力行。事至今日,不要再惱害我、阻撓我,無論如何,設法把我從種種苦境中拯救出來,淬礪上進,以期速獲覺悟。

心啊!你必須知道,一切事物都無實體而常變遷,不去執著它。任何事物,都不要作「我有」之想。祇要遠離貪婪、瞋恨和愚癡,便可即得安樂。

拿起智慧之劍,砍斷愛欲的蔓藤。利害和得失、稱讚和譭謗,都不為其所煩惱時,安定的時光,必將指日可待。

心啊!你曾使我一度發心學道,可是,為甚麼現在又使我被利欲榮華所吸引而回轉了心意呢?

既無形體而又無遠弗屆的心啊!設法越過這難度的迷海吧!這一點我會依你所想的去行動;但是,從今以後,你必須依我所想去行事,我們一起奉行佛的教法。

心啊!山河大地一切都是會變遷的,充滿災變的。這個世間,何處去尋求安樂?何不奉行教法,趕緊渡往覺悟之岸呢?

——巴利本長老偈註

(五)與心作如此般的戰鬥,誠心學道之人經常決心進取,即使為人所嘲笑或毀謗,此心總不為之稍動。即使有人以拳相加,以石相投、以劍擊斬,此心亦不為之生瞋。即使遭受刀鋸而身首異處,此心亦不為之所亂。若竟而因此心意暗淡,殊難謂為信守佛教的人。

縱使嘲笑、譭罵、拳腳杖劍齊下,學道之心絕不為所動搖,反而心中充滿了佛的教法,愈益堅定進取覺悟的決心。

——巴利本中部三‧二八‧大象跡喻經

為了求取覺悟,難以成就的成就它、難以忍的忍耐它、難以布施的能施惠與人。如果祇能日食一粒米,不惜投身火焰之中,此心亦不為之稍有退失,誓必求得覺悟。

但是,即使有了布施也不作布施之心,做了任何事而不作有所作為的想法,祇是心中認為那是一件有益於人的事體,由於是一件正當的事,故而為之。如同母親以一件衣服授給愛兒,心裏並不作授與之想;照顧病兒,亦未嘗生起看護之心。

——大般涅槃經

(六)往昔,有位智慧開明,慈悲深厚的國王,轄域國泰民安,治境豐饒。國王學道之心殷切,經常準備財寶,布告天下:不論任何人,如能開示值得尊敬的教法,就將財寶賞施給他。

國王這番求道的虔誠震撼了天界,天神想要試探一下國王的心意,於是現出兇的形態,站在王宮的門前,宣示說:「我了解值得尊貴的教法,故而前來投效國王。」

王聽了以後大喜,恭謹地迎入後殿,請求開示教法,於是鬼就露出恐怖如刃的牙齒說:「現在我正腹餓,這樣子怎能說教呢?」國王奉獻出一些食物。「我的食物,必須是人類的熱血和肉!」鬼連忙又說。這時王的太子表示他要主動捨棄自己的生命,以便為鬼充饑;繼之,王妃也甘願以己身作鬼的餌食。那鬼在連續吃掉兩個人後,猶覺未竟全飽,竟想連國王也一起吞食,這時國王很鎮靜地說:「我並不吝惜這條命,祇是覺得:如果此身已亡,又怎能聽到你說的教法呢?索性等你說完教法之後,我情願以此身奉獻。」

鬼這時說道:「愛欲從憂惱而生,愛欲由恐懼而生;遠離愛欲,人無憂惱,恐懼又將何處而有?」說著馬上又恢復了天神的形態,與此同時,已被吃掉的太子和王妃都亦恢復了本來的形狀。

——百緣經

(七)從前,在喜馬拉雅山有位道心深厚的真實修行者,一心祇想乞求遠離迷惑的教法,此外別無所望,包括充滿大地的財寶,乃至天神世界的榮華均非所欲。

天神為這修行人的行持所感動,想試試他的誠意如何?於是以鬼的形態出現在喜馬拉雅山境,歌唱著說:「一切事物都是有變遷的,有生就有滅。」修行人聽到這歌聲,就像口渴之人得到飲水,又如囚犯得釋,欣喜萬分;心想這纔是真理,這纔是教法。他環顧四週良久——是誰在唱這真理之歌呢?定睛一看,原來是個鬼。將信將疑之下,走向鬼的身邊問道:「剛才的歌聲是您唱的嗎?如其果然,我願意繼續恭聽下文。」鬼答說:「不錯,正是我唱的,但我此刻腹中饑餓,若不吃點東西,實在沒法唱下去。」修行人又請求說:「請不要這樣說好嗎!拜託您繼續唱下去吧!這首歌確有其崇高的寓意,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祇這兩句,的確意有未盡,無論如何,請教其餘的歌句吧!」

