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重定向自地藏)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臺灣祥德寺地藏菩薩聖像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階
佛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顯教 密教
南傳 藏傳 漢傳

佛教典籍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百喻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聖地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相關內容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維基主題:佛教
地藏菩薩(梵文:??????????,K?itigarbha[1]),或稱地藏王菩薩[2],曾音譯為「乞叉底蘗沙」[3]。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4],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5],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1]
目錄 [隱藏]
1 典故
1.1 如來讚嘆
1.1.1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1.1.2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1.2 佛所咐囑
1.3 六道地藏
1.4 地藏六使者[10]
1.5 因地行願
1.6 度化劫數
1.7 稱佛名號
1.8 十日誦經
1.9 歸依供養功德
1.10 地藏讚頌
2 滅罪真言
3 民間信仰
4 密教地位
5 塑化形像
6 九華道場
7 相關經典
8 關聯條目
9 參見資料
10 外部連結

[編輯] 典故
[編輯] 如來讚嘆
[編輯]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憐愍罪苦眾生。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我聞世尊,與十方無量諸佛,異口同音,讚歎地藏菩薩云: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吾觀地藏威神力。恆河沙劫說難盡。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
[編輯]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讚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
[編輯] 佛所咐囑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宮受釋迦牟尼佛的咐囑,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至彌勒佛降生人間前這段時間內,六道一切眾生皆由地藏菩薩來教化。祂無數次發出無以復加的大悲弘願,自誓度盡六道一切眾生自己最後成佛:「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6]。
[編輯] 六道地藏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7]
堅固意菩薩專度天眾
寶印菩薩專度阿修羅
持地菩薩專度人道
寶處菩薩專度畜生界
寶手菩薩專度餓鬼道
地藏菩薩專度地獄道眾生
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8]
金剛願地藏菩薩–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任救濟地獄道。
金剛寶地藏菩薩–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任救濟餓鬼道。
金剛悲地藏菩薩–左手執錫杖,右手結引接印,專主畜生道。
金剛幢地藏菩薩–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主救濟阿修羅道。
放光地藏菩薩–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主度人間界。
預天賀地藏菩薩–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主救濟天人界。
東密《覺禪鈔》
地獄大定智悲地藏–左持寶珠,右持錫杖。
餓鬼大德清淨地藏–左持寶珠,右結與願印。
畜生大光明地藏–左持寶珠,右持如意。
修羅清淨無垢地藏–左持寶珠,右持梵篋。
人道大清淨地藏–左持寶珠,右結施無畏印。
天道大堅固地藏–左持寶珠,右持經。
蓮華三昧經
檀陀地藏,為地獄道之能化,手持人頭幢者(檀陀者譯人頭幢)。
寶珠地藏,為餓鬼道之能化,手持寶珠者。
寶印地藏,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寶印手者。
持地地藏,為修羅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擁護修羅者。
除蓋障地藏,為人道之能化,為人除八苦之蓋障者。[9]
日光地藏,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者。
地藏菩薩聖德新編
護讚地藏
延命地藏
牟尼地藏
讚龍地藏
破勝地藏
不休息地藏