鬼又說:「現在腹中饑餓難忍,如能吃些溫肉熱血,一定會繼續唱完這首歌。」修行人聽了,當下就和鬼約定,如能繼續聽完這首歌,當以自身奉獻。鬼於是獻唱那首未完的歌,使這首歌得以完整。它是這樣的:

一切事物都是有變遷的,
有顯現就有幻滅,
如能不被這生滅所拘束,
纔會感受到恬靜與安適。

修行人馬上把這首歌刻記在樹幹和石頭上,然後登上樹頂,踴身跳向鬼的面前奉獻給他。就在這一瞬間,鬼恢復了天神的形態,以手安然地接住修行人的身體。

——大般涅槃經

(八)往昔,有位名喚常啼 Sadapraudita 的學道人,一心一意想求覺悟,不被名望、利慾所誘惑,拼命修行。有一天,忽然空中有聲音教示說:「常啼!一直向東前進,聚精會神,不畏寒暑艱險,置世間的毀譽於度外,不為善惡所拘泥,儘管向東驀直行去,必將得到誠實之師,從而取得覺悟。」

他大喜過望,依照聲音所指示,逕自向東直行,去求覺道。攀山越野,流浪異鄉,時而忍受屈辱和迫害,時或賣身為奴。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總算來到明師的面前,請領教益。

世間上好事多磨,想要行善事,一定很多障礙。常啼在求學覺道的旅程中,不知遭遇到多少次障礙。為了想要求得幾許供養明師的香花錢,曾經賣身為傭,以賺取些許工資,可是卻找不到僱主。惡魔的阻撓之手,任你所到之處,即伸向何處,趨向覺悟之道,確實是血枯削骨的艱難旅程。終於從明師處接受了教法,想要把那尊貴的言教記錄下來,可是得不到紙墨,於是用刀刺破自己的手腕,以流出來的血記下明師的教法,他是這樣地得到了尊貴的覺悟教法。

——大品般若波羅蜜經八八‧常啼品

(九)從前,有位名叫善財 Sudhana 的童子,他也是一心虔誠地學道,求願覺悟。曾去拜訪過漁夫,聽說有關海潮的不可思議教法。又從診病的大夫那裏,學到對人必須有慈悲心。又曾會晤過家財萬貫的長者,聽說一切萬物都有其本具的價值。

又去拜見過修禪的僧人,看他現出一幅安靜心的本色,予人以不可思議的力量,當下使人心都能得以清淨。又曾會見一位品格高尚的婦人,她那奉獻的精神,委實令人佩服。又曾邂逅一位粉身碎骨為求佛道的修行人,得知他為求真實的覺道,上登刀山、投身入火都在所不惜。

童子所到之處都能體會到:祇要心之所及、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都是佛的垂教。即使是一名纖弱的女子也有其覺悟之心,那怕是街頭上嬉戲的孩童,也能看出真實世界的另一面。會見質僕、安祥的人,隨順之心,覺悟了光明的智慧。

供香也是教法的一種,用花來莊嚴佛道,進而也有得到覺悟的例子。有一天,他在樹林中休息,看見一棵朽木之中萌出幼苗,因而領會到教法所說的生命無常。

白晝太陽的輝耀,夜晚星光的閃爍,這一切都像雨露,滋潤了善財童子上求覺道之心。

童子所到之處,唯道是問;腳跡所及,有教必聞;行蹤所至,必是尋求覺悟。真實求取開悟的態度是:嚴守心池,必須莊嚴此心之城。然後以虔敬的態度,開啟心的城門,並且在心的深處供之以佛,奉上信心之花,獻上歡喜的香,童子所學亦即如此。

——華嚴經三四‧入法界品

第二節  道有千百條

(一)上求覺道,必須修學三件事情,就是:戒律、心念集中的定功和智慧三種道學。

戒律是甚麼呢?人,尤其是修道之人,必須保守戒律以控制身心。把守五種感覺器官的大門,再小的罪過也不輕易放過。對於善行,務須淬礪奮勉以赴。

定功是甚麼呢?就是遠離欲望和擺脫各種不善的事體,漸漸導心入於安定的境界。

智慧是甚麼呢?是要了解四種真理,就是:要了解苦惱、要了解苦惱的原因、要了解苦的消滅,和了解消滅苦惱的道理,這樣纔稱作是開明的覺悟。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八

學習這三種道學,纔算是佛的弟子。

驢並不具備牛的形態、聲音和犄角,即使緊跟在牛群之後,說自己是牛,誰也不會相信。同樣道理,不修學戒律、定功和智慧三種道學,而說我是上求佛道之人、是佛的弟子,那是十足的愚癡者。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一

農夫為了秋天得到收穫,必須先在春天犁田播種、灌溉、除草等的悉心培育;上求覺悟之人,必須修學三種道學,始克有成。農夫撒下種子,今天發出了芽,明天出了穗,後天就想要收割;即使再怎麼乞求,都是不可能的。上求覺悟的人,今天纔脫離了煩惱,明天祛掉執著,後天就說深得覺悟,哪裏有這麼便宜的事?

從播下種子開始,經過農夫的辛勞,受季節天候的變化纔發芽,逐漸到了最後纔結實。求得覺悟亦復如是,修學戒律、定功和智慧三學,逐漸滅除煩惱、遠離執著,漸漸地,覺悟的時刻即將到來。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二

(二)僮憬這世間的榮華,心在愛欲的迷亂當中,想要上求覺道,是非常困難的。世俗的樂趣與修道之樂,本質上有不同的差別。

萬事都以心為本源的道理,已如前述。此心若沉湎於世俗享樂,迷惘和苦惱即隨之而生;此心如好樂修道,覺悟之樂亦從之而生。

因此,上求覺悟的人,以清淨心信守教法,必須守持戒律;守持戒律,就能得到心念集中的定功;心念如獲集中,智慧當可開顯,以此光明智慧纔能將人導入覺悟。

誠然,這三種道學就是覺悟之路。人類由於未能修學這三種道學,長久以來,迷惑一直在加深。如今入道修學,處世與人無爭,靜靜地把思緒集中,使心清淨,以期速得覺悟。

——般泥洹經卷上

(三)這三學,推廣起來就是八正道,也稱為四念住、四正勤、五力、六波羅蜜。

八正道就是:正確的見解、純正的思想、正經的言語、端正的行為、正常的生活、正當的努力、正實的記憶和正經的定功。

正確的見解就是:分析四種真理(四諦)使之明朗,相信其原因與結果的道理,不作顛倒乖謬的看法。

純正的思想:不耽於欲望、不貪婪、不瞋恨,和沒有傷害人的心。

正經的言語是:不說謊、不巧言、不惡口,和不挑撥離間。

端正的行為是:不殺生、不偷盜,和不行邪惡的愛欲。

正常的生活:摒棄不光明的生存方式以做人。

正當的努力是:好樂於正當的事體,不怠惰,努力向前。

正實的記憶是:不論做任何事,必須意識清晰,置心於正。

正經的定功是:不因循錯誤的目的,為期智慧的開顯,趨心於鎮靜,使心意趨於統一。

——巴利本中部一四‧一四一‧分別聖諦經

(四)四念住是下列的四項:

視我身是一個污穢體,不妄加執著。

不管是何等的感受,一切都視為苦的根本。

觀察我們的心念活動,曾無片刻休止,不斷地在演變。

視一切事物都是靠原因和條件而成立,不是完整而永久不變的。

——般泥洹經卷上

(五)四正勤是下列的四項:

將要生起的惡,預先防範,使令不起。

已經生起的惡,馬上斷除。

將要生起的善,設法使之生起。

已經生起的善,培養使之茁壯擴大。

努力從事於這四件事情。

(六)五力是下列的五項:

信仰,

奮鬥,

清晰的意識,

心念集中的定功,

開明的智慧。

這五件事是求覺悟的力量。

——巴利本增支部五‧一六

(七)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六件事體。修持這六件事,可以從迷惑的此岸,度向覺悟的彼岸,因而也稱作六度。

布施是息滅吝惜心,持戒是端正行為,忍辱是對治易怒的個性,精進是祛除怠惰的心理,禪定是鎮靜昏散的心意,智慧是使愚昧心明朗化。

布施和持戒恰似築城的基礎,是修行的基石;忍辱和精進有如城壁,以抵禦外難;禪定和智慧是護身以逃離生死的武器,以之為甲冑,固身如金湯,以臨大敵。

——華嚴經第六‧明難品

見有乞者到來,施與小惠,不能算是最上乘的布施;敞開心懷,把自己精進的過程,用以勸進別人,纔是最上乘的布施。偶爾一為的布施,也不能算布施的上乘;發心經常布施,纔是最上乘的布施。

布施之後,有了悔意,或是兼有誇耀布施的想法,也不是最上乘的布施。歡喜的布施是:忘卻布施的自己,以及接受布施的人,乃至布施的物體。致心於這三種境界,纔算是最上乘的布施。

正當的布施必須是不求得到回報,以清淨的慈悲心,求願自己和所有的人,同入覺悟之境。

——大般涅槃經

(八)從前,有位叫薩埵 Sattva 的王子,有一天,同兩位哥哥到森林中遊玩,遇見一隻母虎產下七隻小虎,但卻陷入饑餓之境,甚至到了眼睜睜地要吃掉自己孩子果腹的程度。

兩位哥哥驚懼之下,逃離現場。薩埵太子當下發心,願意捨身以救餓虎,於是攀上絕壁,縱身投向餓虎。母虎因而得以填饑,同時也挽救了七條虎子的性命。

薩埵太子的心,祇是一心一意地布施求得覺道,他的決心是:「此身易碎也多變,以往不知布施,祇曉得對自己的身體愛護備至,到現在纔有機緣布施,因而獻身以求覺道。」所以布施自己的身體以救餓虎。

——金光明經第二六‧捨身品

(九)上求覺道的人必須修持慈、悲、喜、捨四種偉大的心——四無量心。

修慈是斷除貪心;修悲是斷除瞋心;修喜是斷苦;修捨是對恩與怨都一視同仁。

為多數人施予幸福和快樂,就是大慈;為多數人消除痛苦和悲傷,就是大悲;對多數人,總以歡喜心相向,就是大喜;以平等心對待一切,沒有分別,就是大捨。

培育這四種慈、悲、喜、捨偉大的心,祛除貪、瞋、苦惱和愛憎之心。惡心的難祛,猶如飼犬;善心易失,則有如樹林中的馳鹿。惡心也像刻在岩石的文字,甚難消除;善心亦如水面上寫字,一瞬即逝。因此,修行覺道,實在困難重重。

——大般涅槃經

(十)釋尊的弟子須羅那 Srona 生於富豪之家,素來體弱多病,後來邂逅到釋尊而為佛弟子,奮勵修行以致腳底出血,痛苦異常,但仍不斷地精進;雖專心修持,依然不得覺悟。

釋尊憐憫地向他說:「須羅那!你在家的時候,曾學過琴吧?琴弦繃得太緊或放得太鬆,都奏不出和諧的聲音,祇有鬆緊適宜,纔會彈出美妙的音響。求得覺道亦同一情理,怠惰固然不能得道,過分緊張努力於道,亦同樣不得成就。準此,人的努力向道,必須慎重衡量程度。」須羅那接受這項教示,頗有領會,不久即證得覺道。

——巴利本長老偈註

(十一)往昔,有位叫五武器的太子,是因為他能操練五種武器,故而得名。一天,修習已畢,返回鄉里的途次,在荒郊野外碰到了名叫脂毛的怪物。脂毛慢步逐漸向王子走近,王子先是一箭射去,箭固然射中脂毛,但被牠身上的毛所黏住,卻未傷到牠。接連又用劍、矛、棍和槍襲擊,但都被毛所吸取,而全都無濟於事。