[編輯] 地藏六使者[10]
焰摩使者,化地獄。
持寶童子,化餓鬼。
大力使者,化畜生。
大慈天女,化修羅。[11]
寶藏天女,化人。
攝天使者,化天。

[編輯] 因地行願
地藏菩薩在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為佛教計量單位,泛指數目極其巨大[12][13][14]),以大長者子之身,為得到佛千福莊嚴的相貌,在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前,發此弘大誓願。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以婆羅門女之身,為救因不信因果、常輕三寶而墮入地獄的母親,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發此弘大誓願[15]。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前,在清凈蓮花目如來像法之中,以一個叫光目的普通婦女之身,為救因殺害毀罵罪而墮入地獄受極大苦的母親,向空中十方諸佛發此弘大誓願[16]。
又於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前[12][13][14],有佛出世,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住世六萬劫。這位如來在出家修道前,身為小國國王,他與一鄰國國王朋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造惡眾生,他們一同發願,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然後全部度化罪苦眾生。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眾生,令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終未願成佛。發願早成佛道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先度眾生最後成佛者,即地藏王菩薩[17]。
[編輯] 度化劫數
參見:佛教因果論
因《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闡述地藏菩薩捨身救母的意願,此經也被稱為佛經中的「孝經」[18]。
地藏王菩薩救度眾生經過的時間長度,是一般人無法想象也不能理解的[19][20],佛陀在《地藏經》中作了這樣的描述:「譬如在三千個大千世界裡,所有的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每一樣東西都當作一條恆河,每一條恆河中的每一粒沙都當作一個世界,每個世界裡的每一粒微塵都當作一個劫數,在每一劫里所積聚的微塵,其中每一粒再當成一個劫數,地藏菩薩證得十地菩薩的果位以來,已經比上面所說數目的一千倍還要多,就不要再說地藏菩薩在修行聲聞和辟支佛果時所經過的時間了。」[21]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四天王:地藏菩薩以無數方便教化眾生[22]。
[編輯] 稱佛名號
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述,由於深知:「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23]?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地藏菩薩欲利益眾生,演不思議事,於是在稱佛名號品列舉了一些佛名及其利益之事:如果聽到無邊身如來名號,暫時生恭敬,就可以超越四十劫生死之罪;如果聽到寶性如來的名稱,一彈指頃發心歸依,就於無上道永不退轉;如果聽到波頭摩勝如來名號,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如果聽到獅子吼如來名,一念歸依,當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如果聽到拘留孫佛名,至心瞻禮,或復贊嘆,當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如果聽到毗婆尸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如果聽到寶勝如來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如果聽到寶相如來名,生恭敬心,不久當得阿羅漢果;如果聽到袈裟幢如來名,超越一百大劫生死之罪;如果聽到大通山王如來名,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還有凈月佛、山王佛、智勝佛、凈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等不可說佛[14],只要念得一個佛號的名號,功德就非常多了,何況多個法號呢。這些眾生,生時死時,自會得到大的益處,最終不會墮落到惡道中[24]。
[編輯] 十日誦經
參見:十日戒及齋戒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佛告訴普廣菩薩,如果在「十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十日)中持齋、念佛、禮拜,就能遠離疾病,衣食富足。[25]
[編輯] 歸依供養功德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佛告訴觀世音菩薩,將來世界中,若有緣人發慈悲心去救助眾生。當他們渴望獲得解脫,見到地藏菩薩的佛像或者聽聞起名,衷心皈依並供養的人,必然心隨所願[26]。佛陀還告訴虛空藏菩薩,若有緣人見到地藏菩薩像及《地藏菩薩本願經》,朗誦並供養它,就能得到二十八種益處,故稱「地藏二十八益」[27]。天龍鬼神等,也可通過朗誦瞻禮供養,獲得七種益處。[27]
[編輯] 地藏讚頌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臺畔禮慈尊。
大士誓願不可測,運悲周遍塵剎國。 眾生盡後誓方休,地獄空時願始息。
受化多成無上道,自身猶示聲聞跡。 祇緣生佛性唯一,欲令同獲究竟即。
地藏大慈悲,誓願永無了期。
所化成佛數難思,猶秉聲聞儀、真待獄生度盡,方肯示證菩提。
懇祈冥顯施恩資,海會預蓮池。
[編輯] 滅罪真言
地藏菩薩消罪障、滅定業、碎地獄真言如下:
「 「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28](梵文:? ????????? ??????;Om, Pramardane, Sv?h?!)[1] 」
[編輯] 民間信仰
地藏菩薩

14世紀末高句麗的地藏菩薩掛畫現存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位於日本青森縣恐山的地?菩薩石像