一切武器都已用光的王子,於是舉拳便打,抬腳就踢,接著拳腳也被毛所吸住。王子的身體貼著脂毛的身體浮在空中,用頭撞擊脂毛的胸部,頭也被黏住而無法掙脫。

脂毛笑著對王于說:「你已經落在我的手中,現在我要把你當作食物!」

「你大概以為我的武器都已用光是吧?其實,我還保留一種金剛武器,你若把我吃掉,我的武器就會從你肚子裏把它撞破!」王子答說。

於是,脂毛為王子的勇氣而心生猶豫,問道:「那怎麼可能呢?」

「是由於一種真理的力量啊!」王子作答。

當下脂毛便離開王子,反而接受王子的教誨,從而遠離了一切惡事。

——巴利本本生經五五

(十二)自己既無羞恥感,於人更漫無愧意,這是有違世間常情的。經常猶以愧辱自懍而又兢兢於愧對別人,纔是維繫世間的常理。有了慚愧心,纔會生起尊重父母、師長,敬愛兄弟姐妹間的倫常。切實地自我反省,覺得有羞愧感,見到別人的作為而心生慚愧,尊敬心便由此而生。

——巴利本本事經三九‧四○

懺悔心一經生起,罪過就不成罪過;沒有懺悔心,罪過則永遠存在,而廣受責難。

——大般涅槃經

聽聞到佛的正教,反覆思惟,然後依之修持,依教學習。如不經修持,不經學習,即使聽得再多,也不能把正教領會到自己的身上。

——大般涅槃經

信、慚、愧、努力和智慧,是世間的最大力量。這中間以智慧力為主,其餘的四種結合起來而為輔助。

修持覺道,如為瑣事所絆而耽於閒談或貪眠,都將成為退步的原因。

——巴利本增支部五‧一二

(十三)同樣的修道,有的先覺悟。因此,看到別人已達覺道,自己尚未得悟,也不必感傷。

有如練弓之人,初學之時很少射中,繼續不斷地練習,漸漸纔有中鵠之望。又如水流,流啊!流啊!流到最後纔進入大海一樣。修道祇要不中途停止,必有得悟的一天。

——般泥洹經

一如前述,睜開眼睛,到處都是教法。同樣地,覺悟的機緣隨時隨地都可以出現。

供香的時候,明白香氣的飄散,似有若無、似無若有,乃至無來亦無去的情形。有人竟亦由此而入悟。

走路時腳踩到荊棘,疼浦之餘,不是本來的定心感覺到疼痛,而是先接觸到緣,纔引起疼痛的心。須知同一顆心,紛亂時是醜陋與煩惱,修持時便成為無上的覺悟。由此而入悟的,也大有人在。

欲望熾盛的人,須思惟自己的欲心,能明白欲之薪也可以成為智慧的火。終於也有入悟的先例。

致力於使心平靜,心如平靜,則世間的大地皆能安寧。聽到如此的教法,明白世間的差別心是由於見解所產生,也有人依此而入悟。

——首楞嚴經

第三節  信仰之道

(一)歸依佛、教法和教團的僧眾,纔能稱為佛教的信徒。佛教徒須具備下面述說的:戒律、信仰、布施和智慧。

不強取生物的性命、不做竊盜、不犯邪惡的愛欲、不說謊言、不喝酒,能信守這五項,就是信徒的戒律。

相信佛的智慧,這就是信徒的信仰。遠離貪心和吝惜心,經常喜好施惠與人,這就是信徒的布施;更進一層,明白因與緣的道理,了解事物都是有變遷的道理,這就是信徒的智慧。

向東方歪斜的樹木,有一天倒下去,必定向東方傾倒。平生經常聆聽佛的教法,信心深厚的人,有一天臨命終時,往生佛的國度,將是必然的。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二一‧二二

(二)佛教的信徒,就是相信佛、教法和教團的僧眾。

佛是開了覺悟,救度一切人類而稱為佛;教法是佛所說的義理;教團是依據教法正當修行的和合團體。

——巴利本增支部五‧三二

佛、教法、僧團這三項,雖說是三種,但不是各別分離的。因為教法是由佛所說,又由教團去實踐教法,所以三種原本是一體。

因此,相信教法和僧團,當然也信仰佛;如能信仰佛,當然也相信教法和僧團。

從而,一切人祇憑念佛一項就可以得救,亦可開悟。佛對一切人如同己子般的愛護,人若能像兒子想念母親般的念佛,當下即可見佛,亦能得到佛的救度。

——維摩經

念佛的人經常都在承受佛的光明,又能自然地薰染到佛的香氣。

(三)信仰佛,在此世界並不能為你帶來現實的利益。如果你聽到佛的名號,即使祇有一次,由信仰而來的喜悅,可以說已經得到無上的大利益。

——首楞嚴經

以故,來到這充滿火焰的世界中,得能聆聽佛的教法,進而信仰,確是一大喜事。

誠然,遇到佛固然很難,能遇見演說佛教的人也很難,對教法能生信仰心則更難。

如今已經遇見演說教法的僧眾,從而聆聽到難得一聞的教法,總算沒有失去這莫大的利益。由於信仰,纔有這麼大的喜悅。

——無量壽經卷下

(四)信仰是人的善良伴侶,是來這世間旅程中的糧食,也是無上的財富。

信是接受佛的教法,也是接受一切功德的清淨之手。

——巴利本相應部一‧四‧六

信是一把火,把人人心中的污穢燒個乾淨,令入同一覺道,而且點燃在人們正向前進的佛之路上。

信可以豐潤人心,使貪念化為烏有,丟棄驕傲心,教以謙遜和恭敬。如此,智慧纔會晃耀,行為纔能光明,困難纔會突破,纔不會受制於外界,不被誘惑;而與人以強大的力量。

信可以在漫長的路途上,當你倦怠時,給以嘉勉,導向覺悟。

信可以予人常在佛前的感覺,予人為佛護念的感覺,身心柔順異常,給人類以親近而稔熟的德行。

——華嚴經三三‧離世間品

(五)具有這種信仰的人,耳朵聽到任何聲音,都會以佛的教法去玩味,欣慰於得到智慧。對於任何事故,了解一切都是靠因和緣而顯現,率直地去接受這樣的智慧。

了解這世間的變故,不過是短暫的劇情罷了,認為其中也有經久不變的事實,在榮枯盛衰的變遵當中,得到不驚懼、不感傷的智慧。

——華嚴經二四‧十忍品

信心的表露亦可以出現懺侮、隨喜和發願三種情況。

深切地自首,悔覺於本身的罪行和污穢,慚愧之餘而痛自悔過。見到別人的善行也有感同身受的欣慰,舉心為別人的功德而發願,而且不論何時都求願與佛同在、與佛同行,與佛生活在一起。

——金光明經四‧金鼓品

這顆信仰心,是誠心、是深心,是依佛力導向佛國的歡喜心。

——觀無量壽經

因此,聽說任何地方都可稱念的佛名號,祇要一念欣喜信受,佛將誠懇地賜予助力,引導其人歸向佛國,不致再度沉淪於迷惘之境。

——無量壽經

(六)信仰的那顆心,是深藏在人人心底的佛性所顯現。何以故?因為知道有佛的,是佛:信仰佛,亦必須是佛纔可能辦得到。

但是縱使有了佛性,而佛性卻深陷於煩惱的泥淖中,無法萌出成佛之芽而開花。在洶湧的貪、瞋、煩惱之中,如何纔能興起一顆向佛的清淨心呢?

在耶爛陀 Eranda 毒樹林中,祇有耶爛陀的毒芽生出來,絕無法萌栴檀木的香樹。果真在耶爛陀林中長出栴檀樹,那真是不可思議。

因此,人們慣稱這信仰佛的信心是無根之信。所謂無根,就是說在人們的心中沒有生出信仰之根。

——大般涅槃經

信仰是如此的尊貴,實在是修道的根本,一切功德的母體。不但如此,信仰對上求覺道的人,其所以尚未得到圓滿,是下列五種疑惑所阻礙:

一者,懷疑佛的智慧。

二者,困惑於教法的道理。

三者,對演說教法的僧眾存疑。

四者,對於上求覺道的路,每每生起迷惘。

五者,對於同修道友,以傲慢心懷疑對方,而且存有暴躁的念頭。

確實,世界上沒有比懷疑更可怕的。懷疑是:分割的心、摧毀友情的毒素、創傷相互間生命的利刃,是彼此間痛苦的荊棘。

——巴利本中部二‧一六‧心荒野經

故而,得信的人,須知這種信念是在遠古以前,承佛的慈悲即已種植的因緣所致。隱藏在人們的胸中,漸漸地破除了疑闇,藉佛之手所賜,把信之光投入在裏面。

得到信仰的人,欣喜於遠古之佛所賜予的深厚因緣,方自慶幸於佛的慈悲,即以此世修持生活的種種,可得往生於佛之國土。

綜上所述,確然得知:出生為人很難,聆聽教法亦難,生起信仰則更難;所以亟須努力奮勉,發心聽聞教法。

——無量壽經卷下

第四節  佛的開示

(一)總是想有人在罵我、笑我、打我,這種人的怨恨永遠無法鎮定。愈想愈怨恨,怨恨就永遠無法鎮定。一旦把怨恨忘掉,怨恨之心,當下就鎮定了下來。

修葺屋頂的方法如果不當,家裏準會漏雨;心如不加以好好修持,貪念就會乘虛而入。

怠惰是自取滅亡之路,勤奮是自求生存之路;愚癡之人怠惰,智慧之人勤奮。

製作弓箭的人,削箭以求其直;賢德之人,不假修削,其心自正。

抑制情緒很難,雖然祇是一陴輕微地喧嚷,再次使其調服平息亦復相當困難。能使此心馴服,然後纔得安定。

心意活動對人所做惡事的影響,比心懷怨恨的人所做的惡事、比仇敵所做的惡事,更為厲害。

人能將此心守住貪、守住瞋、守住一切惡事,纔能真實地得到安定。

(二)祇是言詞華麗,沒有實踐的工夫,就像色彩鮮豔而無香氣的花朵。

花香不會逆著風飄散,但是善人的香氣卻逆風飄散於世間。

睡不著覺的人,覺得夜很長;走累了的人,覺得路途很遠。不曉得正當教法的人,其迷惘是長的、遠的。

在道德的路途上運步,與修養程度相若或超越自己的人伴行,必然有所獲益;如其不成,與愚癡之人結伴,倒不如自己獨行,來得俐落。

不怕猛獸,須怕惡友。猛獸祇是傷害身體而已,惡友則破壞心志。

愚癡之人苦苦地認為:這是我的孩子、這是我的財寶...。其實,連自己都不能誇說是屬於我的,何況孩子、財寶,能算是我的嗎?

愚癡的人如能知道自己愚癡,比愚癡人認為自己聰明勝過多多。

新鮮的乳不易凝固;惡劣的行為不會馬上就有報應。這是示意像火被灰覆蓋,雖似覆藏,實則火種未滅;一如人之所作所為,其後果則緊跟著那個人。

愚癡人經常為名譽、利益所苦惱,想得到較高的職位、想得到權利、想得到利益,常年都為這些欲望所苦惱。

指摘我們的過失、責備我們的缺點、數落我們不是之處的人,就像把寶物出示於我們面前,著實應該回敬於他。

(三)歡喜於教法的人,心底澄清,可以愉快地入眠,這是因為已經用教法將心洗濯一番所致。

木匠把木材端正取直,弓匠矯彎做箭,泥瓦匠修水溝引導水流,賢德的人調理引導的是心意。

堅固的山岩不為風吹所搖撼;賢德的人,即使辱罵他、稱讚他,其心均不為所動。

戰勝自己,比在戰場上戰勝千萬強敵,更屬傑出的勝利。

不明瞭正當的教法,縱使活滿百歲,比聆聽正教雖僅一日之生,猶自優越多多。

任何人,如果確實愛惜自己,就該經常警示自己,以免偏向惡的一方。趁著年輕、壯盛、尚未衰老時,再一次地儆醒吧!