由於《地藏經》中講述了地獄的情況[29](其實在《正法念處經》[30]裡對於六道的描述更加詳細,地獄的狀況散見於其他經典)和地藏誓度盡地獄眾生的大願,所以在民間,常把地藏菩薩看成地府的主宰,或稱為「幽冥教主」,甚至認為祂是閻王的上司。因此,一般在舉辦喪事、清明掃墓、過中元節、超度法會等,常供奉地藏菩薩,以祈求亡者得度。另外,在墓地、靈塔,或是戰亂、事故頻發之地,人們往往建築寺廟祭拜地藏,希望地藏王菩薩保佑生人、超度亡靈。
許多華人,將釋迦牟尼佛,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與誓願度盡眾生的地藏王菩薩,合稱娑婆三聖。在日本,地藏菩薩被認為是旅行者、兒童的保護者,常立地藏塑像於十字路口。在台北地區,主祀地藏的廟宇,有著名的新莊地藏庵、艋舺地藏庵等。此外,華蓮普明寺[31],天祥地藏禪寺也是台灣有名的地藏道場。
民間相傳,地藏菩薩的座騎,是能夠分辨善惡賢愚的神獸諦聽,常被供奉於地藏菩薩的案側。
[編輯] 密教地位
在密教裡地藏菩薩的密號為悲願金剛或與願金剛,在金剛界示現南方寶生如來之幢菩薩,在胎藏界則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薩埵[3],這些地藏菩薩的密號,較不為外行人所知,一般大家熟知的還是「地藏菩薩」。
[編輯] 塑化形像
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見地獄裡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留在地府,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早期的地藏形像是在家菩薩裝束,相貌慈祥莊嚴(可見於敦煌、龍門石窟)。唐代以後,地藏菩薩形像由華麗的菩薩形像變為普通僧侶形像。
今日地藏菩薩有兩種形像,一為出家相,示現沙門像[32];二為在家相,通常頭戴天冠,身著袈裟,左手持寶珠,右手握錫杖。
[編輯] 九華道場
主條目:九華山和四大佛教名山
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是地藏菩薩道場[1],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出家來華,他駐錫九華居於南臺,風餐露宿刻苦修行,壽近百歲終成正果,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33][34][35],以至十幾個世紀以來,在此修行、成就者不乏其人,來此朝聖、參觀者絡繹不絕。
[編輯] 相關經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唐·實叉難陀·大正藏No.412)
《占察善惡業報經》(天竺·菩提燈·大正藏No.839)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唐·玄奘·大正藏No.411)
《大方廣十輪經》(失譯今附北涼錄·大正藏No.410)
《地藏菩薩儀軌》(唐·輸婆迦羅·大正藏No.1158)
《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失譯·大正藏No.1159B)
《金剛三昧經·總持品第八》(失譯·大正藏No.273)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贊》(不空·大正藏No.413)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
[編輯] 關聯條目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地藏菩薩本願經http://zh.wikisource.org/wiki/地藏菩薩本願經
四大菩薩
四大佛教名山
觀世音菩薩
新莊地藏庵
艋舺地藏庵
[編輯] 參見資料
^ 1.0 1.1 1.2 佛法小常識. 中台世界 [2009-06-09].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清來舟釋云:主執幽冥,隨願自在,故尊為王。然王義甚廣,此釋未能盡也。
^ 3.0 3.1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地藏」條目
^ 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 T13 No.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一: T13n0411_p0722a08(05)和(06). 
^ 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 T13 No.412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二: T13n0412_p0779c13(09). 
^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 大正藏 No.1167
^ 大正藏 No.20
^ 參見除蓋障菩薩連結
^ 參見《地藏菩薩念誦儀軌》
^ 參見吉祥天女條目
^ 12.0 12.1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准於《俱舍論》,約小乘而言,數至六十重,稱為一阿僧祇。」
^ 13.0 13.1 《本行經》(卷十二):「那由他,隋言數千萬。」
^ 14.0 14.1 14.2 《華嚴經》(第三十卷):「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演說、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世尊,云何阿僧只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耶?」
^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衹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衹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以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支節皆損。左右扶侍,良久方蘇,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復於過去無量阿僧衹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羅漢問之,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做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阿僧衹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 《地藏菩薩本願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dian)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kuang)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 《大方廣十輪經》:地藏菩薩以不可思議功德成就眾生。於過去無量恆河沙諸佛所,久發大悲堅固誓願,皆悉成就一切眾生,莊嚴勢力,猶如雷震。於一食頃,而能成就無量億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
^ 《地藏十輪經》:「此善男子,具足成就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常勤精進,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曾於過去無量無數殑伽沙等佛世尊所,為欲成就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發起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由於大悲堅固勇猛精進無盡誓願,增上勢力。於一日夜,或一食頃,能使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數諸有情類,皆得解脫種種憂苦。及令一切為法所求意願滿足」。