世間常年都在燃燒著貪、瞋、愚癡三把火;人們必須從這火宅中,儘早逃離。

這個世間,確實像水泡,亦如蜘蛛絲,也像一只髒罐子,所以人們必須守持各自的清淨,不為之所沾染與束縛。

(四)不做任何惡事,行一切善事,清淨自己的本心,這就是佛的教法。

忍辱是很難做到的一種修行,但是,祇有忍辱做到家的人,纔配掛戴最後勝利的花飾。

正在怨恨中,沒有怨恨的感覺;正在憂愁中,沒有憂愁的感覺;正在貪婪中,沒有貪婪的感覺。不覺得任何一物屬我所有,心須清淨地生存下去。

健康是第一利益,知足是第一財富;值得信賴是第一親近,覺悟是第一快樂。

尋思遠離諸惡,尋思寂靜,尋思教法的喜悅;能尋思這些體驗的人,自無畏懼。

對心裏所生起的好、惡,不加執著。由於好樂、厭惡纔生起感傷、生起畏懼,進而感覺束縛。

(五)鐵器的銹,是由鐵所生,而卻腐蝕鐵;惡由人而生,終亦侵蝕人。

經書雖有,置而不誦,是經書蒙塵垢;屋宇雖有,但破而不修,是屋宇的瑕疵;身雖有,但卻怠惰,是身的瑕垢。

行為不正是人的瑕垢,吝惜於物是施的瑕垢,惡是今世乃至後世的瑕垢。

但是,這麼多的瑕垢中,最嚴重的瑕垢就是無明瑕垢。如不把這種瑕垢祛掉,人是永遠無法清淨的。

沒有羞恥心的人,猶如烏鴉般的厚臉皮,即使傷害到別人,仍不知自我反省;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犯這種毛病。

具謙遜心,知敬重、離執著,行為清高、智慧明朗。這樣地生活,人們很難做到。

指出別人的過錯容易,找出自己的過失卻很難。對別人的罪過,喜歡像風一般的四處散播;對自己的罪過,總是像藏骰子一樣的,把它隱藏起來。

在晴空中沒有飛鳥、雲煙,以及暴風雨的跡象;邪惡的教法是求不到覺悟的。一切事物沒有永遠存在不變的,以故,覺悟的人,不為一切所動搖。

(六)防守一座堅固的城池,不分內和外;守護身體,亦必如是。因此,不能有片刻的鬆懈。

我纔是自己的主人,我纔可以作自己的靠山,所以沒有甚麼此控制我更為重要。

控制自己,不多饒舌,安靜地思考。如能持之以恒,掙脫一切束縛,纔有把握。

太陽在白天照耀,月光在夜晚朗澈,武士穿上裝甲纔顯得神氣;學道之人,靜靜地思惟,纔正是發揮光明的時刻。

不能守護眼、耳、鼻、舌、身五官的大門,而為外界所引誘,不能算是學道之人。把五官的大門牢牢地守住,心靜如止水,纔算修道之人。

(七)有了執著而又為其所迷醉,對事物的本體則認識不清;離開執著則能清晰地看見一切。準此,離開執著的心,一切事物反而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有悲傷就有喜悅,有喜悅就有悲傷。悲傷與喜悅一旦消逝,也就沒有了善與惡,從而也就沒有拘束。

憧憬著尚未降臨的未來,是一種杞人憂天的辛勞;追悔已成過去的日影,就像收割的蘆草,日見消萎。

不追逐既往的時光,也不幻想未到的將來。不杞憂,把握現在,腳踏實地勇往向前,纔是身心健全的人生。

不追逐過去,不等待未來,盯住目前現存的一刻,堅強地生活下去。

今天必須做的事體,不拖延到明天,實事求是地做下去。愉快的一天,就是這樣地過去。

——法句經

信是人們的良伴,智慧是人們的最佳嚮導。期求覺悟之光,必須避免苦惱的昏闇。

信是最高的財富,誠是最佳的美味,累積功德是世界上最高明的經營。依照教法所指示的修身與心,將獲致無上的恬適。

信是旅行世間的糧食,功德是常人高尚的住處,智慧是世界之光,正經的思惟是夜間的守衛。人的生活,不污穢就不致滅亡,戰勝欲望,纔可以稱為自由的人。

——巴利本相應部一‧四‧六

為了家而忘卻我,為了村而忘卻家,為了國而忘了村,為了覺悟就該忘掉一切。

——增一阿含經

事物都有變遷,有顯現也有毀滅。不被生滅所煩惱,正是平靜與安祥之所由生。

——大般涅槃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zakimirage 的頭像
    ozakimirage

    南無阿彌陀佛

    ozakimir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