^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
^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盜竊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爭報;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譭謗三寶者,說盲聾喑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饑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地藏菩薩告訴普賢菩薩:「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 《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第七》(卷中)
^ 《地藏菩薩本願經·稱佛名號品第九》(卷下)
^ 《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歎品第六》(卷下):「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能於十齋日,每讀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 《地藏菩薩本願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卷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歸依,或以香花、衣服、寶貝、飲食,供養瞻禮,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 27.0 27.1 《地藏菩薩本願經·囑累人天品第十三》(卷下):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複次虛空藏菩薩。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讚歎瞻禮。得七種利益。一者,速超聖地。二者,惡業消滅。三者,諸佛護臨。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長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畢竟成佛。
^ 《陀羅尼集經》(卷六)《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又稱《地藏菩薩法身印咒》
^ 《地藏十輪經》(卷三),也介紹有四類十一種罪,能使人墮入地獄。
^ 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 T17 No.721 正法念處經
^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批剃處)
^ 《地藏菩薩儀軌》:「畫地藏像,須作聲聞形,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左手執蓮花,右手施無畏,坐蓮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蓮花,右手持寶珠。」
^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無知愚人,妄謂地藏菩薩是暹羅國太子,其肉身塔,遇閏大七月,彼國之王親來開塔。豈知此系新羅國王族出家,姓金名喬覺,於唐玄宗時來九華。居數十年,後坐脫,肉身不壞,遂以全身入塔,絕無開塔之說。當唐之時,高麗有三國:一高勾麗,二新羅,三百濟。後高勾麗吞滅二國,而但名高麗耳。近時愚人,不知新羅,遂訛作暹羅。唐時亦無暹羅之名,彼系兩國:一暹國,一羅斛國,後並為一,遂名暹羅。
^ 《神僧傳》(卷八):「釋地藏。俗姓金氏。新羅國王之支屬也。心慈而貌惡穎悟天然。於時落髮出家。涉海徒行振錫觀方。至池陽睹九子山。心甚樂之。乃徑造其峰而居焉。藏嘗為毒螫(音拭)端坐無念。俄有美婦人作禮饋藥雲。小兒無知願出泉以補過。言訖不見。視坐左右間沛然流衍。時謂為九子山神為湧泉資用也。至德年初有諸葛節。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極無人。唯藏孤然閉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群老驚嘆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下列居之咎耳。相與同構禪宇。不累載而成大伽藍。本國聞之率以渡海相尋。其徒且多無以資歲。藏乃發石得土。其色清白不磣(初甚切)如面。而共眾食。其眾請法以資神。不以食而養命。南方號為枯槁眾。莫不宗仰。龍潭之側有白墡(時闡切)硎。取之無盡。一日忽召眾告別。罔知攸往。但聞山塢石隕扣鍾嘶嗄(所訝切)跏趺而滅。年九十九其屍坐於函中。洎三稔開將入塔。顏貌如生。舉舁之際骨節若撼金鎖焉。」
^ 《宋高僧傳》(卷二):「釋地藏。姓金氏。新羅國王之支屬也。慈心而貌惡。穎悟天然。七尺成軀。頂聳奇骨。特高才力可敵十夫。嘗自誨曰。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於時落髮涉海舍舟而徒。振錫觀方。邂逅至池陽。睹九子山焉。心甚樂之。乃逕造其峰得谷中之地。面陽而寬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棲澗汲趣爾度日。藏嘗為毒螫端坐無念。俄有美婦人作禮饋藥雲。小兒無知願出泉以補過。言訖不見。視坐左右間潗[涾-水+(孱-屍)]然。時謂為九子山神為湧泉資用也。其山天寶中李白游此。號為九華焉。俗傳山神婦女也。其峰多冒雲霧罕曾露頂歟。藏素願持四大部經。遂下山至南陵。有信士為繕寫。得以歸山。至德年初有諸葛節。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極無人。雲日鮮明。居唯藏孤。然閉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郡老驚嘆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下列居之咎耳。相與同構禪宇。不累載而成大伽藍。建中初張公嚴典是邦。仰藏之高風因移舊額。奏置寺焉。本國聞之率以渡海相尋。其徒且多無以資歲。藏乃發石得土。其色青白不磣如面而供眾食。其眾請法以資神。不以食而養命。南方號為枯槁眾。莫不宗仰。龍潭之側有白墡硎。取之無盡。以貞元十九年夏。忽召眾告別。罔知攸往。但聞山嗚石隕扣鍾嘶嗄。如趺而滅。春秋九十九。其屍坐於函中。洎三稔開將入塔。顏貌如生。舉舁之動骨節。若撼金鎖焉。乃立小浮圖於南台。是藏宴坐之地也。時徵士右拾遺費冠卿序事存焉。大中中僧應物亦紀其德哉。」
[編輯] 外部連結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相關電子書(包括各類註解及白話譯文)
地藏王菩薩靈驗事蹟 心然法師編著
地藏菩薩救了我系列之一 -- 生死關頭走一回
地藏菩薩救了我系列之二 -- 生命的迴旋
我與地藏菩薩之因緣 地皎法師著
英博物館藏敦煌遺珍-莫高窟藏經洞(第17窟)地藏菩薩介紹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地藏菩薩聖德大觀》弘一大師編著
地藏信仰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地藏菩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zakimirage 的頭像
    ozakimirage

    南無阿彌陀佛

    ozakimir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